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那城,那事,那人——青岛建置120周年(五)

来源: 2011-05-05 14:18:04

 一座城市的风景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文化,青岛均达到了建国前的高峰。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也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

    尤为重要的是,此时的旅游已突破德占时期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旅游与文化、科普、商业、体育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旅游开始由单纯地休闲娱乐活动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产业迈进。 二三十年代: 旅游的“融合” □ 张 晔

    旅游

+科普

    1930年,中国科学社在青岛召开年会,会上著名学者蔡元培、李石曾、杨杏佛等认为,青岛海滨风景优美,海产丰富,适合开展海洋科研活动,发起筹建中国海洋研究所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决定先筹资兴建水族馆开展水产研究。水族馆选址于青岛海滨公园(今鲁迅公园)内的莱阳路4号,1931年1月动工,1932年2月竣工,5月8日举行开馆典礼,正式对外开放。

    水族馆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东亚最好的海洋生物展览馆。开馆仅一年,就接待参观者74000多人。

    水族馆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面向大众普及海洋思想、海洋科学知识的平台,对于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旅游与科技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千百年来,中国一直以大陆立国,虽然海岸线很长,但缺乏海洋观念。而近代以来,世界强国莫不争霸于海上。水族馆成立后,让大众亲眼见识了海洋的重要性和海底世界的多样性,对其以前的思想有较大的冲击和改观。水族馆落成后,开展了大量的海洋科研与海产试验,对于发展海上产业,如航运、渔业、盐业等非常有益。

    旅游+体育

    二三十年代,青岛体育项目多种多样,各种球类、游泳、帆船、田径类等应有尽有,而且出现了旅游与体育融合的现象。除每年夏天在第一海水浴场举办游泳比赛外,每到春季,青岛体育协会还组织脚踏车春季郊游旅行,郊游路线分去程和返程,如1935年的去程是从汇泉广场出发,“经公园过东镇,由李村达法海寺,最后的目的地是丹山亭。”吃过午餐,在丹山亭小憩欣赏风光后,“下午二时半掉队经仙家寨过沧口返市里”。

    说到30年代,旅游与体育的融合,不得不提及两件事:一是1933年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二是跑马场。

    1933年7月12日—16日,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来自河北、河南、北平、吉林、青岛等十二省区1034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共进行田径、游泳等近百项比赛,是历届华北运动会规模最大的。比赛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青岛,青岛优美环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岛跑马场建于德占时期,初为德日人的练兵场,后来发展为赛马场,位与体育场西南角。1949年以前,中国有五个赛马场,分别是香港、上海、汉口、天津、青岛,青岛赛马场规模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30年代,由于参加人数众多,改每年春秋两季赛马为每月举办。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赛马的相关通知会提前一个礼拜刊登在青岛各大报纸上,赛马日期均选择在周六周日举行。当时,青岛的马票远销华北各地,华北各大城市都有人来青岛赌马,赛马成为青岛旅游业的重要项目之一。

    旅游+商贸

    30年代,青岛商业贸易得到较快发展,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商贸的发展推动商务旅游快速增长,形成了以旅游促商贸、以商贸推旅游的良性循环。

    举办国货展览会。30年代,针对青岛日货充斥市面,为提倡国货,青岛成立了“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并在河南路东莱银行设立国货陈列馆,每年在此举办一次国货展览,参加展览的有上海、杭州、天津等地工厂173家,产品6300余种,仅1933年参观者就达到40万人次。

    举办铁展会。1935年7月至8月在青岛举行的 “全国铁路沿线生产货品展览会”,是当时青岛规模最大的会展,可与“西湖博览会”媲美。为吸引外地客人,胶济铁路专开办了折扣票价。共有10个展馆,展出了当时全国最新、最时尚的工农业产品,会展期间,人流涌动,创下了铁展会最大展区、最多展台和最多参展商的“三最”。作家王余杞在《铁展会》中写道:“售品中包括了南方北方的货物,各种货物适合着各色人等的心……怀里抱着,腋下夹着,手里提着;脸上流着汗,嘴里喘着气,碰着人还不住争相夸耀:‘你看,我买了样顶便宜的东西’。”

