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那城,那事,那人——青岛建置120周年(三)

来源:青岛日报 2011-05-05 11:16:56

 

   青岛电子工业奠基时代

    1958年—1962年

    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极大鼓舞了青岛工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机器轰鸣的城市旋律之外,青岛能否应对电气时代的挑战?

    青岛找准了突破点——半导体元件。

    有人曾把半导体比喻为现代工业社会的稻米,一日不可或缺。虽然晶体管直到1947年才在西方问世,但是对于打响工业化奠基之役的新中国来说,越快发展半导

体工业,走的弯路越少,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越小。1956年国家制定的十二年科学规划中,半导体技术已被列入中国四大发展重点之一。

    这份《半导体硅正流器件玻璃密封的试验报告》,详细记录了青岛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全过程,是青岛电子工业起步的一份真实见证。

    1958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刚刚启动,中国的半导体器件制造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此时,青岛已悄然开始研制晶体管。1960年9月,青岛的晶体管进入试制阶段。组建不久的青岛电器元件厂,在缺乏资金、技术力量和专用生产设备的重重困难下,一批土生土长的科研人员勇于担当,自制了烧结炉、煤气发生炉等关键设备。钼片镀镍在高温下曝皮,造成近80%的产品报废。科研人员反复试验,最终采用“真空高温处理法”,使钼片与镍的结合形成理想的合金层。针对封装工艺中出现玻璃层大量破碎的问题,经过多次试验,用“逆匹配原理”攻克难关。

    1962年2月,青岛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只2CZ50A硅整流二极管,青岛电器元件厂也成为中国第一个专业生产硅整流二极管的厂家。1964年,青岛电器元件厂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提供了高品质的2CZ型产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此专门发来贺电。

    尽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着诸多风雨如晦、波诡云翳的岁月,但是电子工业始终潮头涌动,在青岛这片工业沃土上深深扎根。青岛不仅生产二极管、三极管半导体元件,也开始生产显像管和集成电路,不仅制造收音机、照相机,也开始生产录音机和电视机。在1970年第四个五年计划中,电子工业成为青岛工业体系中的第一行业。

    一只晶体管、一部收音机的诞生,成就了青岛工业最早的底蕴。 □ 孙保锋

    青岛城市工业初长成

    1953年—1957年

    建国初期,青岛在工业结构上依然呈现严重畸形状态,即使在当时,也是长期在产业链的低端徘徊。尽快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工业体系,青岛已时不我待。

    青岛是一座轻工业城市,但青岛不能吃一辈子轻工饭。我们可以制造火车机车,但我们还要能制造轮船、机床、纺织机械、铸造机械、农用机械、橡胶轮胎。1953年开始执行的青岛第一个五年计划,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完整的城市工业体系。说的形象一点,就是要把旧青岛工业留下的一张张白卷,画上最美最新的图案。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青岛纺织机械厂的装配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制造国产第一代梳棉机。此时,中国西北、东北、河北、北京等地新建和扩建的纺织厂,几乎没有一个厂不是在使用青纺机械厂出品的梳棉机和新式电动机。不仅如此,这些代表新中国机械工艺水平的机器正在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青岛机械厂研发制造的81种铸造机械,正源源不断输送到长春第一汽车厂、沈阳重工机器厂、大连造船厂、鞍山钢铁、本溪钢铁等300多个大型厂矿。

    青岛橡胶二厂出产的各种类型“新中国”牌卡车轮胎,正驰骋在中华大地的大江南北。

    青岛生建机械厂制造的6000千瓦汽轮机,成为中国第一台组合转子发电机。

    ……

    当一五计划的收官之年1957年到来之时,青岛工业生产总值超额9.46%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平均每年递增11.3%,其中机械工业增长2.16倍,化学工业增长2.65倍,冶金工业增长5.5倍。

    三次产业比重由1952年的26.1:48:25.9调整为18.2:52.4:29.4,工业比重上升4.4个百分点,城市经济结构开始由落后的农业经济迈向工业化之路。

    轻、重工业比重由1952年的82.2:17.8调整为1957年的70.8:29.2,重工业比重上升11.4个百分点,城市工业结构由轻工业畸形发展走向轻重工业并重的阶段。

    这样的数字在一五期间,举不胜举。

    从模仿国外产品,到自主研发;从小规模生产,到流水化作业供应全国市场。青岛工业焕发出史无前例的生机与活力。据不完全统计,一五计划期间,青岛工业贡献了1700多种新产品,平均一天下线一个新产品,创造了“工业化奠基之役”的青岛速度。

    工业发展了,工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巨大改善。解放以来到1957年,青岛市新建职工宿舍近百万平方米,两万五千多户职工迁入新居,一排排崭新的工人宿舍在台东、四方、沧口这些老工业区矗立起来。工人工资增加了,工人子弟走进了明亮宽敞的学校和幼儿园,工人们有了自己的俱乐部、疗养院职工医院,这些在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 孙保锋

    “八一”号诞生记

    1900年创办的四方机厂,其主要业务是修理火车,所谓生产的机车,只不过是把德国、日本、美国的部件装起来。充其量,也就算是装配机车而已。

    青岛解放后,造一台中国人自己的机车,成了新中国主人翁们最最迫切的愿望。

    1952年7月26日傍晚,四方铁路机厂南广场挤满了人,他们在等待新机车的试车结果。7点30分,伴随着隆隆车轮声,试车的人们回来了。一位试车员等不到机车入厂,就跳下车来,挥着胳膊向大家高呼:“跑得很好!跑得很好”!

