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老百姓对吃喝的关注愈发“敏感”——饭店的鲜榨果汁也许并不新鲜健康,早点摊儿喷香的小包子吃前也要多思量,粉红诱人的熟食要少吃,咖啡“伴侣”能少放则少放……来自各方专家、学者的科学知识答疑解惑,在这一年里我们确实懂了不少健康新知,但也有伪装成“健康新知”的“饮食谣言”夹杂在这股洪流中扑面而来,以“善意”的方式提供错误信息,危言耸听。今天《健康周刊》为您搜集2012年中流行在微博等各个平台上的“饮食谣言”,为曾经被“误毒”的那些食物和饮食习惯平反。
谣言:“虾与维生素C同食似砒霜!警惕食物相克!”
谣言重现:
不要一起吃的食物:1.虾+维C=砒霜;2.感冒药+可乐=中毒;3.鸡蛋忌糖精同食;4.豆腐+蜂蜜=耳聋;5.海带+猪血=便秘;6.土豆+香蕉=生雀斑;7.牛肉+红糖=胀死人;8.狗肉+黄鳝=死;9.羊肉+田螺=积食腹胀;10.芹菜+兔肉=脱头发;11.番茄+绿豆=伤元气;12.鹅肉+鸭梨=伤肾脏……
解“毒”:
类似以上食物相克的种种组合并非今年“谣言系新同学”,专家不厌其烦地辟谣,但其“炙手可热”的程度并未在2012年有所衰减。据说不少大学还将“食物相克大全”做表、做图贴在食堂,给学生们“科普”,相关书籍也乘势热卖,大赚一笔。实际上,食物相克的风行在我国是有文化基础的,例如《本草纲目》有一节“食物禁忌”,就列举了180对不能同时食用的食物。但早在清代起,就有中医学者对此进行过批驳,现代营养学家郑集教授在上世纪30年代就对“相克”食物进行科学实验,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近年来中国营养学会分别与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做了更严格一些的“食物相克”实验。兰州大学的实验选了5组传说会相克的食物组合,由100名健康志愿者食用,连续吃了一周,没有发现哪一组食物会引起异常。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实验则另外选了12组食物组合,有30名志愿者连续吃3天,也未发现异常,只是有志愿者认为个别组合食物搭配不合理,导致口味不适合。专家称,绝大多数有关食物相克的说法都是谣传,既没有中医依据,也没有科学依据。
拿“虾+维生素C=中毒”来说。在谣言中,虾不能与维生素C同食的原因是“虾含有一种浓度很高的‘五价砷化合物’,它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但是维生素C会把它转化成剧毒的‘三价砷’,也就是砒霜,可引起急性中毒,甚至致命。”那么,西方人喜欢在烹虾时浇柠檬汁,我国自古也有龙井虾仁、番茄大虾等菜品,如果该说法属实,柠檬、茶叶、番茄中维生素C与虾发生反应,为什么尚未听闻有人食用以上菜品中毒呢?事实上,虾所含的砷绝大部分是稳定的有机砷,无机砷的含量不到4%。按国家标准,每千克鲜虾中无机砷含量不能超过0.5毫克。即使这些无机砷能被维生素C全部还原成砒霜,那么也要吃上212斤的虾才能达到口服砒霜致死量的下限。专家称,与食物相克相比,以下三种“毒物”更值得引起重视:第一类是如河豚等有毒有害物质是天然存在的;第二类是天然存在,但人类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比如生豆浆和没有加工好的扁豆,只要彻底加热就不会中毒;第三类是污染物,最多见的是生物污染物,不干不净吃出来的毛病。
谣言:“小心!一碗泡面需要肝脏解毒32天!”
谣言重现:
泡面的面饼经过油炸,油中添加了BHT,可怕的是碗装泡面,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变形,添了BHT,但在冲泡过程遇到高温,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而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只要人体摄入不需要的物质,都会由肝脏整合排出去,一般32天为一个周期。所以一碗泡面需要肝脏解毒32天才可以代谢出去!
解“毒”:
在谣言中被多次提到的BHT是一种抗氧化剂。它被广泛用于食品中油脂的抗氧化。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把BHT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定在每公斤体重0.3毫克。对于成年人,大致相当于每天20毫克左右。按照现行的中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BHT在食品中的用量一般为每公斤油脂0.2克。按照每包方便面100克、通常含油量20%来计算,每天吃5包泡面,长年累月地吃,其中的BHT也不会造成健康危害。对于另一个谣言版本,即“泡面碗是用聚苯乙烯制作的,在加热中会释放出单体苯乙烯,而苯乙烯有致癌性。”专家称,在老鼠试验中,苯乙烯的致癌性只在“大剂量”的情况下显现。这个“大剂量”指的是每公斤体重几十毫克的量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安全摄入量是每天每公斤体重0.04毫克。美国FDA认为从聚苯乙烯包装材料中释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达到这一有害剂量,所以允许用它来盛装食品。而欧洲、日本也都允许它的使用。实际上,泡面作为一种热量高,营养成分单一的食品,本身不是一种“健康食品”,它的问题还有含比较多的盐,导致钠超标等等。但将“非健康食品”与“毒食”画上等号,再加以种种无科学根据的臆测,对泡面这种在“应急”时表现突出的食品实在是很不公平。
谣言:“喝酒兑饮料,导致慢性病!”
