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蓝图
报告摘录
“四个必须”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对青岛发展的新要求,抢抓机遇,全面赶超,率先科学发展;
——必须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动海洋要素融入城市发展,努力实现蓝色跨越;
——必须对照国际城市标准,坚定地融入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不断赋予现代化国际城市以新的内涵;
——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对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新期待,把宜居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新追求,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
主要目标
●全省蓝色经济龙头城市地位更加凸显,经济实力在转型发展中跃上新台阶
●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在调整优化中实现新跨越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迈出坚实步伐,文化青岛建设在改革发展中开创新局面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建设在加强与创新中取得新突破
●率先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改革开放在攻坚克难中释放新活力
●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全面加强中实现新提升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家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让人民群众过上物质更富足、精神更充实、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的幸福美好生活!
延伸
“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而努力奋斗……”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对未来五年我市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作出了高度凝练的表述。
展望未来,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全国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大目标中研究、谋划并推进青岛未来五年发展,报告以“四个必须”、“总体要求”和“六大主要目标”,为我们舒展开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
1675个字,城市下一个5年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尽在其中,城市发展轨迹的变迁清晰可见。
★率先科学发展
简单精炼的六个字彰显的是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城市,面对未来5年发展所作出的表态。站在历史选择的节点上,作为再次承担国家使命的青岛如何实现率先发展?报告以一系列“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五年市委带领青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更新更大成就的果敢与魄力。
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增长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蓝色跨越
蓝色跨越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为青岛未来发展定下了蓝色基调。未来五年,一批“蓝”字号项目将相继上马,青岛蓝色经济引领作用将日益彰显,蓝色跨越的脉络清晰可见。
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彰显城市特色,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未来青岛将以何种身姿展现在市民和世人面前?“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更加明确而高远地向我们展示了未来青岛发展的美好图画。着力打造生活舒适便捷、生态景观怡人、公共安全良好的环境;着力增进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这是市委对人民许下的庄严的承诺。
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持续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着力打造生活舒适便捷、生态景观怡人、公共安全良好的环境,让城市更加宜居;着力增进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文明程度,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着力增强对国际要素的聚集、服务和辐射能力,将城市不断做优、做强、做大、做美,努力使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安居乐业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机遇与挑战
报告中对未来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做了客观、准确的把握,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做了冷静的思考与分析,并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出了新的、具体的要求。
展望未来,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必须把青岛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置于全国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谋划,置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大目标中推进。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加快推进,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必须看到,未来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低迷,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国内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区域和城市间竞争更趋激烈;转型期各种矛盾多样多发,对我们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考验,等等。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不断增强机遇意识,破除自满守成陈旧观念束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坚定信心,善于在迎接挑战、化挑战为机遇的过程中把握好规律,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专题点评
幸福起航谱写新篇
壬辰新春,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期盼中,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历史,总会见证变化发展的印记。过去五年,青岛续写了太多值得称赞的传奇,创造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发展奇迹,赢得了不少改革的成果。
历史,总愿意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过去的风景正在随风远去,无需躺着久久留恋,新一轮的发展与竞争早已开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城市发展新篇章适逢其时。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目标任务,这不仅是进一步确立青岛独特城市形态风貌的重要举措,更是决定后工业社会时期产业格局的战略部署,将铸造新的青岛辉煌。
未来五年,青岛会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身处其中的人们能感受和体会到的又是什么?报告用简练而平易的语言概括出“六大目标”,既有蓝色经济的凸显,城市功能的跨越;又有文化强市的战略,社会和谐的提升;既有发展的科学,又有人民的幸福,都是实实在在的事,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都是人民所盼、社会所需、发展所要的事。这些目标,描绘的正是一幅未来五年青岛的发展图景;这些目标的逐一实现,拼装的正是870万青岛人未来五年触手可及的幸福梦想。
