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青岛红席祖师爷是孙膑 300岁泊里大集还是那个味

来源:青岛早报-- 2013-01-16 05:54:09 字号:TT

300岁泊里大集还是那个味

300岁泊里大集还是那个味

300岁泊里大集还是那个味

300岁泊里大集还是那个味

300岁泊里大集还是那个味

开篇的话

    腊月的大集,在许多老青岛眼里,是冬日里的暖阳,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就像大院里的老电影一样,是欢乐、是美丽、是进入春节必掀的红色门帘。

    对岛城人来说,赶大集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史前。大集是个社会,里面藏着多元的经济信号,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味道。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集市是人们互通有无,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经济日益发达的现在,密集的超市和便利店取代大集供给人们需要的东西,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那充满着吆喝声、洋溢着快乐的大集文化永远都是无法替代的。

    从今天起,早报将带你逛大集、品年味,通过《逛大集看非遗》系列报道,体验植根于岛城人们心中的“最纯民俗风”。请看,第一站……

    核心提示

    “脆甜的苹果、喷香的烧肉、厚实的棉衣、软糯的年糕……”寒冬的早晨,泊里大集的商贩们用吆喝声驱散冬日的严寒。尽管还不到7点,天也没有完全亮透,但位于黄岛区(原胶南市区域)的泊里大集已是一片红火,商贩们忙着抢占有利位置,拼命吆喝推销自家的货物,村民们则忙着货比三家,买回最物美价廉的货物。还有弯腰驼背的老人拎着长长的烟袋锅在集市上四处闲逛,走进大集让人感觉这里甚至与买卖无关,仅置身其中就能让人兴奋半天。

    听不到吆喝就不自在

    大集市场管理处主任王勇是听着吆喝声长大的,从他懂事起,每当听说第二天有大集赶,就能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觉。高中毕业后,他开始在大集上做点小买卖,后来,听说大集需要个忙活事的,聪明厚道的他便主动挑起了这个担子,其实,对于当时只有22岁的他来说,挣钱是次要的,主要是因为离家近,而且对大集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如今,35岁的他还是没离开这个大集,用他的话说:“习惯了,一时不听点吆喝声就感觉浑身不自在。”

    听说记者要采访泊里大集,王勇有些兴奋:“这是个好事啊!俺们大集可有些故事呢。”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探访了镇上的几位百岁老人,虽然,有的人已经言语不清,但说起大集还是如数家珍,非要多絮叨几句。

    老人们说,泊里大集已经300多岁了,记者查阅《海曲许氏支谱》时,发现如下记载——“清乾隆年间,许氏十世二支四公许有良由日照许家园迁此,娶程氏为妻。程氏将村宅送给许氏一半,故又称许半街。后杂姓增多,改称泊子街,亦称泊里、泊儿。清中期设集,故称泊里集、泊儿集。”

    品种齐全堪称露天超市

    顺着大集的四周走一圈,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也要20多分钟,如果从集市中间穿过,需要的时间则更长,泊里大集的规模之大让人惊奇。

    “现在还不是最火的时候,再过些日子恐怕对面树林都要被摆满喽。”王勇告诉记者,最初泊里大集只是农家人互相交换所需的场所,起初没有时间的限制,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来这里交易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地就形成了每逢农历四、九为开集日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大集的占地从几个平米发展到现在的80余亩,这是父辈们想象不到的。站在一处高点上俯视,人头攒动叫卖声不断的大集让人感觉异常宽阔。整个大集被细分为布市、鞋袜市、玩具市、书画市、杂货市、食品市、肉市、蔬菜市、海鲜市、干货市、五金市、农具市、木材市等20多个专门的区域。虽然这里售卖的货物不如超市内精美,但物美价廉的数百种商品让附近的村民并不羡慕城里的大超市。

    “鸡蛋是自家的土鸡下的,蔬菜是自家的自留地里种的,这席子是老少爷们一根一根编起来的,这个城里可没有吧。”点上一袋旱烟,今年75岁的陈祥志老人一脸自豪地说。刚出海捕捞回的面条鱼、鲅鱼;老人抽旱烟用的烟叶,农民自己家种的新鲜蔬菜等农产品都能在集市上找到。

