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是重要出路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全国老年人口过亿”、“未来养老压力大增”,成为眼下社会热点话题。记者调查了解到,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探索多元化养老新模式,已取得不小成效;面对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普遍认为,“居家养老”模式在政府的推动下将成为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出路,但需完善体系、增强服务功能。
政府补贴“上门服务”
“如果身体不舒服,就按一下‘红按钮’,不到5分钟,应急队员就来帮忙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青年路18号街坊的77岁空巢老人邓桂兰,指着桌上“12349”便民服务热线电话说。
“便民服务热线网络平台存有每位老人的全部个人资料、病史记录、子女和亲戚电话等信息。”昆都仑区民政局副局长张文秀告诉记者,局里已为1000多名空巢老人安装了这样的电话机。
记者了解到,济南、铁岭、银川、西安、南宁等城市也为不少空巢老人安装了类似的“爱心门铃”、“电子保姆”等紧急呼救设备,一些老人感慨地称其为“救命电话”。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政府针对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设计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其中,内蒙古、山东、宁夏、陕西等地,根据独居空巢老人自我料理能力较差的现实,相继推出“政府补贴服务”居家养老新模式。
“‘服务券’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包头市昆都仑区81岁的宋淑珍老人说,她四五年没收拾的厨房,今年春节前只用了10元“服务券”便被服务人员清理得干干净净。原来,去年10月始,当地政府实行居家养老服务补助政策,每月为70岁以上“三无”、高龄和特殊群体老人按人均6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服务券,持券老人可随时电话呼叫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医疗康复护理、陪医配药、洗衣做饭等各种“”。而服务者都是无业困难人员,他们在为老人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解决自己无经济来源的问题。
采访中,许多基层干部和居民认为,我国老年人基数庞大,靠机构养老容不下,“政府补贴”性的“居家养老”方式,整合了餐饮、医疗、商业、家政、服务等公共资源,可为空巢老人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既减轻了子女的负担,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节省了城市建设空间,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养老方式,也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出路。
市场运作“社区消费”
调查表明,受传统思想和老人“恋家”情结,以及养老机构床位紧张等影响,我国绝大多数老人不愿去养老院。其中,宁夏老龄委对3128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92.6%的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有些省份的这个比例甚至高达98%。
“养老机构不愿去,居家养老服务又没有全面铺开,尤其眼下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今后的养老压力确实非常大。”济南市槐荫区老龄办主任邵华斌说“多途径探索就地养老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槐荫区推行了“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模式———以小区为轴心,由个人投资,利用出租房在小区建立中、小型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这样,老年人可以足不出区就近养老,子女可以就近看望。”邵华斌说,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资源 养老机构资源社会资源,目前槐荫区已试行了两家具有这些功能的老年连锁公寓,深得老人们的好评。
“公寓化养老将是居家养老模式的有力补充。”内蒙古清水河县民政局局长杨德明说,某企业在县里建设的老年公寓尚未封顶,就有许多人抢着预订。他估计,将来会有很大一部分工薪阶层职工,把自己的老人送进老年公寓“这个市场潜力很大”。
“为‘三无’、鳏寡和困难家庭的老人提供免费服务和补贴是必须的,但对所有居家老人,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采访中,许多基层干部说,我国最终还得靠发展养老产业、培育老年服务市场,引导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自费购买服务,才能既满足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又使养老服务业良性发展。
探索模式 构建体系
当前,全国许多地方按照“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日间照料和公寓化养老为外延”的思路,构建养老体系。但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设施较少、服务不够多样、专业服务人员缺乏等问题,尚待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广泛探索各种形式的服务模式。
关于养老资金的筹集,一些专家建议,地方政府每年都应有“居家养老专项资金”列于财政拨款之中,也要通过发放老年福利彩票等方式募集资金;社区可以接受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捐赠,也可出租闲置房产作为公共基金;也可让老年人以房产作抵押,在世时享受免费养护、去世后由社区收回其房产变卖,实行“以房养老”。
对于养老服务,有专家认为,老年人更渴望的是情感慰藉、精神健康方面的沟通,这就需要服务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应建立“义工”制度,社区为中青年志愿者和学生提供平台、建立档案,作为他们以后升学、奖励等方面的依据;街道建立公益服务的机制,组织志愿者队伍;高校开设老年学专业,培养从事老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专门人才。
一些地方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近两年民营企业投资养老事业的积极性很高,但普遍面临审批难题。他们希望各地把养老产业发展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形成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老工作格局,从政策上促进民办与公办养老机构公平竞争;同时,进一步完善老年家庭的扶持政策,拓展养老服务功能,以应对老龄化高峰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