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青岛难寻海捕海鲜 海捕蟹比养殖蟹贵1倍1只就够油费

来源:青岛日报-- 2012-12-04 07:04:30 字号:TT

    人工鱼礁:从“捕鱼”到“牧鱼”

    “用石块、废旧渔船在海底搭建人工鱼礁,是一件子孙后代都受益的事。有附着的地方,微生物和贝类就能生长,有了食物,鱼就会过来产卵,即使有人捕捞,鱼也能有藏身之地。”龙盘参鲍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徐经理总结说。

    在青岛,“龙盘”是人工鱼礁建设“首吃螃蟹者”,2005年,总经理王金霞在龙盘近海投放人工鱼礁时,当地人还很不解——不打鱼、不用拖网、不搞养殖,出一趟海费钱费力,却只为了往海里投石块?而现在,“龙盘”已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基地,这里出产的海参和鲍鱼以全天然的养殖方式得到了市场认可。

    投放鱼礁并非王金霞的心血来潮。此前,她就走访了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研究近海生态的保护型养殖。对她而言,海洋是广阔的牧场,她不是“饲养员”,而是“放牧人”,她要让这些海鲜在其建造起来的“海底森林”中天然地生长。

    经过多方论证,人工鱼礁方案得到了海洋专家认可,人造礁后底栖饵料繁盛,适合开展盘鲍、海参等海珍品养殖。从2007年开始,我市投入大量资金试点人工鱼礁。截至2011年,仅龙盘海洋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就在北起港东,经峰山、仰口,南至雕龙嘴海域,累计投放石料10万方,混凝土构件5万方。

    碧清的海水中,海洋植物将人工礁石包围,海参、鲍鱼、黄花鱼等清晰可见……这是通过水下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在人工鱼礁作用下,尽管速度缓慢,但近海无鱼的状况确实正在逐渐改善。

    据了解,我市今年还启动建设崂山湾公益型海洋牧场,利用马儿岛、女儿岛、狮子岛、兔子岛等岛礁区投资建设3个人工鱼礁区。除公益型海洋牧场,增殖休闲型海洋牧场也受到诸多企业青睐。从2010年起,我市确立了连续三年,每年给予年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的“海洋牧场”建设企业200万元资金的扶持。目前,已有王哥庄海域、五丁礁海域、大管岛海域、石岭子礁海域、斋堂岛海域等5处人工鱼礁启动建设。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2010—2015年间,青岛将在沿海适宜海域建设8处人工鱼礁区,每处鱼礁区规划面积300公顷,共2400公顷,投资2.8亿元。

    增殖放流:近海资源“保卫战”

    “要不是政府的增殖放流,会场早就没了蟹子。”日前,会场梭子蟹协会秘书长杜创功告诉记者,随着政府每年加大增殖放流投入,梭子蟹产量逐年攀升,不仅让会场蟹子重新回到市民餐桌,也为当地渔民带来了不菲收入。

    会场村从明朝开始就拥有捕蟹的传统,村民们早就掌握了螃蟹的洄游规律和游走区域。杜创功1983年开始出海,他清晰地记得,一条小船出一趟海就能捕回上百斤蟹子。但仅仅10年,90年代中期,过度捕捞已让会场湾资源枯竭。

    基于此,市科技局与崂山区科技局确定在会场湾增殖放流。2004年5月,在会场湾2万亩海域放流梭子蟹苗900万尾并获得成功。经黄海水产研究所跟踪回捕调查与上年同时期船对比、分析评估表明:当年梭子蟹成活率为20%-30%,回捕率为3%-6%。

    2005年,政府首次安排资金进行放流,主要品种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蜇、牙鲆、魁蚶、鲢鳙鱼等,其中梭子蟹的放流点就选在了会场湾。连续多年的增殖放流和资源保护,终于让会场湾有蟹可捕,生机恢复。为避免毁灭性捕捞,会场湾也建起人工鱼礁,为梭子蟹提供恢复种群的场所。

    对于增殖放流的苗种,市海洋与渔业局每年都通过政府采购网,向社会发布增殖站招标公告,凡是符合条件的水产苗种场都能参与竞标。青岛祥瑞水产品苗种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祥瑞自豪地说,自家培育的三疣梭子蟹苗种已连续三年入选,会场梭子蟹从育苗到生长,都是地地道道的 “青岛苗”。