    历经300年热闹劲不减

    “看着商贩和村民们在集市上乐呵呵地讨价还价,我都感觉真是种享受。”在泊里镇政府宣传办委员彭善亮看来,一个大集之所以延续了300多年还那么热闹,说明了它自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这种生命力主要来源于3种力量:首先是历史的传承,泊里大集产生于清朝中期,已经成为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和亮点,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是便利的交通,泊里镇南临黄海,背靠藏马山,东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邻诸城市、五莲县和日照市,辖区内四通八达,这使得大集的受众不再局限在当地村民,借助便利的交通,周边的县市也将泊里大集当成了“娘家集”;还有就是规模效应,泊里大集的规模和商品种类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远优于附近的其他大集,这也成为人们爱逛泊里大集的根本原因。目前泊里大集已经发展成为集日用百货、五金建材、花鸟书画等为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集市,年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

    进了腊月门,王勇更加忙碌了,他说,现在每次大集人流量都超过5万,商户近千家,营业额超过百万元。虽然大集上的商户多为泊里当地居民,但随着大集规模日益壮大,大批日照等地的周边商户也被吸引了过来。

    【特色】

    大集老三样 样样很吃香

    泊里红席

    这里气氛最热闹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里的“席”就是传承了2000多年的泊里红席。在这首被当地人传唱的民谣里,不难听出红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大集20多个专门市场中,红席市场永远是最热闹的。据了解,临近年底,泊里大集会设立专门的红席市场,各地的席匠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劳动成果拿到集市上,希望能卖个好价钱。按照尺寸和编造质量的不同,红席的价格也各不相同,便宜的两三百元,价高的超过千元。第一届“泊里红席”编织大赛也在这举行。

    “这席子不孬啊,这都是俺村里的老人一根一根编起来的,绝对不偷工减料。”大集上,65岁的张宗俊向顾客推销自编的红席。对于自己编席子的手艺老张显得十分自信,“一领席子用不了8年,我倒找给你钱。”张宗俊自信地说道。自信源于实力,老人自信的动力便是60年的编造经验,“5岁的时候俺爹娘教着编的,60年了,这手艺一直就没放下。”展开一领崭新的红席,老人自信满满地说,这领席子是他花了10天时间编制而成,最终张宗俊的这领得意之作以600元的价格成交。

    手工大扫帚

    自称青岛独一份

    “上扫房,下扫院,过年上坟敬祖先,件件少不了这大扫帚。”一段流利的顺口溜被商贩们用喇叭录了下来,在大集上反复地播放推销自家的产品。这产品就是当地村民纯手工制作的竹条大扫帚,对世代生活在泊里的人们来说,过年换一把新的扫帚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清扫家中卫生,也图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扫除家中的一切霉运,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记者在赶大集时,看到66岁的老徐正在卖力地推销自家扫帚,他说,自己是泊里大集上资历最老的扫帚贩子,平常少言寡语的他每当提起自家销售的扫帚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又轻快又耐用,这扫帚你上哪儿买去。”拿着手中的大扫帚,老张一会演示扫泥土,一会演示扫帚有多耐折,忙活得不亦乐乎。

    “全青岛独一份,别的地方有钱你也买不到。”老徐自豪地表示,除了泊里当地的村民购买外,现在许多市里的厂子都到泊里来订购这种竹条大扫帚。

    超萌猪仔

    看好哪个买哪个

    见过卖猪肉、牛肉和羊肉的,可赶着牲口当街跑的情形着实让人好奇。而这样的情形并不是发生在养殖场内,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泊里大集的街头上。纯黑色的、纯白色的、带花纹的,一头头小猪仔三个一群五个一窝地被赶上车,扭着圆圆肉肉的屁股,好奇地向栅栏外张望,等待前来选购的主人们。

