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占后的工业“遗产” 沉寂码头传来造船声响 德国机械师弗兰克·奥斯特也许不会想到,从他的奥斯特船厂传出的机器轰鸣声,昭示着青岛工业时代的来临。 1899年,怀揣亲王致胶澳总督的亲笔推荐信,有着娴熟技能的造船家奥斯特携带机械设备和得力技工,从上海抵达德国在远东的新殖民地:青岛。对德国而言,推行海外扩张的“世界政策”,开发这块刚刚靠武力攫取到手的殖民地,工业家是必不可少的人才。而让刚好三十岁的 奥斯特干劲十足。他先是组装了青岛第一台蒸汽机,紧接着就制造了青岛第一艘蒸汽艇。这艘16米长、3米宽、2.8米深的小火轮,完全由他自己设计,包括机器和锅炉在内的所有机件全部在他的车间完成。他还为修筑大港提供了第一艘开掘船。1909年,他甚至与俄国签订了建造一艘价值26.5万马克的破冰船的合同,对于注册资本30万马克的奥斯特船厂而言,这可是笔大订单。 然而,无论造船家奥斯特吹响的工业先声如何精彩,一家私人船厂显然不能满足青岛港的庞大需求。1905年10月,16000吨浮船坞落成仪式,开启了总督府船坞工艺厂作为国家资本涉足青岛造船业的新纪元。苦撑5年之后,奥斯特不得不将自己亲手缔造的船厂出售给德国政府。 19世纪后期起,德国工业高歌猛进,不仅产量产值直逼英美两大巨头,其工艺精湛、技术先进的机械电气装备更是世界一流。斥资600万马克打造的浮船坞,是德国工业崛起远东殖民地的最佳展示和象征。 这座按照当时东亚沿海航行中最大船舶设计的钢质浮船坞,自启用之日,青岛船坞工艺厂就开始扮演拉动殖民地经济增长的主角,1909年正式更名青岛造船厂后,修造舰船的巨额收入成为总督府的重要财源。到1913年,青岛造船厂拥有近两千工人,它所接到的造船订单达22艘,清政府“舞凤号”炮舰也是该厂出品。凭借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品质,青岛造船业竞争对手已转向中国第一造船基地上海。 正如造船之于港口,机车之于铁路的重要性自不待言。1900年,投资158.7万马克、占地12.5万平方米的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破土动工。这座负责胶济铁路全线机车车辆组装、制造和修理任务的大型机械工厂,拥有全钢结构的机修车间,工字型钢架连续10跨,跨距15米,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全钢结构建筑的最早实例。1902年,初告竣工的四方工厂将组装的头等客车运往杜塞尔多夫莱茵工业展览会,即获普遍好评。至1914年,这家山东乃至华北最早的机车厂所组装与修理的各类车辆达1148台。 原汁原味的日耳曼啤酒 在中国,有一个品牌,从德国来到青岛,从青岛走向全球。青岛赋予她品牌之名,她让青岛闻名世界。 她叫青岛啤酒。 1904年10月,盎格鲁-日耳曼啤酒公司在香港上市一年后,位于毛奇兵营附近的啤酒厂如期竣工。让远离故土的水兵以及殖民地所有啤酒爱好者喝上新鲜、醇正、地道的德国啤酒,是日耳曼啤酒公司的初衷之一,也是其打开市场的信心所在。 这一点,德国啤酒商海恩里希·瑟夫特心中最清楚。他引进的技术、原料和人才都是德国第一流的:F·H施密特建筑公司,克姆尼茨机械厂设计制造的全套生产设备,其中绝大多数设备,包括那台铭牌刻有“1893年”字样的西门子电机,通电之后,至今依然可以正常运转。此外,还有完全进口的德国优质麦芽和著名的巴伐利亚啤酒花。 在日耳曼青岛啤酒厂,企业管理和工艺技术全部由德国人负责,关键生产岗位上的酿酒师都是高薪聘请的德国人。最重要的是,全部酿制方法和工艺流程都严格按照1516年颁布的 《德意志啤酒酿造法》进行。所有这些特质都被高度概括在精心策划的开业广告中:“最新经验,最现代化设备,由最精美的德国酒花和麦芽,按《德意志啤酒酿造法》酿制,无任何添加剂”。 瑟夫特也明白,一切源自德国不可能百分百实现。难道水也要从德国进口?但是他的运气太好了,当日耳曼啤酒厂内凿开水井的地下水被送回柏林专业机构检验后,结论是天然优质的酿造用水。一家德国报纸评价青岛啤酒时说得非常坦诚:“那里有好的泉水。”清醇甘洌的崂山泉水激发了德国人的创业梦想,他们先后在青岛开办了汽水厂、葡萄酒厂。这些德国工业的海外样板,也已成为青岛百年企业的经典。 纯正口感和高达2000吨的年产量,让日耳曼啤酒公司稳居啤酒制造商中国第一。