时间的意义,远不能用长度来计算。而关乎870万人前途和命运的五年时间,绝非简单的五年光阴、1800多个日子,它承载的是无数沉甸甸的梦想以及家家户户每一个人的幸福。
而今,幸福正在起航,新篇即将谱写。(李莉莉 杨晓星)
新闻链接
后工业社会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青岛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的初期阶段……”本次报告中首次引用了“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
从工业社会出发,可以将社会分成三种类型: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所谓前工业社会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以农业、渔业、采矿等消耗天然资源的经济部门为主的社会形态。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大机器工业生产取代了以往的农业、手工业生产。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部门主要以制造业即第二产业为主。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诸如运输业、公共福利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
辉煌成就
报告靓词
养老保险全覆盖 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 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报告摘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15.6亿元,五 年增长85%,人均超过1.1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6亿元,五年增长150.7%。
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市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增加13239元,2011年达到285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24元,达到12370元。
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文化改革和发展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明城市创建取得丰硕成果,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环湾大道等重大基础 设施建成使用,城市地铁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董家口港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生态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夺取了抗击浒苔的决定性胜利,成功举办了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帆赛和残奥帆赛,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基层基础工作不断 强化。积极推进民主,落实依法治市,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平安青岛”创建工作,人民群众对治安的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感不断提高。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 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不断深化,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推动青岛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市人民;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善于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与青岛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延伸
★经济总量成倍增长
五年来,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不断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15.6亿元,五年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美元,几乎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6亿元,五年增长了150.7%;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目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青岛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转变发展方式
过去五年里,我市重点企业、高端项目带动传统产业全面升级,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一批关键技术陆续取得突破。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2192亿元;在金融、物流、旅游、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改革均取得重要突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培育海洋优势产业,2011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60亿元,增速达到20%,415家涉海重点企业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
2011年市级财政安排近6亿元资金,相关区市加大财政补贴,在全市构建起了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4.8万人。
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财政性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8.6%,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
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投资42.7亿元建成国医堂、市妇女儿童医院扩建工程、中心医院扩建工程、西海岸医院等大型医疗设施。
市内四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350元调整到420元;五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800元调整到2604元。
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和“两改”安置用房22.2万套,其中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已达15%,解决了15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我市先后投入50多亿元建设了青岛大剧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去年,我市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五大国有文化企业集团正式组建成立,2011年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25亿元。去年12月20日,我市以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的成绩,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重大项目持续推进
2008年5月,胶州湾北部园区启动开发建设,如今这里已从昔日的盐碱荒滩初步变成现代化的生态新城,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发展产业,在这里扬帆起航,正书写着一段段创业创新的精彩故事。
桥隧通车让董家口港区建设跃上快车道。围绕打造以现代物流交易为主要特征的第四代港口,目前已开工和确定入驻大项目13个,总投资额超过400亿元,建成运营后将至少形成1.2亿吨的吞吐量。昔日的泊里小渔村已成为大青岛第四代新港城的核心区域……
★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2011年5月23日,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在全市吹响号角,市级财政累计投入16.7亿元,优先保障环境卫生、空气质量、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等突出问题的治理。经过200多天的努力,城市面貌大变样,群众生活质量大变样,城市品质大变样,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镇化率由58.5%提升到66%。
