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21日电(记者丁锡国)告别假期,21日,全国许多地方的学生返回校园,其中不少人的书包中就有需要上交的家庭作业。从山东省济南市一些小学生的寒假作业看,不仅作业的数量偏多,而且多为不断重复的“劳动”,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这个寒假,是7岁的李悦
然(化名)上学后经历的第一个假期,也是这位小姑娘感觉最不快乐的一个假期。李悦然在济南市市中区某小学读一年级,老师为她布置的作业除了一本《寒假作业》外,她每天还必须做50道数学题。尽管简单的加减法她早已熟练掌握,但为了完成任务,开学时好向老师交差,她只能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下反反复复地演练。同为一年级学生的刘颖(化名)在济南市历下区一所小学就读,她的家庭作业和李悦然类似。刘颖的父亲无可奈何地告诉记者:“对这样的作业,不光孩子觉着没有兴趣,我们也感觉无聊。就那么几个数,每天一遍遍地重复,我们给孩子出题时都感到为难。”
据记者调查,这种机械式的家庭作业不仅在低年级的学生中较为普遍,在高年级的学生中同样存在。不幸的是,在机械式的家庭作业之外,他们还有繁重的作业。济南市市中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王猛(化名)有一个专门记录家庭作业的小记事本,上面对他的寒假作业是这样记录的:1.做《寒假作业》;2.每天一篇摘抄;3.每天一张临摹;4.6篇日记;5.3篇作文;6.征文3篇。要在21天的假期里完成这么多作业,其辛苦可想而知。王猛对记者说:“放假的时候,一听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就懵了。原来想今年多放鞭炮玩玩,这下子泡汤了。”因为中间随父母回乡下老家过春节,有几天没有写作业,回到济南后,王猛不得不连夜突击,有三四个晚上写到10点多钟。作业繁重,并且“力气活”居多。譬如近年来在一些小学逐步流行的摘抄作业,老师要求必须先抄一些成语,然后抄一些好句子,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但许多好文章运用的成语、留下的好句子并不能达到老师规定的数量标准,为了“达标”,学生们只好先拿来成语词典,抄一些成语,然后从文章中找几句或写景或写人的所谓好句子凑合。这种督促学生多阅读的手段最终走向了其反面。
把家庭作业变成只动手不动脑的机械劳动的现象,并非个别,也并非只存在于小学生当中。据山东省潍坊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早些时候公布的一项调查,中学生对家庭作业内容过于机械的问题同样反映强烈。这份调查显示,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为了巩固书本知识,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太少,有72%的学生认为,英语作业主要是背诵单词和课文;70%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主要是做练习题;56%的学生认为,语文作业主要是摘抄和搜集资料。很少有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
学生的家庭作业,是一个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过程,也应当是让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学习的好机会。教育专家认为,青少年对大自然和复杂的人类社会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但由于对书本知识学习的压力过大,学习变成了学生一种外加的责任和负担,许多学生被弄得失去了追寻知识和真理的欲望和乐趣,从眼前看,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从长远看,会影响到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