随着销售网络的铺开,冠以青岛啤酒品牌的淡啤酒和黑啤酒,行销上海、天津、北京、香港、大连等城市,特别是盛夏,炙手可热,影响力与日俱增。 1906年,德国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日耳曼啤酒公司出品的 “青岛”牌啤酒获得金牌奖。要知道,获得历史悠久的德国啤酒行业的权威认可,绝非易事。1906年的这顶桂冠意义非凡:小之,可看作青岛啤酒通往国际品牌之路的纪元;大之,可视为青岛城市打造品牌之都的起点。 给青岛工业留下什么 相较于德国在华军事锚地、商贸港口和文化中心的三大城市定位,工业在青岛殖民地的现代化进程中显然只是个配角,十几家工厂,屈指也能数过来。除日耳曼啤酒厂是股份公司外,像造船厂、机车厂、电灯厂、屠宰场、砖瓦厂、自来水厂这些大型工业企业,要么是德国国家资本,要么就是私人公司被总督府出资收购。1908年,苦心经营6年之久的德华沧口缫丝厂最终倒闭,不仅证明地缘特点对产业移植的严苛选择,而且愈加造成德国工业家们对投资青岛的信心动摇。尽管金岭镇的铁矿石储量丰富,直到1914年,也就是德国即将终结殖民青岛的时刻,德国最大钢铁托拉斯的总经理才亲临考察,决定要在青岛创办一座高炉炼钢厂。当然,为时已晚。近30年后,青岛才真正出现钢铁厂。 世界一流的德意志工业,在远东殖民地未能遍地开花,青岛还算不上一座工业城市。但是,德国工业的品牌意识最为集中而深刻地注入了城市文脉。直到今天,无论机车、造船,还是啤酒、汽水,寻根溯源,总能联系到德国。这在中国城市中,恐怕独一无二。 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开埠十七年为青岛跻身中国重要工业城市之列,提供了永续发展的充要条件: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独特的文化基因。 青岛港打开了城市通往世界的大门,胶济铁路架起了城市深入山东腹地、联结广大华北内陆的桥梁。大量机器、设备和原料由青岛港输入,青岛制造的工业品经由港口输出他埠或海外;山东腹地丰富的资源——煤铁矿产和棉花、烟草、花生等农产品,沿铁路线输入青岛各个工厂,青岛制造的工业品也随胶济铁路大量销往内地。纵观近代上海、天津、汉口等通商口岸的工业崛起,无不是凭借发达的交通枢纽地位。青岛港与胶济铁路的联动体制,奠定了青岛发展现代工业最为重要的基础构成。 随着1898年第一个城市规划展开布局,德国人将现代公用事业引入青岛。自来水厂送来水源地的汩汩清流,发电厂照亮城市也传输动力,胶澳邮局是工业家们第一时间探寻商情的好去处。这些工业发展必备的城市功能,连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搞了几十年才逐渐完善起来,青岛几乎是在城市拔地而起的同时一步到位。 □ 孙保锋 1891-2011 120年之前,青岛现代工业是一张白纸。120年之后,青岛工业是一面旗帜。海尔、海信、青啤等品牌企业,让青岛骄傲,让中国骄傲。19世纪末,青岛在成为德国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启了德国工业海外飞地的历史。德国人将造船、机车等重工业引进城市母体,也将独具特色的技术教育移植嫁接。德国啤酒法酿造的青岛啤酒,悄然埋下百年青岛工业的品牌基因。青岛港与胶济铁路路港一体化的交通大动脉,为工业这个经济引擎搭构架起一流平台。 日本取德国而代之后,以棉纺织业为龙头,制丝、榨油、火柴、面粉等轻工业全面入侵,引爆青岛工业的产业裂变。台东镇工场地和四方沧口一带,开始呈现青岛工业区的最早样貌。“南北狭长”、“南宿北工”的城市格局由此坐实。 青岛回归,点燃了中国工业家们的创业激情。周志俊、尹致中、陈孟元投身实业救国的行列,华新纱厂、冀鲁制针厂、阳本印染厂扛起民族自立的大旗,火柴业、面粉业、机械加工业担当抵制日货的前锋。尽管身处外资夹缝中,青岛民族工业挺直脊梁,反戈而击。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工业化布局全面展开。一五计划引领青岛工业重装上阵。三产结构开始由落后的农业经济迈向工业化之路。 改革开放,开启了青岛工业发展的新纪元。工业品牌的集聚效应,被业内称为“青岛现象”。2010年的工业产值突破10000亿,再让国人对青岛刮目相看。 站在一万亿的起点上,“十二五”的青岛工业将更加波澜壮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