★交通枢纽实现突破
2011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大桥和隧道全线建成通车。随着胶州湾交通瓶颈的突破,一桥一隧把青岛市主城区与各区市之间,特别是大大缩短了与胶南、黄岛、胶州、红岛、高新区、董家口港区之间的通行距离,青岛主城区的辐射力进一步得到释放,大青岛开始在更广阔的空间舞动出迷人的舞步。
2009年11月30日,青岛地铁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岛城市民憧憬了22年的地铁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奥运助推青岛文明
伴随奥帆赛的圆满成功,青岛兑现了郑重承诺,实现了奥运梦想,更实现了奥运筹办、经济发展与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的交融共进,加快了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新青岛的历史进程。
★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我市连续三年开展了“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的“三民”活动,还通过电话民意调查、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等途径,拓宽政民互动平台,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作为依法行政的一项重大决策,2009年3月2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50个部门全部入驻,实现行政审批 “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在地方立法中,我市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征求意见、举行专家论证会、召开立法听证会等方式,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途径。
★群众安全感持续提高
全市政法战线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城市”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一举摧毁了为害多年的以聂磊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促进了社会治安的持续好转。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11年社会公共服务蓝皮书》中,我市公共安全指数位居全国首位。 本版撰文 王娉 刘振兴 漫画 司海英
专题点评 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五年来,我们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全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强劲的上升曲线,一步步大规模的跨越和一次次大幅度的提升,凝结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改换中,展露于我们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每一次精彩回眸。
在品读这份成绩的喜悦里,我们更有一丝丝、一缕缕的幸福和满足,因为城市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的兴盛。我们在解读那一组组发展数据时,撞击视线的是医疗、教育、文化的大手笔投入,是社会保障、市容环境、城市管理的持续改善。可以说,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推进是城市发展的直观成果,但也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大的能力,让群众真正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市民的幸福感浸润着城市,才能拥簇着城市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我们信心满怀,必将在实现“蓝色跨越”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王娉 刘振兴)
蓝色跨越
报告靓词
新兴产业规模化 优势产业高端化 传统产业创新化 西海岸经济新区 蓝色硅谷 走向深蓝 再造一个新青岛
报告摘录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根本保障。
坚持走向深蓝、走向高端,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建设以释放发展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竞争实力,加强创新和人才保障以强化内生动力,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跨越,力争五年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青岛。
突出蓝色经济引领作用 彰显蓝色经济核心优 势,加快建设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 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坚持工业与服务业、传统产业 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重,引导产业高端发展和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努力构筑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经济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 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核心 战略,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科教兴市,着力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打造人才荟萃的高地和创新创业者的乐园。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形成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产学研资合作的创新模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市场导向、以用为本,组织落实各类重大人才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平台载体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大力发展与建设大青岛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完善各类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开发、发现引进、评价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延伸
★蓝色轨迹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我市立足本土优势,开始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2011年,省政府正式批复我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市建设“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的发展目标,以及“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总体战略空间布局,确定了我市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的地位。
2011年,我市依托海洋科研优势,提出蓝色硅谷重大战略,决定在东部的崂山、即墨及高新区等海洋科研集聚区域,打造中国蓝色硅谷。蓝色硅谷实施“一区一带一园”的总体布局。“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一带”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同年,我市编制完成蓝色硅谷和西海岸经济新区重点区域发展规划。10月8日,市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两大规划,在东西两翼,建设中国蓝色硅谷,打造海洋科技产业核心“驱动器”,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再造一个创新开放的新青岛。两大战略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两大发展重点,全市蓝色经济区战略发展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本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加快形成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整合港口、园区、产业和政策等优势,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在大青岛东部尽快形成滨海科技新城。
