当5月13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宣布,年内启动自贸区的谈判,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进入自贸区语境。作为最早与日韩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的城市,作为日韩投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城市,青岛的机遇来了。“青岛将在中韩自贸谈判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5月3日,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长朴泰镐到访青岛时对青岛的一句评价。这也是对青岛在中日韩经济合作中地位和作用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目前,青岛
园区建设为载体
作为中国与日韩交往最为密切的城市之一,青岛在中日韩交流合作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扮演了重要角色,具备在中日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条件和优势。在自贸区的语境下,青岛期望通过创建园区、搭建平台,来深化与日韩的经贸合作。
5月14日,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第二天,青岛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提升我市与日韩经贸合作水平的实施方案》,就中日韩自贸区大背景下青岛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日韩经贸合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青岛将在西海岸经济新区加快推进中日韩产业合作,包括产业合作的创新区,并就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展开专门规划,重点探讨设立中韩、中日合作创新产业园的可行性。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园区将按照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进日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运输等领域的高端项目,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
市委常委、副市长姚坚在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又对园区的规划和发展进行了更为详细地解读。他表示,规划中的园区将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项目落地的园区,这个园区要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突出加强海洋经济,体现青岛港口优势,加强与日韩的经贸合作。要利用青岛在家电电子和农业等产业上的优势,加强与日韩在工业标准领域的合作,同时要推进与日韩在物流、旅游、医疗等服务业上的合作。“我们希望通过青岛本地化产业化实践,通过园区建设,为经济发展调整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产业的引导。”我市有关负责人这样解释青岛实践的意义。
在规划建设深化与日韩经贸合作的园区载体平台基础上,我市还将利用青岛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做好对日韩招商引资,促进更多日韩企业到青岛发展。根据规划,力争到2015年,我市与日韩贸易额占全市比重由目前的 25%提高到35%,实际利用日韩资金占全市的比重由目前的42%提高到50%;同时,对日韩投资实现翻番增长。
谈判调研基地
其实,青岛一直在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着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期待着为自贸区的建设多做贡献。
早在今年3月份,我市就联合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共同主办了中日韩自贸区(青岛)高层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官员、专家和学者围绕中日韩自贸区框架下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讨。
而4月8日~10日,商务部研究院顾学明副院长率专题调研组来青岛就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进行产业调研,调研活动期间,海尔、海信、九联等企业代表参加了商务部研究院与我市企业及行业协会座谈会。与会代表就目前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企业进出口的影响、对产业链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而我市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研究部门则结合我市产业特点等实际情况,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贸易自由化对我市外贸外资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像在这次调研活动,我市家电电子企业就明确提出非常期望中日韩自贸区能达成协议,因为这样可以形成共同的标准,促进共同发展。农业是我市另一个优势行业,其出口额占到全国出口的11%,农产品的出口企业也希望中日韩能建成自贸区,这样可以倒逼机制促进我们的企业提高标准和层次。
像这些企业的呼声和反映,为中日航自贸区的谈判提供了参考。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顾学明就表示,这次调研的有关成果将为今后自贸协定谈判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数据支持;同时我市还与商务部研究院建立了不定期的专项调研工作机制,并将青岛确定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调研基地。
商务部研究院亚非研究部主任王泺的说法则更加明确:“青岛可以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提供第一手的丰富的基础材料,为谈判提供鲜活素材,甚至一些解决方案。”
我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充分发挥青岛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为三方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提供基础背景材料,提供有关调研资料,使中日韩三方自贸区谈判进一步符合中国企业的利益,有效化解中国企业的弱项,实现本地企业最大的发展机遇。
产业合作基地为抓手
对青岛在与日韩经贸关系中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在日前举行的中日韩自贸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成果报告会上,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就对青岛与日韩的经贸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他说,青岛处于日韩合作的前沿,与日韩合作的最大机遇在区位、人脉和产业竞争力。面临新的机遇,青岛应该也可能大有作为。在新机遇前,要加强日韩的合作,促进青岛的发展。
他建议,青岛要以建设中日韩产业合作基地为抓手,增进与日韩在海洋经济、绿色经济、环保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实质性的合作。充分发挥区位人脉优势,积极打造对日韩合作的物流金融,人才资讯,商贸服务中心地位,合作,提升在竞争中的软实力,加强对日韩经济和产业发展优势的跟踪与研究,,有针对性的扩大对日韩的走出去的合作,积极引进人才、技术,和理念服务青岛的发展,积极发展与与青岛经贸关系比较密切,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日韩有关地方的合作,构建起地方间合作,使之成为新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