谣言重现:
很多人喝酒时,喜欢兑点碳酸饮料。比如红酒加雪碧,啤酒加可乐等,可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造成伤害。饮用会影响健康,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病。
解“毒”:
在这条谣言中,饮料是较为“无辜”的。酒精本身是对“身体造成伤害,营养健康,导致肥胖和其他慢性病”的元凶。而就“酒精配碳酸饮料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的说法,专家解释称,酒精进入血液后,即随着血液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乙醇有脂溶性,较易透过血脑屏障。乙醇进入大脑的速率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其浓度越高,进入大脑的酒精就会越多,直到二者大致持平。而来自饮料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一样,是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血脑屏障的,并不会影响乙醇进入血脑屏障的速率。所以,即使是用含气饮料兑的酒,在这个环节并不会加速酒精进入大脑,反而能通过稀释作用减缓这个过程。其实喝酒配饮料,能降低了酒精浓度,也减慢了酒精的吸收速度。大量水分的摄入还会加速酒精的排泄,因此能避免醉酒。但要注意的是,这种酒精度低的混合饮料也容易让我们不自觉地饮用过量,造成总量的累积,最终也会喝醉。即便不醉,大量酒精经肝脏代谢后,产生的热量会转变为脂肪储存,容易引起脂肪肝、高血脂症,长期下去甚至导致肝脏硬化。
谣言:“别吃刚出炉的面包,致癌!”
谣言重现:
刚出炉的面包至少要放两个钟头以上才能吃,因为新出炉的面包仍处于高温状态,这时面包的酵母还未完全消失,这时食用面包会将有害的致癌物一同食入。而当面包的中心温度降至40摄氏度以下,酵母才会停止发酵,此时面包中的二氧化碳已经充分排出,可以放心食用。
解“毒”:
这条谣言的出现让一大批烘焙爱好者“闻风丧胆”,白领张小姐就在微博上说:“自己烤面包两年了,每次烤完都会趁热吃一点,觉得很香,这下可完了,怎么办?”其实甚至不需要具备专业的眼光,只要仔细看这条骇人听闻的信息就会发现其破绽:谣言中,致癌物来自酵母,此外,二氧化碳仿佛也值得警惕。而这两样东西却是我们普通百姓最熟悉不过的。酵母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自古用来起发馒头等面食,而我们常引用的可乐等汽水就“富含”二氧化碳。这两样东西致癌吗?
专家表示,首先作为微生物的酵母,其主要作用在于发面阶段。而烤制时,温度一般在200℃左右,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酵母早就消失殆尽。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酵母有致癌的可能。此外,致癌物“高温下存在,放凉后消失”也可以作为这个谣言的“笑点”,尚未听说哪种致癌物具备“晾凉就消失”的特性。而二氧化碳,不管排不排出都对健康影响不大,汽水、啤酒中含有更多二氧化碳。“刚烤的面包致癌”这类谣言如归结到“太烫”的角度上也许有的可说,长期食用过烫的食物可能增加口腔癌的风险,但这不仅限于面包,一切温度过高的汤、肉食、水都成立,所以面包君,这次确实“躺中”了。
谣言:“女性、小孩少吃鸡翅,都是激素”
谣言重现:
“鸡肉含激素,鸡翅、鸡爪等部位激素、抗生素含量最高!现代的饲养鸡激素、抗生素含量都非常高,小孩一定要少吃。此外,鸡翅、鸡脖子等部位是注射激素或抗生素的位置,再加上女性荷尔蒙的影响,爱吃鸡翅、鸡爪的女性更容易患上子宫癌!”