    整个广场沸腾了。

    驾驶新机车的司机师傅得意地说:“跑得挺稳!我们跑72到75公里的速度,车还是不跳不摆。一般的车要是这样跑,水柜上恐怕早就站不住人啦!”

    按规定,车轴温度要在70摄氏度以下,经过反复测量,这台新机车的大轴温度只有 55度。

    这台新机车,就是向建军节献礼的新中国第一台国产火车头“八一”号。

    为造好这台机车,每一个配件都经过精细加工和缜密检查。

    为使锅炉结实耐用,工人们电焊了全部螺撑和前后管板。他们精心选用了球墨铁制造蒸汽塔、射水器等高压弯管街头,即使是每立方厘米25公斤的水压,也不会出现冒汗、泄露现象。为保证质量,车间建立了“三检制”:本人检查,组长检查,工长检查。那是流行在工人们中间的口号相当朴实:“不让一件坏活混过去”。

    最难,也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半个世纪以来一向要从西方国家购买的配件,我们要自己制造。

    月牙板,是机车牵引的重要机件,就像人膝盖骨中的半月板一样,没有它,人迈不开腿,火车拉不动货。为了啃掉这个硬骨头,工人们绞尽脑汁。甚至有人撂下熊话:这玩意儿向来是外国造的,咱造的了?

    老技工丁学文不服气,他吃在厂里住在厂里,一遍一遍的试验,终于解决了渗碳材料难题。然而,“活块”弧度又成了问题。又经过许多了不眠之夜,月牙板终于试制成功,不仅达到质量设计标准,而且赶上了当时的国外先进水平。

    过五关,斩六将。动力系统的汽缸造出来了,制动系统的独立司轫阀攻关成功……在一种从未有过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下,工人们召开了无数次的“诸葛亮会”,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生产出了大大小小上万个零部件,制造出这台崭新的国字第一号火车头。

    “八一”号试制成功后,很快走出青岛,走向全中国,该型机车不仅青岛生产,大连、齐齐哈尔等全国重要的机车厂都开始成批生产。

    “八一”号的诞生,终结了中国不能独立制造机车的历史,奠定了新中国机车工业变修为造的重大转折。 □ 孙保锋

    郝建秀工作法让“人支配机器”

    那是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青岛不仅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火车头,更走出了一大批火车头式的工人先锋。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叫郝建秀。

    1951年,全国纺织工会主席陈少敏在北京的办公室里读到一则消息:青岛国棉六厂一位细纱工人,连续七个月皮辊花率一直保持在0.25%。干纺织的都知道,皮辊花率越低,细纱产量越高,质量越好,浪费越少。当时像上海这样全国纺织业的龙头城市,皮辊花率也在1.5%上下。一个青岛的年轻女工能做到这么低,而且还连续保持七个月?

    带着惊喜与疑问,陈少敏来到青岛。一下火车,她就直奔国棉六厂细纱车间。在她眼前的郝建秀,是个留着短发、憨厚稚气的农村小姑娘。可她干起活来却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巡回,接头,换粗纱,打擦板,各项必要的清洁工作都穿插在巡回中完成。陈少敏发现,与其他工人一会儿紧一会儿松不一样,郝建秀干起活来节奏很匀称。

    经过一番攀谈,陈少敏明白了,别看这个女工年纪轻轻,她爱动脑筋,会合理安排操作工序。

    三个月后,一份名为郝建秀工作法的总结报告正式出炉。陈少敏这样总结郝建秀工作法的主要特点:第一是工作有规律,有计划,有预见性;第二是动作合理,也可以说是生产合理化;第三是,抓住了细纱工作的主要环节——清洁工作。

    在旧中国,工人就是出大力的,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动脑子;在新中国,工人是主人翁,是思想者,是手脑并用大写的人。郝建秀工作法打破的是旧思想,孕育的是现代工业运行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全国劳动模范、汉口申新纱厂看车工朱玖说,机器总是整日里管着我,整日里急的头昏眼花,累的腰酸背疼,真想不出法来。来青岛学了郝建秀工作法后,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却大大减轻了。

    对这一点,陈少敏曾敏锐地指出,郝建秀工作法最核心的精神是 “人支配机器,不是机器支配人。”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民生追访:四方铁路沿线设看护亭 整治垃圾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