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近海资源需全社会努力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青岛近海渔业资源日渐萎缩,这背后既有历史因素又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市委党校陈玉光教授表示,历史因素主要是无节制的过度捕捞,社会原因则是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
“九十年代青岛近海资源就已响起‘红色警报’,海鲜捕捞种类和数量大幅度下降,而在2005年之前渔船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再加上渔船马力和捕捞技术提高,急速加剧了近海资源的枯竭。”陈玉光同时认为,在过度捕捞上,不能单一地苛责渔民,大部分渔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前些年,很多渔民将船转租给外地人,违规渔网的使用愈加泛滥,对此光靠渔政部门查处显然不行,如果违规捕捞到的海鲜仍备受市场追捧,那么这种现象只能屡禁不止。所以说,保护近海资源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大举措让渔业资源修复再生
减与转:一个渔村的转型“样本”
20年前,薛清海还是薛家岛北庄村的一名渔民,在其记忆中,祖祖辈辈都以这片海为生,“没有其他的营生”。
“那时候初中毕业参加工作,一个月工资39元,要是出海捕鱼,一天就能赚39元。”薛清海告诉记者,在80年代,尽管是只有20马力的小木船,没法出远海,但近海资源已让渔民取之不尽。
1995年到1997年是当地近海捕捞的“黄金期”,“每个村都有三四百条渔船,基本上出一次海就是满满一船鱼。”到了90年代末,铁壳船慢慢多起来,捕捞范围也逐渐扩大。
然而,随着渔船马力提升、渔具更新换代,近海资源也逐渐走向枯竭。2000年以后,“出一趟海,连油钱都不够,很多人转去做养殖和加工。”
资源渐少,转身从事其他行业成了渔民们的新选择。自市政府鼓励取消小马力渔船,并给予一定补贴后,“下小海”的渔民越来越少。“从高峰时几百户减到了现今的几户”,薛清海说。
如今,北庄村里的青壮年已少有继续从事近海捕捞作业的,“家门口企业多,随便找个厂子干点活就跟出海收入差不多喽,还轻松些。”现在,薛海清是鲁海丰集团人工鱼礁项目经理,从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变成了 “牧鱼人”。“放了鱼礁的地方,就没法下拖网,这样就把近海鱼类保护起来了。”
如今的北庄村看起来并不像一个传统渔村,整齐的厂房、规模宏大的造船厂、繁忙的码头让这里更具工业气息。当地民营企业正以这片海为依托,水产品加工、制冰、海上养殖、仓储物流、酒店餐饮等已成产业链条,仍然是“靠海吃海”,北庄村人的“吃法”与以前大不相同。
“减船、转产、转业”,这是我市恢复近海资源再生能力的一步妙棋。为此,我市推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北庄村的成功转型,就是这些政策发酵下的一个典型“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