    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办公室主任张永举告诉记者,“十一五”至今,青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各级财政投入超过5000万元,累计放流水产苗种24.5亿单位,今年,全市增殖放流资金累计达到2076.5万元,放流苗种9.5亿单位,比计划多放流1.4亿单位。

    黄岛渔民冯克明:捕只3两蟹子就够油费

    一大早,黄岛灵山湾一片被圈起来的水域边,整齐地停靠着七八十艘渔船。石嘴子村渔民冯克明出海归来,正在船内仔细挑选“能卖得出价钱”的海货。

    “出一次海两三个钟头,油费将近100块,而且柴油价一直涨,有时还不够油钱。”冯克明这天早上捕到的海货只能装满一个不大的铁桶。记者看到,除了一只3两左右的梭子蟹,桶内海货乏善可陈,可冯克明心情却不坏,“今天算是‘完成任务’了,光这只大蟹子就够油费了。”

    冯克明说,现在海捕本地海货很受欢迎,稍微上点斤两的海货就能卖出不错的价钱。“附近海货市场少,像我们这些小渔船,鱼贩子一般都不会特地过来收,有了好货就直接送给饭店,价格给得不错。”而一些零散的小虾小蟹,他就拿到附近的小区门口兜售,“都是老主顾了,每天上午都有居民在小区门口等着,我就把海货分成几堆,各种海货搭着卖,一会儿就能卖完。”

    冯克明表示,虽然近年来政府组织的“增殖放流”也给他们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放流效果很明显,今年海里的虾老多了,我这种小马力的渔船一次也能拉上来个100多斤,拉到市场上也好卖。”但这种“丰收的喜悦”在一年中能体会到的机会仍然不多,“今年9月开海以来收成一般,海里没有多少鱼了,能捕上多少海货,越来越看运气了。”

    因此,当地渔民们大多搞起了水产养殖,尤以扇贝为主,“咱这边水好,养出的扇贝挺肥的。”冯克明说,许多渔民都是在去养殖地点的路上,顺便搞点捕捞。记者看到,在不远处的堤坝上,几位渔民正紧张地将扇贝清理、装入网笼,“那些人都是我们石嘴子村的,养扇贝的收入比较稳妥点。”

    “麦岛家园”朱光祉老人: 见证渔村到社区的变迁

    在崂山区麦岛家园小区,记者见到了原王家麦岛村的渔民朱光祉。三十余年的出海经历,68岁的朱光祉见证了青岛近海捕捞从繁盛到衰微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堪称青岛近海捕捞的黄金期,说起那些岁月,朱光祉记忆犹新,“当时胶州湾的鲆鲽类鱼种还很多,渔民积极性高,光咱麦岛这边就有200多艘渔船下海捕。”朱光祉当时和另外四个村民一起出海,“先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伙计当船长,另外几个人各有分工,打上来的鱼非常公道地分成五份,通过抓阄,每人将分到部分拉到市场上卖。”

    “打鱼是个‘狼虎活’,不是谁都能吃得了那个苦的。”朱光祉说,首先是出海的危险性很大。出海就怕风浪,风稍微大点,在甲板上根本站不住,哪顾得上打鱼啊。其次是累,一天打鱼的工夫也就两三个钟头,但人被晒得黑得发亮,累得干瘦干瘦的,看看以前的照片,感觉当时比现在还显老。虽然累,但收入确实不错。到了八十年代末,王家麦岛村村民年收入能达到一两万元,“这可比种地强多了。”

    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青岛近海捕捞形势不再乐观,“主要是那几年捕得太狠了,有些人多密的网都上,光打不养,很多鱼种都渐渐没了。”朱光祉说。

    2002至2003年,麦岛的三个村子开始拆迁,政府以每艘2.5万至5万元的价格收购渔船,并逐步开始安置当地渔民。“我和老伴现在住上了楼房,而且我们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有3500元的退休金,去年村里每人还发了一万元的股金,生活的比以前舒服多了。”(梁辰)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