    在泊里大集鲜肉市旁边的街道上便是远近闻名的牲畜市,彭善亮介绍,泊里大集上的牲畜市是大集最早的一个门类之一,由于从这里出产的牲畜成活率高,因此在周边颇具口碑,直到1996年之前,泊里大集牲畜市都是泊里及周边地区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交易的种类包括猪牛羊等所有日常能见到的牲畜。现在日照、诸城的养殖户仍习惯到泊里大集上挑选小猪仔回家饲养。当着前来买猪的顾客,老板杨德才还告诉了记者几个挑选猪仔的诀窍,“现在大家都喜欢黑猪,其实不一定猪的颜色黑就是好猪,买主先看猪鼻子,鼻头干裂的猪再便宜也不要买,很可能是得了猪瘟,一定要鼻子湿润油亮亮的……”说起这挑猪的学问,老杨总有说不完的话。

    张仁福(76岁、剃头师傅)

    60多年没剃破一块头皮

    【人物】

    “老张又来了,也不知道歇歇啊。”同行笑着询问骑车赶来的张仁福。“老张啊,你怎么才来啊,我都等了好一会了,头皮都冻得发麻。”前来集市剃头的村民陈志云不断催促张仁福。

    76岁的张仁福几乎是泊里大集最老的商户,也是大集上最老的剃头师傅,从15岁第一次开始在集市上摆摊给人剃头,如今60多年过去了,一把剃刀在张仁福的手中依然能够游刃有余。4个铆钉、几条麻绳和竹竿做成的支架,白色或者浅色的布简单地围在支架上,组成了一个简易的方形小帐篷,这就是张仁福的理发店,不管刮风下雨还

    是严寒酷暑,只要摊子支起来,就总有十里八村的老少爷们前来理发。

    “我这个头30多年了,一直是老张给剃的,别人给我剃我总感觉不得劲。”村民陈志云告诉记者。给前来理发的村民们剃完头,张仁福总会额外赠送一项服务,用热毛巾擦试过顾客的脸后,张仁福用肥皂打出细泡均匀地抹在顾客的脸上,随后挥舞手中的剃刀为顾客刮脸,一套程序走下来,就是再邋遢的庄稼汉也被张仁福收拾得利利索索。

    看着一把明晃晃的剃刀在一位76岁的老人手中挥舞,让人不免感到担心,但张仁福却显得信心满满,“干了这60多年,我可从来没给人剃破一块皮”。如今在一个个大型理发沙龙的冲击下,张仁福摊上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最少的一次大集老人只给一个人剃过头,老人曾想过放弃,但每次一听到大集上的吆喝声却又忍不住骑上电动车,带着家什继续到集上开干。洗头、剃头带刮脸,全套只要5块钱,和理发店的价格相距甚远,但这个价格老人却已坚持了10多年,老人的儿女多次劝他不要再折腾,在家安享晚年,但倔强的老张却表示,只要有一个爷们还来摊上剃头,就绝不会从大集上撤摊。

    【传说】

    红席祖师爷原来是孙膑

    对泊里镇人来说,泊里红席不仅是炕头上必不可少的一件装饰物,也早已成为整个泊里镇的标志物,2008年泊里红席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泊里红席的创始人,泊里人认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并且还有着一段神秘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编织红席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泊里、大场镇等地的老席匠们口口相传,战国时期孙膑遭庞涓陷害,流浪并寓居于泊里一带,由于生活贫困、身无长物便用当地老百姓广泛种植的农作物高粱的秸秆,亦称秫秸,劈成篾子,编成席子。秫秸原本为白色,因为孙膑膝伤未愈,编席时鲜血滴在席子上,便形成了席子红白相间的颜色。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孙膑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便按着孙膑的方法编席铺在炕上,并给这个席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红席”,编织红席的手艺和在炕上铺席的风俗从那时起便在泊里一带流传开来,世代相袭,一直传承到今天,孙膑也就成为当地席匠心目中的祖师爷。由于红席的颜色红白相间,色泽鲜艳喜庆,在炕上铺上一领红席趋凶避邪逐渐演变为当地百姓婚庆嫁娶、欢度年节的一种风俗习惯。