★工业跃“龙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进程加快,青岛工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工业产出规模逐年跃升。从1978年到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用了7年时间;从1985年到199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用了11年时间。
从1996年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大关,用了14年时间。这一时期,我市加快对工业结构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经济总量连续翻番,规模优势逐渐显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在2005年首次超过50%。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升级路径,做强做大重点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七大产业实现产值18000亿元,五个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升级路径,基本确立以“两化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16个两化融合示范区、75个示范企业、200个示范项目,重点产业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同类城市领先。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产业链企业分工合作的升级路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形成2-3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130个十亿级大企业梯队,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大中小企业配套互动、创新发展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产业布局优化的升级路径,力争到“十二五”末,累计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110户,全市培育产值过50亿元工业集聚区50个,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转型之路
五年来,我市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转方式、调结构,走出一条坚实的转型之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引擎,截至去年底,近千亿元的1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128个开工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由44.1%提高到46.4%。
本次党代会提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坚持优势产业高端化,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坚持传统产业创新化,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量;坚持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推进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
未来五年,我市将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世界级海洋制造业基地。
未来五年,我市将全力打造蓝色硅谷,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节能环保和海洋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尽快突破和掌握相关领域核心技术,加快创新创业机制优化完善;加快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做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通用航空、滨海旅游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林刚 司海英)
专题点评 蓝色引领新青岛
本次党代会提出“实现蓝色跨越”,是我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放眼全国发展战略格局、立足本土优势而确立的正确方向与宏大目标。
蓝色跨越的核心内容,是率先科学发展,是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彰显城市特色,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打造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我市肩负着“龙头”的重要使命,而只有围绕蓝色跨越这一目标先行一步,健步如飞地走向深蓝、走向高端,我市才能牢固确立龙头城市地位,引领全省蓝色经济发展壮大。可以说,能否尽快实现蓝色跨越,决定着青岛的未来、山东的未来。
实现蓝色跨越,必须充分发挥蓝色经济战略的带动作用,本次党代会提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并围绕蓝色硅谷、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整合海洋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这无疑为蓝色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内核,为我市培育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我市实现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提供了空前阔大的舞台。
蓝色跨越,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跨越,是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双跨越,一个宜居幸福的新青岛,必将在步履铿锵的蓝色跨越中实现传奇再造。(林刚)
空间布局
报告靓词
东岸做优做美 北岸做高做新 西岸做大做强 全域统筹 海湾型大都市 “一轴三带”
报告摘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举措。要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
全域统筹 强化大青岛理念,先期实现七区统筹,同时加快推进城 乡统筹、陆海统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继续推动城市组团式科学发展。
三城联动 以胶州湾为核心,东岸老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 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着力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有效整合周边区域,合理确定城区规模、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
轴带展开 以主城区为核心,以骨干复合交通廊道为依托,沿“一 轴三带”向纵深拓展,带动次城区、重点城镇等组团发展,同时向周边辐射。“一轴”,即以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为生态中轴。“三带”,即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与此同时,依托口岸和航运优势,打造海上经济带,走向深蓝,对接日韩,服务东北亚,联通全世界。
生态间隔 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和各类自然保护 区为生态屏障,加快构建支撑青岛永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组团发展 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形成若干与中心城区 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着力推动五市建成区向中等城市迈进,稳步推进鳌山湾新城组团向海洋科技滨海新城迈进,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城组团,高标准打造空港新城组团,开发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等组团。加快建设平度新河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和莱西姜山新城,同时推动一批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迈进,形成布局合理、深度融入半岛城市群的城镇体系。
