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那城,那事,那人——青岛建置120周年(五)

来源: 2011-05-05 14:18:04

    青岛迈向国际滨海度假城市

    □ 本报记者 傅 军

    青岛旅游产品演绎了一条从单一到多彩、从观光型到度假型的曲线,目前已形成了以度假为核心的度假、观光、海上、文化、节会商务、体育健身等六大系列产品,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构建旅游经济格局

    改革开放以前,青岛没有旅游产业概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市着手对一些旅游景区(点)实施管理和小

规模维修建设、整治,中央各部委、省市机关陆续恢复各种疗养院。1982年11月,崂山风景名胜区成为首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4年,青岛被确定为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在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了青岛建设“风景游览城市”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旅游经历了从没有产业概念、没有主管机构,到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再到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个重要历程。从1984年到2004年20年间,青岛实现入境游客突破50万人次、国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的“三突破”;从2004年到2007年3年时间里,青岛旅游实现入境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旅游业总收入三项指标分别突破100万人次、3000万人次、400亿元的新 “三突破”;2003至2007年,青岛入境游客保持了年均33.4%的增长率,高于国内游客增长率14.9个百分点。接待入境游客数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排名中,由2005年的第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位。

    1986年,青岛建设第一家与新加坡合资位于石老人海水浴场的石峰宾馆,开启了青岛市星级酒店建设的新纪元;1995年,第一个知名国际酒店品牌、山东省首家五星级酒店——青岛丽晶大酒店开业。1975年7月10日,青岛第一家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青岛支社成立;1980年5月,青岛第一家国内旅行社——新亚旅行社成立。截至2010年底,全市旅游单位已达872家。其中,星级饭店160家 (包括五星级6家、四星级30家);旅游景区188家(包括4A景区16家、3A景区24家);旅行社354家(包括出境组团社21家)。全市导游人数达到1万多人。2006年以来,国旅、中旅总社(青岛)等7家旅行社先后进入全国“百强”,其中港中旅连续五年进入全国 “百强”。

    近两年,青岛旅游更是以超常规速度发展。2010年,我市共接待入境游客108万人次、国内游客4330万人次,分别比2005年增长61%和77%;实现旅游总收入580亿元,增长126%,占全市GDP10%以上,旅游业已成为青岛支柱产业。 旅游产品日渐丰富 旅游产品丰富与否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之一。几十年来,青岛旅游产品演绎了一条从单一到多彩、从观光型到度假型的曲线。

    1984年,国务院批复《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我市编制了《青岛市旅游业“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长远规划》,确立了前海海滨旅游线,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大泽山风景区、即墨马山石林旅游区、即墨华山旅游度假区、即墨鳌山旅游度假区的“一线八区”大旅游格局。

    1998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薛家岛(现称“凤凰岛”)旅游度假区、琅琊台旅游度假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温泉旅游度假区,仰口旅游度假区、即墨温泉旅游度假区经青岛市政府批准,成为市级旅游度假区,并开始制定控制性规划,发展完善度假旅游产品。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旅游大项目推动战略,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旅游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五年间,我市已建成旅游大项目119个,总投资299亿元。其中,奥帆中心、石老人休闲区、少海南湖景区等休闲度假项目5个,极地海洋世界、银海游艇俱乐部、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等海上旅游项目4个,葡萄酒博物馆、灵珠山菩提寺等文化旅游项目5个,茶山景区、唐岛湾滨海公园等观光项目11个,宝龙广场、海信广场、百丽广场等购物娱乐项目22个,东方俱乐部、蔚蓝青岛、海上演艺等健身演艺项目8个,青岛啤酒街、天幕城等特色餐饮项目47个,香格里拉大饭店二期、海尔洲际等高星级酒店17家。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度假为核心的度假、观光、海上、文化、节会商务、体育健身等六大系列产品,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奥帆中心成为国内唯一的“国家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青岛国际啤酒节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之首;游客在青停留时间达到3.6天。

    旅游基础环境持续完善

    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是一个关联度极强的产业,城市旅游配套要素建设,对于推动旅游发展至关重要。

    我市以发展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为突破口,推进旅游服务质量建设。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制定并推行高尔夫和游艇俱乐部管理与服务地方标准,将高尔夫、游艇等项目,按照旅游要素进行打造,增强其旅游功能。2005年起,制定实施《农家乐旅游经营单位等级评定及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动乡村旅游提升服务质量。2006年起,在全行业全面推行 《旅游外文标识英语译法与通用图形符号规范》、《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厕所等级评定标准》、《星级餐馆等级评定》等行业标准,推动全市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旅游厕所星级改造、星级餐馆评定工作,受到了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克利伯、沃尔沃国际帆船赛等大型国际赛事运动员以及一系列大型国际会议代表好评。

    我市还加强部门联合,综合治理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2010年,我市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唯一副省级城市;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全国50个重点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我市连续名列前10名,年终总评进入第9名。

    我市加快实施旅游服务“一五一工程”建设,旅游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一个中心”,就是青岛市旅游信息中心,负责旅游信息的采集与发布等;“五个网络”,就是14处旅游咨询中心、“12301”旅游服务热线、150个旅游触摸屏、45块导游灯箱和100处旅游信息资料投放点组成的咨询、投诉网络;“一个提示”,就是手机短信提示。近期,我市又建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集旅游信息、咨询、投诉、营销、指挥调度、消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世园会:城市嬗变交响音诗 从西安眺望青岛 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