    【探访】

    “红席王”出手就是不一般

    经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记者来到泊里红席传承人所居住的地方。历史悠久的泊里红席,让人不免意识到其传承人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但见到张学明后,眼前这个身板硬朗的农家汉子让人实在难以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联系起来,只有在编席子的时侯,才让人意识到这位传承人高超技艺果然名不虚传。

    在第一届泊里红席大赛上,张学明以速度快、席子质量高等过硬的本事,技压百位老席匠,拿下了第一名,从此成为泊里红席的传承人,张学明也成了泊里镇家喻户晓的“红席王”,如今别人的席子能卖到600元就是高价钱,而张学明家的红席都要卖到1000元以上,并且还要提前预订,每年都是定量制作。“做完了这张席子,今年我就不做了。”张学明料理着手中的红席说。

    “红席王”制作的席子到底好在哪里?面对记者的询问,张学明卖了个关子要让记者先自己找找。仔细观察张学明编制的红席,尽管和集市上看到的红席使用的材料相同,但明显能看出张学明的席子更加明亮,每条秸秆之间的距离也格外紧密。“你看得差不多,其实看一张席子的好坏,先看成色,好的席子表面明亮,再就是四个边要平整做到分毫不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稍微一偷懒席子就做不好了。”张学明认为,要做好一张席子其实并不在于技术纯不纯熟,关键是要能耐得住寂寞,编红席是件磨练人耐性的事情,编一领席两个人需要5天,在这期间只要稍一马虎,席子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从泡劈子、破劈子到起席头、送席边,制成一张红席需要10个步骤。为避免秸秆干燥断裂,编织红席需要潮湿的环境,张学明和家人只能舍弃宽敞的瓦房,到村头搭建的一间小房内工作,走进这个工作车间,潮湿阴冷的环境让人难受,张学明忙的时候在这里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身体的骨关节难免会有些疾病,一双编席子的手也是布满老茧,但张学明表示既然大家选出来的传承人就一定站好这班岗,不光自己要站好,将来也会让自己的孩子继续传承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

    【链接】

    百年扫帚村欲申请非遗

    一捆捆的竹枝毛料从浙江等地运来,拉、摔、揉、绑……短短的几分钟,经过泊里西红石村村民的巧手,看似杂乱的枝条“变”出了一把把整齐、漂亮的扫帚。这里是泊里镇西红石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扫帚村,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做扫帚,一项做扫帚的技艺已经传承了近500年。

    走进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看见成捆竹枝堆成的“小山”以及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村民陈立波和徐美芳是村里有名的做扫帚能手,质量最好、个头最大的扫帚重达4.5斤,徐美芳负责将材料分毫不差地准备好,陈立波则负责将材料整合制作扫帚。

    当着记者的面,陈立波展示了一番扫帚制作技艺,坐在自制的工具上,将一根特制的腰带捆在腰上,双脚蹬在自制的专业工具上,用双手使劲拉、摔、揉、绑……井然有序地几个动作干脆利落,看似杂乱的竹毛条很快就成了一把扫帚,这一过程仅需短短的几分钟。徐美芳至今仍记得在十几年前,她扎了扫帚还得骑着自行车带到泊里大集上卖,一把大扫帚只卖1块钱,当时销量不行,扎得也少,一个月也就扎100多把,现在一天就得扎这个数,不出家门就有人来买。西红石村制作的扫帚遍及周边县市,甚至还有日照、诸城、五莲、高密的客户,最远的都卖到江苏。

    据史料记载,明朝西红石村的陈氏先祖由江苏海州云台山下的大路村迁来,扎竹扫帚的手艺就是从那时候带来的,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现在村里150户人家七成以上扎扫帚,一年下来,全村能扎50多万把扫帚,创收750多万元。为了让这项古老技艺流传下去,当地已经考虑为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技艺可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吃饭的法子,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陈立波和村里的居民们都希望,有朝一日这制作大扫帚的技艺能和泊里红席一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古流传。(记者 王晓先 于滈)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