延伸
★大青岛这样“长大”
在青岛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城市空间布局有过几次重大调整,每次调整都带来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已经成为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建置以来——1978版青岛总体规划,城市空间总体上延续着沿胶州湾北上带状发展的格局。
1989年调整规划,在原有的城市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东、西两组团。此举为青岛今后城市空间的拓展,埋下伏笔。
1992年城市“东扩”,以市政府的东迁为标志,带动了东部组团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城市“西跨”,以港口西迁为标志,城市空间向胶州湾西岸伸展。
1994年修编青岛总体规划,城市空间的这一系列变化被纳入95版总规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正式提出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
2008年,开始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即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在建设发展中强调生态和环保的理念。
2012年,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空间布局的调整,开始实施……
★“多中心”城市
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摊大饼”式的低层次发展模式,党代会报告提出,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组团发展的青岛,将形成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
青岛的城市空间战略,这样勾勒一个全新的“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在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上,突出沿海生态资源保护,依托滨海大道、青连铁路等交通廊道,聚集港口、滨海旅游、行政商务中心、蓝色硅谷等核心空间节点。
东岸烟威青综合发展带突出城市功能的提升与优化,依托青荣城际、青龙高速等交通设施,聚集多个城市副中心、重点产业园区和客运交通枢纽,带动莱西发展,辐射烟台、威海。
西岸济潍青综合发展带突出城市空间拓展和战略性产业的布局,依托胶济铁路、青兰高速等交通廊道,促进胶州湾西岸城市空间向北拓展,带动平度发展,辐射潍坊及山东半岛内陆腹地。
在这些发展的动力轴线上,五市建成区向中等城市迈进。鳌山湾新城组团向海洋科技滨海新城迈进。董家口港城组团、空港新城组团、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等组团,以及平度新河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和莱西姜山新城等都将快速成长。
★“全域”视野
长久以来,“中心城区”始终是青岛城市规划的主要着力点。
虽然规划的范围在逐步放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始终与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规模的不断膨胀相伴随。从最初胶州湾东岸,到东扩、西跨,再到环湾,无不如此。
本次党代会报告中,“全域统筹”理念的提出,是青岛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在全市域11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谋篇布局。
从“中心城区”到全域,这是城市规划视野的重大转换。
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在全域范围的统筹,将使这座城市更好地配置资源,更好地培育产业,进而更好更快地发展。
★全球坐标系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科学的空间战略正推动青岛向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迈进,那些世界知名湾区城市,则正成为这座城市定位自身的坐标和赶超的目标。 美国旧金山湾城市群 规模:旧金山 湾四周主要包括旧金山、奥克兰、圣荷塞等九个县,湾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湾区总人口约700万人。
空间结构:西湾、东湾、北湾、南湾组成多中心的城市群。旧金山、圣荷塞和奥克兰是地区的三大都市中心。
交通组织:一隧三桥连接湾区两岸城市群,主要依靠湾区捷运系统(快速交通系统)解决交通。
生态环境:制定湾区管制规划,对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南湾等几个湾区统筹。
另外,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得勒支四座城市,东京湾都市区,香港维多利亚湾也为青岛构建海湾型大都市提供着宝贵的借鉴。(段晓东 司海英)
专题点评 空间的力量
空间战略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发展战略。
新一轮空间布局的调整,在深刻塑造我们这座城市的外在形态的同时,更将进一步释放这座城市的发展潜能,全面聚合区域发展能量,进而有力地推动青岛企及更为高远的目标。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报告明确地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当作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举措。
全新的空间布局,将改变青岛的城市形态。从带状、半岛型向海湾型大都市的根本转型,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迈进都将由此全面展开。
全新的空间布局,更将改变要素的分布和聚合方式。首次确立的“全域统筹”的理念,将全市纳入同一个“棋盘”;“一轴三带”的发展主轴,将成为城市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动力轴线……
可以想见,伴随空间布局的全新调整,这座志存高远的城市,将开始更为豪迈的跨越。(段晓东)
文化强市 文明之城
报告靓词
创意城市 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蓝色文化 城市的“精气神” 文化消费
报告摘录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更广视野、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文化青岛、打造文化强市,要以此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大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 立健全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创建长效机制,保持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弘扬“微尘”、“红飘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积极塑造传承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凸显时代要求、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时期青岛城市精神,构筑道德高地,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构建充 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 在首位,构建更加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构建覆盖全市、布局合理、服务便捷的“15分钟文化圈”,率先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突出青岛蓝色文化特色,打造全国海洋文化新高地;做强“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文化消费,优化产业布局,转变文化产品生产方式,提升文化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快推进青岛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联盟”,提高青岛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延伸
★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2011年,青岛以省会副省级城市复查测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再度加冕全国文明城市,如何巩固这一创建成果?
