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报告摘录

来源:青岛日报2012-02-11 06:36:50字号:TT

蓝色跨越

    报告靓词

    新兴产业规模化 优势产业高端化 传统产业创新化 西海岸经济新区 蓝色硅谷 走向深蓝 再造一个新青岛

    报告摘录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是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根本保障。

    坚持走向深蓝、走向高端,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和蓝色硅谷建设以释放发展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竞争实力,加强创新和人才保障以强化内生动力,推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跨越,力争五年在经济规模上再造一个新青岛。

    突出蓝色经济引领作用 彰显蓝色经济核心优 势,加快建设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 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坚持工业与服务业、传统产业 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并重,引导产业高端发展和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品牌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努力构筑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经济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和人才支撑 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核心 战略,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快推进科教兴市,着力营造育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打造人才荟萃的高地和创新创业者的乐园。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加快形成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产学研资合作的创新模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市场导向、以用为本,组织落实各类重大人才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平台载体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大力发展与建设大青岛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完善各类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开发、发现引进、评价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延伸

    ★蓝色轨迹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我市立足本土优势,开始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2011年,省政府正式批复我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市建设“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的发展目标,以及“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总体战略空间布局,确定了我市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龙头的地位。

    2011年,我市依托海洋科研优势,提出蓝色硅谷重大战略,决定在东部的崂山、即墨及高新区等海洋科研集聚区域,打造中国蓝色硅谷。蓝色硅谷实施“一区一带一园”的总体布局。“一区”即蓝色硅谷核心区;“一带”由核心区向南,沿滨海大道延伸至崂山区科技城,形成一条海洋科技创新及成果孵化带;“一园”即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

    同年,我市编制完成蓝色硅谷和西海岸经济新区重点区域发展规划。10月8日,市委常委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两大规划,在东西两翼,建设中国蓝色硅谷,打造海洋科技产业核心“驱动器”,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再造一个创新开放的新青岛。两大战略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两大发展重点,全市蓝色经济区战略发展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本次党代会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加快形成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整合港口、园区、产业和政策等优势,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在大青岛东部尽快形成滨海科技新城。

    ★工业跃“龙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进程加快,青岛工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工业产出规模逐年跃升。从1978年到198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用了7年时间;从1985年到199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用了11年时间。

    从1996年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大关,用了14年时间。这一时期,我市加快对工业结构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经济总量连续翻番,规模优势逐渐显现,重化工业产值比重在2005年首次超过50%。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升级路径,做强做大重点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七大产业实现产值18000亿元,五个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升级路径,基本确立以“两化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16个两化融合示范区、75个示范企业、200个示范项目,重点产业信息化水平在全国同类城市领先。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产业链企业分工合作的升级路径,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形成2-3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130个十亿级大企业梯队,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大中小企业配套互动、创新发展的局面。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产业布局优化的升级路径,力争到“十二五”末,累计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110户,全市培育产值过50亿元工业集聚区50个,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转型之路

    五年来,我市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转方式、调结构,走出一条坚实的转型之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引擎,截至去年底,近千亿元的1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其中128个开工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由44.1%提高到46.4%。

    本次党代会提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坚持优势产业高端化,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坚持传统产业创新化,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量;坚持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把推进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转型的战略重点。

    未来五年,我市将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努力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世界级海洋制造业基地。

    未来五年,我市将全力打造蓝色硅谷,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节能环保和海洋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尽快突破和掌握相关领域核心技术,加快创新创业机制优化完善;加快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做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通用航空、滨海旅游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林刚 司海英)

    专题点评 蓝色引领新青岛

    本次党代会提出“实现蓝色跨越”,是我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放眼全国发展战略格局、立足本土优势而确立的正确方向与宏大目标。

    蓝色跨越的核心内容,是率先科学发展,是把蓝色引领作为主导战略,通过蓝色经济区建设彰显城市特色,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经济规模,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打造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我市肩负着“龙头”的重要使命,而只有围绕蓝色跨越这一目标先行一步,健步如飞地走向深蓝、走向高端,我市才能牢固确立龙头城市地位,引领全省蓝色经济发展壮大。可以说,能否尽快实现蓝色跨越,决定着青岛的未来、山东的未来。

    实现蓝色跨越,必须充分发挥蓝色经济战略的带动作用,本次党代会提出要高水平规划建设蓝色硅谷,加快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并围绕蓝色硅谷、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整合海洋科技资源,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吸引高端生产要素,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这无疑为蓝色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创新内核,为我市培育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载体,为我市实现人才强市、科教兴市提供了空前阔大的舞台。

    蓝色跨越,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跨越,是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双跨越,一个宜居幸福的新青岛,必将在步履铿锵的蓝色跨越中实现传奇再造。(林刚)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