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报告摘录

来源:青岛日报2012-02-11 06:36:50字号:TT

空间布局

    报告靓词

    东岸做优做美 北岸做高做新 西岸做大做强 全域统筹 海湾型大都市 “一轴三带”

    报告摘录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举措。要瞄准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照世界知名湾区城市标准,继续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加快建设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让青岛真正具有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品质。

    全域统筹 强化大青岛理念,先期实现七区统筹,同时加快推进城 乡统筹、陆海统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继续推动城市组团式科学发展。

    三城联动 以胶州湾为核心,东岸老城区重在做优做美,延续青岛 百年历史文脉,彰显山海城特色,着力加快城区改造提质和内涵式发展;西岸城区重在做大做强,着力加快城区扩容,打造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新区;北岸城区重在做高做新,有效整合周边区域,合理确定城区规模、开发强度和开发时序,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态型、人文型新城区,有效疏解老城区发展瓶颈。通过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

    轴带展开 以主城区为核心,以骨干复合交通廊道为依托,沿“一 轴三带”向纵深拓展,带动次城区、重点城镇等组团发展,同时向周边辐射。“一轴”,即以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为生态中轴。“三带”,即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烟威青综合发展带和济潍青综合发展带。与此同时,依托口岸和航运优势,打造海上经济带,走向深蓝,对接日韩,服务东北亚,联通全世界。

    生态间隔 以山体、海湾、河流、湿地、滩涂、林带和各类自然保护 区为生态屏障,加快构建支撑青岛永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

    组团发展 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形成若干与中心城区 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着力推动五市建成区向中等城市迈进,稳步推进鳌山湾新城组团向海洋科技滨海新城迈进,加快建设董家口港城组团,高标准打造空港新城组团,开发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等组团。加快建设平度新河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和莱西姜山新城,同时推动一批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迈进,形成布局合理、深度融入半岛城市群的城镇体系。

    延伸

    ★大青岛这样“长大”

    在青岛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城市空间布局有过几次重大调整,每次调整都带来城市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深入推进,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已经成为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建置以来——1978版青岛总体规划,城市空间总体上延续着沿胶州湾北上带状发展的格局。

    1989年调整规划,在原有的城市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东、西两组团。此举为青岛今后城市空间的拓展,埋下伏笔。

    1992年城市“东扩”,以市政府的东迁为标志,带动了东部组团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城市“西跨”,以港口西迁为标志,城市空间向胶州湾西岸伸展。

    1994年修编青岛总体规划,城市空间的这一系列变化被纳入95版总规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正式提出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

    2008年,开始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即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在建设发展中强调生态和环保的理念。

    2012年,以“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空间布局的调整,开始实施……

    ★“多中心”城市

    避免城市发展过程中“摊大饼”式的低层次发展模式,党代会报告提出,立足青岛全域,依托“一轴三带”,组团发展的青岛,将形成与中心城区优势互补、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

    青岛的城市空间战略,这样勾勒一个全新的“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在滨海蓝色经济发展带上,突出沿海生态资源保护,依托滨海大道、青连铁路等交通廊道,聚集港口、滨海旅游、行政商务中心、蓝色硅谷等核心空间节点。

    东岸烟威青综合发展带突出城市功能的提升与优化,依托青荣城际、青龙高速等交通设施,聚集多个城市副中心、重点产业园区和客运交通枢纽,带动莱西发展,辐射烟台、威海。

    西岸济潍青综合发展带突出城市空间拓展和战略性产业的布局,依托胶济铁路、青兰高速等交通廊道,促进胶州湾西岸城市空间向北拓展,带动平度发展,辐射潍坊及山东半岛内陆腹地。

    在这些发展的动力轴线上,五市建成区向中等城市迈进。鳌山湾新城组团向海洋科技滨海新城迈进。董家口港城组团、空港新城组团、世园生态都市新区等组团,以及平度新河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和莱西姜山新城等都将快速成长。

    ★“全域”视野

    长久以来,“中心城区”始终是青岛城市规划的主要着力点。

    虽然规划的范围在逐步放大,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它始终与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规模的不断膨胀相伴随。从最初胶州湾东岸,到东扩、西跨,再到环湾,无不如此。

    本次党代会报告中,“全域统筹”理念的提出,是青岛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第一次在全市域110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谋篇布局。

    从“中心城区”到全域,这是城市规划视野的重大转换。

    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管理体制在全域范围的统筹,将使这座城市更好地配置资源,更好地培育产业,进而更好更快地发展。

    ★全球坐标系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科学的空间战略正推动青岛向组团式、生态化的海湾型大都市迈进,那些世界知名湾区城市,则正成为这座城市定位自身的坐标和赶超的目标。 美国旧金山湾城市群 规模:旧金山 湾四周主要包括旧金山、奥克兰、圣荷塞等九个县,湾区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湾区总人口约700万人。

    空间结构:西湾、东湾、北湾、南湾组成多中心的城市群。旧金山、圣荷塞和奥克兰是地区的三大都市中心。

    交通组织:一隧三桥连接湾区两岸城市群,主要依靠湾区捷运系统(快速交通系统)解决交通。

    生态环境:制定湾区管制规划,对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南湾等几个湾区统筹。

    另外,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得勒支四座城市,东京湾都市区,香港维多利亚湾也为青岛构建海湾型大都市提供着宝贵的借鉴。(段晓东 司海英)

    专题点评 空间的力量

    空间战略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发展战略。

    新一轮空间布局的调整,在深刻塑造我们这座城市的外在形态的同时,更将进一步释放这座城市的发展潜能,全面聚合区域发展能量,进而有力地推动青岛企及更为高远的目标。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报告明确地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当作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战略举措。

    全新的空间布局,将改变青岛的城市形态。从带状、半岛型向海湾型大都市的根本转型,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迈进都将由此全面展开。

    全新的空间布局,更将改变要素的分布和聚合方式。首次确立的“全域统筹”的理念,将全市纳入同一个“棋盘”;“一轴三带”的发展主轴,将成为城市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动力轴线……

    可以想见,伴随空间布局的全新调整,这座志存高远的城市,将开始更为豪迈的跨越。(段晓东)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