我市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推进创建工作走向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市容环境整治,坚持开展窗口行业“十大笑脸”和文明服务窗口评选,不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和军警民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持国家和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系列文明先进数量全省领先,不断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全面提升城市的精气神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表彰暨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提出,要全面提升青岛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他解析城市的“精”、“气”、“神”:“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精髓;“气”是城市的风气风尚;“神”就是城市精神。
★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2011年,青岛市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授予 “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荣誉称号,青岛也在这一年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成了五大国有文化集团的组建工作。而今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都成为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的重要具体举措。
★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1年,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以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已成为文化工作的要点之一。除加快实施包括图书馆新馆、群艺馆新馆、现代美术馆和城市博物馆在内的100万平方米的市级文化中心规划建设外,我市还将建设一批区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按照打造“15分钟文化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农家书屋为代表的基层文化设施;同时打磨包括 “小小莫扎特音乐馆”在内的一批文化活动名牌,使市、区、镇(街道)、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在建、管、用并重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完善。
★提升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在去年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文化青岛建设 打造文化强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今年,《青岛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及《青岛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将陆续出台,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倍增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打造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在《青岛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我市正式确立了构建 “一城一心”(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和半岛蓝色文化产业中心)、“两条文化产业长廊”(滨海文化旅游产业长廊和齐文化产业长廊)、“多组团文化产业集聚区”(节庆会展组团、影视传媒组团、文化产品制造组团、工艺美术组团、高端休闲娱乐组团)的空间发展布局,其中一城指的就是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而在去年召开的中共青岛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体会议上,“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概念作为我市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再度出现,《意见》提出:“要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文化品位高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活力充沛、文化设施完备,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其行文在此次党代会上,再度呈现于报告中。
作为一座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在大文化的建设上挖掘其历史文化优势资源,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发扬激流勇进、海纳百川、争创一流的蓝色文化精神,培育蓝色文化品牌,把蓝色文化精神融入中国蓝色硅谷和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全过程;培育“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等城市文化品牌以及海洋特色节会,也因势利导地成为未来五年城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鼓励文化消费
2011年,我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万美元。根据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文化消费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并向高品质、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也是此次“鼓励文化消费”能够写进报告,成为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的原因。
而在城市未来文化建设中,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即将出台的“十二五”城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加强原创性作品的生产开发,以及为市民提供免费或低价位公共文化服务,都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到2015年,青岛将力争文化消费占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的20%以上,文化消费占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5%以上。(李魏 司海英)
专题点评 青岛的文化重塑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于文化、文明的诠释和认知,一脉相承,而今正在成为一座城市践行的理想。
“建设文化青岛,打造文化强市”意见的出台;“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是锻造“文化青岛”的宣言,更是对文化之于城市未来成长的不可或缺性的有力印证。曾经以经济品牌的集聚效应为傲的这座经济强市,如今正面临文化的重新命名与塑造。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本质即是其所具有的文化的创造力,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必然地完成自我的文化塑造。当实现了经济的累积与跨越的城市,开始将文化的创造力作为衡量城市发展进程与综合实力的决定性指标时,城市对于每一个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度才被提到空前的高度。
对于文化创造力的挖掘与整合将使城市的视野发生转移,而只有当每一个城市个体的利益与权利受到关注并获得提升时,党代会报告中所提出的“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城市总的发展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城市文化研究学者冯骥才曾经说:“城市的发展,必须以城市文化的力量为后盾,文化的力量则体现为城市的特色。经济的发展可以此起彼伏,文化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增长点,因而,我们必须抓住自己的特色和强项。”相信不久的将来,以文化的繁荣为引领,青岛将完成对这座城市由实体到精神的重新塑造。(李魏)
宜居幸福
报告靓词
幸福感受 学有优教 病有良医 老有颐养 住有宜居 富民工程
报告摘录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我们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所在。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促进收入分配等结果的相对公平,更加注重百姓内心的幸福感受,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宜居幸福城市的建设者和共享者。
