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那城,那事,那人——青岛建置120周年(五)

来源: 2011-05-05 14:18:04

    120年 一座城市的风景

    提起中山公园,每一个老青岛人都不会陌生,它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的童真回忆和儿时欢乐。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山公园曾是青岛最早的植物试验场,并逐步演变成青岛著名的休闲娱乐中心,“东园花海”曾被评为“青岛十景”之一。

    中山公园: 植物试验场 东园花海 □张 晔

    中山公园所在的位置原为会前村,有村民360余户,多以渔业为生。

德国人认为通过绿化,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预防水土流失,防止对未来的海港和泊地造成淤积,便于各项建设工作开展;二是提升青岛市郊的风景特色,建设东亚疗养区;三是改善地下水循环,改善城市供水情况;四是通过植树造林可有效掩护青岛作为德国在远东重要的军事基地必需的军事设施。

    基于此,德国人对该处植树绿化非常重视。植树需树苗,从当时的日本和东亚只能弄到很少的树苗,通过海上从德国运输损失很大,而且代价不菲。德国人决定自己解决,1904年,他们对会前村村民进行了有偿遣散,在村址及其附近的太平山上开辟苗圃,设立植物试验场,作为整个青岛地区造林的主要育苗基地。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作为苗圃基地?德国人主要是考虑到,“这块地方能相当好地抵御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以不受来自海上的潮雾侵袭,而且通过其中部纵横的沟壑,借助拦河坝特别适于取水。”

    从此,德国人开始在会前村植物试验场开展大规模试种,所种树木,除非洲热带树种外,其余各种树种无不广为试种。到德国统治后期,林木苗圃达到100多万平方米,果木苗圃约4万平方米,集中了世界各地的花草树木170多种、23万株,形成了一个大花园,德国人取名为“森林公园”。

    德国人并非把森林公园仅仅作为一个植物试验场所,而是将其作为汇泉湾休闲娱乐区域的中心来建设,在其周围配置了较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如跑马场、高尔夫球场、海水浴场等。在森林公园内部,充分运用美学,形成“可以欣赏春天的百花烂漫,秋天的万丈锦绣……美景可谓笔墨难以描写,并且富有诗意。在树林与果林间铺设了即规则又笔直的人行道,顺此前行,就可以看到华北地方稀有的及不少珍奇的外国树种。”

    在这一带,人们不仅可以散步,也可乘车沿“林荫道”观光。为增加旅游元素,德国人还建设了若干水塘和野生动物饲养场,供游人娱乐。贝麦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森林公园在当时是青岛最有意思的游览地之一”。

    日占时期,将森林公园改为旭公园,并在园内广泛种植樱花,建成樱花路,该公园春季逐渐成为游人观樱的主要场所,形成了青岛的樱花会,成为日占时期青岛重要的观光旅游活动之一。另外,在园内建起动物笼舍,放入熊、鸭、鸟等动物供人观赏。此后,樱花及观樱一直是中山公园的一大特色。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改称“第一公园”。翌年在园内建造人工湖、木曲桥和湖心亭,取名“小西湖”,湖内种植荷花,成为夏季一景。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第一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30年代,中山公园还添设了一些娱乐设施,如当时风靡一时的溜冰场。1934年2月,中山公园举行国际化妆溜冰比赛,轰动一时,参观者达四五千人。基于此,解放前,中山公园曾有“春观樱、夏赏荷、冬溜冰”之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世园会:城市嬗变交响音诗 从西安眺望青岛 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