    许多年过去了,还有老青岛说:“难忘1935年的铁展”。铁展会成为一个充分展示城市形象、宣传青岛的平台。

    为实现旅游与商贸、体育、会展的融合,青岛推出了众多的旅游促销、宣传手段,其中较著名的要数胶济铁路推出的车票“打折”,主要措施包括:往返减价票、团体乘车减价票、学生教师旅行减价票、夏季避暑减价票。比如,团体乘车以20人为最少数,单程票价照原价减收10%,来回票价照原价减收20%;20人以上50人以下,单程减收15%,来回减收30%;50人以上100人以下,单程减收20%,来回减收40%;100人以上单程减收25%,来回减收50%。这些优惠措施对青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 张 晔 “较之其他地方,青岛最大的特色在于山、森林和海三者的合而为一、有机交融。”

    ——贝 麦

    贝麦,德国人,德国占领青岛后,他来到青岛,担任帝国法院法官。贝麦爱好旅游和摄影,死后留下了大量关于青岛早期的照片,现存德国历史档案馆的许多青岛早期照片均由其拍摄。

    卸任回国后,贝麦根据在青岛期间的游历,于1904年和克里格博士合著了《青岛及其近郊导游》一书,次年出版,这是迄今见到的最早的有关青岛的导游手册。该书对青岛周围的地理概况、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做了详细介绍,而且配有大量图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与一般的旅游指南不同的是,在这本书中,贝麦对景点介绍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将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对整条街、整个区域的景点均做介绍,使读者能够系统地感受青岛,仿佛“身临其境”地已在青岛逛了一圈。

    贝麦认为,较之其他地方,青岛最大的特色在于山、森林和海三者的合而为一、有机交融。他还假设,如果是在德国国内度假,我们就会问自己,这一次我们到哪儿去呢?是到山地去还是到海边?在青岛则是二者兼有。德国人种植的树木已经成林,现在已有了美丽的林荫道和绿草覆盖的街角花园。当然,这不是青岛的全部优点。青岛春天和秋天的气候非常好,既不冷,也不热,天空总是湛蓝的,阳光和煦。

    另外,他还提到,青岛的卫生状况良好。这个地方有优质的饮用水、新鲜的空气,和煦的海风以及清洁的街道,这些都使得人们在青岛感到十分舒适。

    贝麦的《青岛及其近郊导游》涉及范围很广,内容很丰富,书中仅涉及到的市内旅游景点就有栈桥、老衙门、团岛灯塔、天主教堂、总督府、海滨旅馆、海水浴场等等。此外,对崂山的太清宫、北九水、大崂观、神清宫、华严寺、白云洞、明霞洞、崂顶、麦克伦堡疗养院等均做了介绍。对信号山、太平山、浮山、午山、大鲍岛、大港、沧口、李村、沙子口、女姑口、阴岛、海西、灵山卫、竹岔岛、水灵山岛、太公岛、潮连岛、白沙河、城阳、即墨、胶州等地的景点及风土人情也有涉猎。他还介绍了青岛之外的高密、坊子煤矿、潍县、青州、博山、泰山等地到青岛的路途及沿途风光。

    在整体介绍基础上,贝麦在书中还突出对重点景点介绍。比如,在对老衙门的介绍中,特别对入口处的影壁做了详细解说,“入口处迎面和其他各地的中国衙门一样,有一座影壁,在向衙门的一面上画着一只类似蜥蜴的巨兽——‘TAN’,瞪着大眼,张着大口,身上长着密密的鳞片和牛一样的尾巴,头部的前方是一轮正在升起的太阳。这只兽作为贪婪的象征,画在墙上的目的是警告每天路过此处的官员们不可过于贪婪”。在信号山的介绍中,他特别提到信号山各种信号的含义,如三角形的顶尖向上表示由北方开来一艘轮船。三角形的顶尖向下表示由南方开来一艘轮船。四角形表示一艘帆船到达。小红旗表示一艘定期油轮到达。球体表示一艘军舰到达。而这些信号下面的旗子则表示船舶的国籍。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世园会:城市嬗变交响音诗 从西安眺望青岛 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