加快实施富民工程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保证重点群体就业。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使城市更有活力、更具创造力。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帮扶贫困群众和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构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城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产业。全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努力走出具有青岛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加快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网络。在强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引进社会力量发展非基本服务,满足群众多样性需求。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建设法治社会。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处各类犯罪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大力推进阳光政法,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法律服务,促进公平正义。加强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重视防灾减灾,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延伸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强市必先强教。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是青岛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站在百余年的教育基石上,我市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改革创新教育,以育人为本,把实现教育公平、优质和科学发展作为青岛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更有力的人力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
我市教育正朝着“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铿锵迈进,为百姓建设一流学校、发展一流教育。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市将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率先建成教育强市,形成强有力的区域性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从“病有所医”迈向“病有良医”
健康是民生之本。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新跨越。我市将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2009至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成果,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符合青岛现代化国际城市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就医更加便捷,费用负担逐步减轻,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效率和民众满意度不断提高,现代医疗服务业初步形成,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全市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颐养”
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步入老年,老龄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市将继续巩固完善家庭和社区养老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十二五”期间,参保缴费人数将达到195万人。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老年人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建立低保对象中80岁以上老年人、重病患者等特困家庭的特殊生活补贴制度。优先发展养老服务业,将养老服务业纳入现代服务业、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等为补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到2015年,街道、镇普遍建有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人娱乐室,在老年人家中设立养老互助点4000个,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困难老年人达到10000人。统筹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到2015年,全市城乡各类养老床位数占老年人的比例达到3%以上。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住房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也是一个渐进的民生目标。
我市在全国率先编制了住房保障发展规划,至今已先后启动实施了两轮住房保障发展规划。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5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住房保障覆盖面已经达到15%。从2011年起,我市启动了新一轮三年住房保障规划(2011-2013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建设计划由上一规划期开工建设2.4万套增加至6万套;保障家庭由上一规划期的3.5万户增加至6万户。其中,2012年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3万套,租配售保障性住房要不少于9000套。“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不少于10万套,预计至“十二五”末,我市的住房保障覆盖面将超过20%。(张华 司海英)
专题点评 宜居幸福的好日子
人们向往住在更好的城市,拥有更好的生活。“宜居”“幸福”将是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基本方向。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再度唤起人们建设美好生活的智慧和激情,如何打造城市的“宜居”状态——这一城市发展的命题,也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然,寻找适合地域特色的宜居城市发展路径,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宜居”城市需要和谐共赢的区域协同,不同城市群联手改善环境、优化经济结构,在优势互补中集聚、节约并优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需要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撑系统,城市交通、公共安全、能源循环系统更加科学有效,公共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体系得以扩大完善,城市抗灾减灾水平不断提升,为居民营造和谐发展的空间,为居民打造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利居之地;“宜居”城市需要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和丰富多元的文化享受,让居民在一种具有历史感和归属感的城市文化中生活,并随着时代迁移使“幸福感”持续内化到内心之中,成为实现城市“乐居”的建设者和共享者。
宜居幸福我们理解,要既见“物”又见“人”,既注重“物质”又注重“精神”,既看重“外在”又看重“内在”。有了宜居城市,才有居民幸福;居民幸福了,才是宜居城市。我们相信,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下,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激情必将转化为一种自觉行动,调动起全市人民为一个美好幸福的城市和美好幸福的未来努力奋斗!(张华)
改革开放
报告靓词
整体设计 配套推进 国际意识 规则意识 推进改革
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最大瓶颈制约在于体制机制障碍,破解障碍的有效方法就是推进改革、扩大开放。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整体设计、配套推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
深化财政、土地管理、户籍管理、投融资体制、乡镇行政资源科学整合、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努力从体制上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落实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等领域,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营造公平的体制机制环境。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向纵深发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健全财权与事权匹配的财政运行机制。
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开放先导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强化国际意识和规则意识,营造国际化居住和商务环境,着力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优化开放载体,全面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港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中德生态园等重点园区发展水平,加强园区资源集约利用,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导作用和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对外贸易向现代国际贸易转变,争取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巩固和扩大对重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优势,积极争取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枢纽城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延伸