解“毒”:
“激素鸡”的相关谣言在近年来可谓是几起几落,最先曝出的莫过“蜘蛛鸡”的谣言。谣言称,“某知名快餐店养殖场为提高产出,使用激素催生六个翅膀、六条腿的鸡,恐怖似蜘蛛。”今年十月,某女艺人发微博称女性爱吃鸡翅易致子宫癌;十一月,上述快餐店继续“中枪”,有媒体“爆料”该快餐店使用的鸡为45天即出栏的“激素速成鸡”,鸡饲料能“毒死苍蝇”。
这组谣言中,激素与抗生素让鸡反复“躺中”的两颗“子弹”,我们分别剖析看看。首先,鸡是否需要激素催?实际上,肉鸡四十多天出栏在世界上属于正常水平,肉鸡需要半年才能出栏早已成为历史,肉鸡的出栏时间大部分在42天到48天之间。而其中的原因并非激素所致,而是育种。农业部家禽研究所监督检测中心(扬州)高玉时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完全是育种的结果,从几万只鸡中选择一只留种,长期积累,才有了现在的生长速度。”他表示,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在口味上肯定是与传统的家养土鸡口味有所不同,但这仅仅是口味的选择问题,并不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有如此高效的生长性能,激素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了。此外,激素甚至会对鸡的心血管、肝脏等机能产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
而就抗生素的问题,农业部明确家禽饲养上对兽药的使用有严格的规范,少数的不良从业者没有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使用,会有少量抗生素残留的情况,但是从每年在农贸市场的抽样结果来看,比例是非常小的。美国普度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对此表示,世界各国对于养殖中允许使用的抗生素、用量、用法,都会各有规范。符合规范的使用,对健康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人们关注的是否“滥用”,只能由监管来解决。此外,抗生素也并不便宜,“过度滥用”也不见得能为鸡农赚更多的钱。
谣言:“浸出油含神经毒素,对健康危害极大!”
谣言重现:
某品牌食用油是化学浸出法制取!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出油率高,企业能降低成本,缺点是产生两种物质:铅汞残留和反式脂肪酸!这两种物质是强烈致癌物质。浸出溶剂正己烷是神经毒素,接触极其微量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吃油最好吃土法榨的,绿色安全。
解“毒”:
食用油的制取工艺主要有两种:压榨和浸出。压榨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压榨后的油饼的残油率大约在7至9%。而浸出法则是利用油脂和有机溶剂相互溶解的性质,将油料破碎压成胚片或者膨化后,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将油脂萃取溶解出来,这样可以将油料残渣中的残油降低至1%率以内。和压榨法相比,浸出法的出油率大大提高,生产条件好,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可以为人们提供低价的食用油。至于浸出油的安全性,实际情况是,正己烷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浸出油厂用的正己烷都必须是食品级的。食品级的正己烷经过重金属脱除处理,铅、砷等有害金属残留都低于10ppb(亿分之一),这么低的残留不会对生产的油有危害。另外,油在高温下确实会生成部分反式脂肪酸,不过温度要超过220℃这种反应才会发生,而脱除溶剂的最高温度只有110℃,远达不到反式脂肪酸生成的温度。此外,我国国标对在食用油中正己烷之类的溶剂残留的标准是不得检出,实际上,精炼一级油是无法通过检测手段来检验最初的制取工艺的。无论是压榨工艺还是浸出工艺生产出来的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就都是安全的食用油。
快速辟谣
谣言:“生吃健康,多多生吃”
的确,加热可能造成蔬果中维生素的流失,但生吃真的更健康,值得“多多生吃”吗?实际上,生吃需要注意比如农残、寄生虫等的问题更多。如有称“肉类烹饪后容易导致蛋白质变性影响吸收”的言论,只有在过度烹饪时才会发生,作为“现代人”还是符合自己“年代”的烹饪方式,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谣言:“吃粗粮,不育!”
这条谣言也许不用思量就可以破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谓“全民粗粮年代”,但那时候我国的生育率却比现在高得多,多数家庭都生好几个孩子。其实这个说法来源于一个实验,实验表明吃大量全谷类食品之后,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略有下降,排卵数量略有减少,但该研究中受访者的人数还很少,而且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生育能力。
谣言:“先涮菜后涮肉,健康火锅这样吃”
吃火锅先涮什么、后涮什么对于肉和菜的吸收上的差别小到可以忽略。谣言中称这样做更健康是因为“先吃‘放油’的食物,等到差不多饱了,才吃蔬菜等‘吸油’的食物,结果把大量油分都吃进了肚子里。”实际上,每个吃过火锅的人都知道,在麻辣锅里更“吸油”的是菜还是肉?如果说先涮菜再涮肉是在建议大家在吃的比例多吃蔬菜,而减少肉类的摄入,这可能比较靠谱。
谣言:“牛奶催眠”
晚上一杯热牛奶让你睡得更好,这在于牛奶中含有“助睡眠成分”?实际上,要说那神奇的“助睡眠成分”不仅牛奶中有,肉类中也有。餐后的睡意,越丰盛来得越凶猛,那么晚上来一碗馄饨也许更易入睡,但也更加无法直视体重秤。如果说牛奶催眠,那早餐是否不应该饮用牛奶呢?(记者 接贵云 邵瑞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