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那城,那事,那人——青岛建置120周年(三)

来源:青岛日报 2011-05-05 11:16:56

 

   青岛工业:“万亿之旅”波澜壮阔  

    从1891年在萌芽中蹒跚起步,到1949年工业产值艰难攀援至2.2亿元,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里,青岛工业在风雨飘摇中历经跌宕起伏,留下一个悠长而沉重的背影。

    而从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工业犹如历史长河底部默默酝酿的深流,终于在巨大的能量积蓄之后破空而出,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万亿之旅。在短短三十几年时

间里,工业产值先后跳过百亿、千亿、万亿三个意义非凡的“龙门”,2010年的工业产值是1978年的200倍以上,在强手如林的现代化城市中展现出逼人锐气。

    此刻,当我们细心品读这座城市激荡的工业史时会发现,青岛工业的产值过万亿之旅,实际上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维引导下,在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冲击、持之以恒改革攻坚的磨砺中,走过的一条大调整、大升级之路。

    步履铿锵,产值跨越一万亿大关

    在解放前的50余年里,青岛工业以轻纺产业为主,数量少、规模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1949年全市工业产值 (按当年价格)仅为2.2亿元。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原有工业得到全面改造,新兴工业迅速成长,企业规模逐年扩大,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纺织业在全国轻纺界一直享有 “上青天”的美誉。1978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56.55亿元。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青岛工业进入大迸发阶段,工业产出规模逐年跃升。1978年到1985年,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用了7年时间;1985年到1996年,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用了11年时间;1996年到2010年,工业产值突破10000亿大关,用了14年时间。

    三十几年来,青岛工业产值成功越过百亿、千亿、万亿三个大关,贯穿其中的,是这样一个关键词:调整。“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产业转移等重要历史机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持续不断地对工业结构进行全局性、战略性的大调整,产业层次从低端向集群化、高端化全面升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项阳青说。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工业领域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负责制、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制、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到实施技术引进战略、品牌发展战略,再到实施大集团战略、工业园区战略、产业集群战略,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全面展开调整与改革。

    持之以恒的大调整,带来青岛工业的大变局。

    首先是工业总量急剧变大,现在青岛一个月的工业产值相当于1995年全年的总量,两个月相当于2002年全年的总量。涌现了张瑞敏、汪海、周厚健、金志国等优秀企业家,打造了海尔、海信、青啤、双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名牌企业,冰箱、彩电、机车、汽车、轮胎等产量在国内位居前列,成为中国品牌之都和制造业名城。

    其次是全市工业成功实现质的飞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产业层次长期偏低的滞后局面,大步流星迈向高端。

    挺进高端,走过一条大升级之路

    回眸历史我们会清晰地发现,青岛工业在跨越万亿关口的征程中,走的是一条从产业低端向高端全面挺进的大升级之路。

    在发展初期,青岛工业不仅总体规模小,基础薄弱,更令人忧虑的是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特别是高端产业链严重缺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明显缺乏高端制胜的核心竞争力。对此,我市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推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加快实现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这些年来,青岛沿着“高端项目带动高端产业,延伸出高端产业链,扩展成高端产业群,构筑起高端产业基地”的升级路径,在家电电子、汽车机车、船舶海工等重点领域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制高点,并且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好的高端产业和关键技术项目。目前,青岛已有总投资达千亿元的上百个高端产业项目落地,其中填补产业空白的项目占到近15%,产业高端项目占到近30%,产业链缺失环节项目占到近50%。

    如今的青岛,已形成工业大类达37个、可生产2000余种主要产品的综合性工业产业体系,主导和传统产业产值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5%以上,逐步构筑起产业层次高、拉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并且成为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世界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全球最大的钢制冷藏箱生产基地,在大型成套设备、关键部件和基础元器件制造等领域陆续实现重要突破。

    人们看到,青岛工业在全面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工业结构成功向价值链高端演进,一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业化体系,正在稳步构建。从这样一个厚重起点出发,置身“十二五”的青岛充满自信。 海西湾修造船基地。(本报记者 林 刚)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民生追访:四方铁路沿线设看护亭 整治垃圾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