★整体设计 配套推进
所谓整体设计、配套推进强调的是从宏观角度上精心的谋划改革,不简单拘泥于某一项细节的进展,而是更加注重各领域改革的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改革的“规模效应”,全方位为社会发展助力。
要想做好改革的整体设计和配套推进,需要在综合各方利益和多方诉求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地区实际,统筹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特别是通过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带动全市全方位改革的有效进行。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作为“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注脚,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提出让人耳目一新,欢欣鼓舞。作为因外贸而兴的城市,青岛经过多年的“积攒”,贸易辐射功能日渐增强,进出口和内贸规模越来越大,口岸贸易日渐发达,转口贸易在口岸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青岛口岸贸易在全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所有这些“厚积”,增强了青岛的“底气”,提出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也可谓顺势而为。未来五年,青岛将朝着这一目标,增强贸易主体中枢功能、贸易辐射功能、贸易要素配置功能,将进一步完善与贸易相关的多样化城市功能,完善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进一步提升制度环境优越和贸易便利程度。
★打造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枢纽城市
作为山东的门户和龙头,青岛和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在与两国的经贸往来中有着先天的区位优势。不仅如此,近年来,青岛和日本、韩国经贸往来密切。无论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青岛与日韩都有着良好传统,贸易额不断扩大,贸易的层次不断加深。去年,日本、韩国分别是青岛的第二、第三大出口国和第三、第一大进口国。
此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的加快实施,以及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等规划的推进,将为青岛打造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枢纽城市提供广阔的载体,注入新的活力。
专题点评 推进改革 扩大开放
本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我市将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致力于行政体制、市场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这些改革重点直指当前发展要害,切中肯綮,有序推进必将进一步助力城市发展。
今后五年,包括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开发建设,实现蓝色跨越,乃至“再造一个新青岛”的宏伟蓝图,无一不需要以扩大开放作为支撑。
在此背景下,大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将海外优质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国际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为青岛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加快“走出去”,为新的产能找到释放的市场,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产业转移的海外空间,内外联动,进一步增强青岛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党代会报告关于今后五年的对外开放蓝图,轮廓清晰,令人鼓舞。(崔武 沈俊霖)
党的建设
报告靓词
治庸 治懒治散 治慢治拖 治瞒
报告摘录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青岛率先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优化班子结构,增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整体合力,建设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造就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以“岛城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下大力气优化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把建立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拖、治瞒,净化政治空气,优化政治生态。
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完善具有青岛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延伸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3.17万个。在农村,大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全市村 “两委”成员中,“三高三强”型优秀人才占82.2%;积极推进村级民主制度化建设,健全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六项制度”,扎实开展村级“民主日”活动,实现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公开选聘250多名大学生村官赴基层任职。
★“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不断提升
不断深化以“抓组建、抓规范、抓机制,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一促”活动,加强“兼合式”党组织组建,先后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8000多名,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共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5973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截至2011年底,全市符合建立党组织规定的1335个社会组织中,已有713个单位建立了党组织,2686个社会组织实现了党建工作覆盖。
★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2010年4月以来,全市以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为载体,以打造“推动发展的动力工程、服务民生的满意工程、加强党建的夯基工程”等“三大工程”为抓手,在全市3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64万多名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蓝色经济区建设、文化强市建设、创建文明城市、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地铁建设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深入群众大走访、社会矛盾大调解等活动,为群众办实事6万余项;全市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审批提速、即时监督,公开服务承诺事项168个,为社会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围绕提素质、增活力,党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党员64.6万名,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13.7万名,大专以上学历的26.2万名。五年来,全市共发展党员7.8万名,其中35岁以下5.7万名,占73%,工作、生产一线党员4.3万名,占55%,大专以上学历党员2.9万名,占37%。大力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开办了全国首家市级党建电视频道,实现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为党员教育搭建了新平台。
★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市委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把品牌理念引入党建领域,先后出台了 《关于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的意见》等文件,以“岛城先锋”党建品牌为统领,精心培育打造,共有26个党建品牌被评为“青岛市级党建品牌”。(崔武 沈俊霖 贾臻 司海英)
专题点评 推动青岛率先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要实现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而要加强党的领导,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青岛率先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各种风险和困难,我们必须通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贾臻)
上一篇:李群谈宜居幸福城市 张新起:提高标准抢抓机遇
下一篇: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侧记:崭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