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月薪千元投保险(图)

来源:青岛早报 2011-10-27 06:22:08

青岛各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月薪千元投保险

青岛各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月薪千元投保险

青岛各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月薪千元投保险

青岛各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青岛各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月薪千元投保险

青岛各街道将配食品安全协管员 月薪千元投保险

  巡查业户、给业户建档案、发现黑窝点一查到底……昨天,记者跟随青岛市食安办探访了城阳、市北、市南三区的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到今年底前,全市6600个社区(村庄)都要配备食品安全信息员,实现食品安全无缝隙监管。

  建立联合执法队伍

  今年7月20日,市食

品安全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区市构筑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强化乡镇(街道)、村(社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形成无缝隙、全覆盖、层层布控的管理格局。

  建立村(社区)级食品安全监控点。每个监控点设立2-3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发挥其食品安全监控前沿哨兵的作用,负责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业户日常巡查,宣传食品安全政策和知识,及时提供食品违法线索,并配合做好查处工作。建立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站,每乡镇(街道)明确3-5名食品安全监管员,负责收集、汇总、分析、报告辖区内食品安全状况,指导、考核各村(社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区(市)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整合执法资源,组建相对固定的联合执法队伍,加大联合执法的频率和力度。

  社区配备“食品管家”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夏庄街道办,一块“社区食安办”的牌子醒目地挂在走廊门口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月26日他们成立了街道食品安全应急队伍,还成立了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队伍,随后街道食安办和社区食安协管员一起,对每个社区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点位逐一登记造册,辖区1725个食品安全点位全都巡查一遍。

  “每个社区配备了一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原先他们是劳动保障协管员,现在兼任食安协管员,我们每个月发放1000元补助,还给投五项保险。社区还选了一些食安信息员,专门负责食品信息举报工作。”夏庄街道办工作人员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岛城某种味精被外地媒体报道不合格,他们立即安排协管员通知超市撤柜,后来经过市质监局检测这种味精是合格的,没想到味精厂再去送货,超市坚决不要了,接到街道食安办的通知后才重新销售。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上马街道办,该街道办副主任赵可琦告诉记者,他们把街道办划分为四大工作片,分片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前街道25个社区均成立了食安办,每个区域均指定1名居民代表担任食安信息员。目前,全街道共有食品安全协管员50人,社区信息员159人。“通过调查,我们街道共有742家食品业户,我们已经把这些业户的信息全都录入电脑中。”赵可琦告诉记者。

  发现黑窝点一查到底

  昨天,记者跟随食安信息员毕立峰去体验了一次巡查工作,在社区的一家蛋糕店内,记者看到墙上贴了一张食品安全责任状,上面有店主的签字。

  毕立峰进店后,先查看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店员健康证等,随后她拿起了几包袋装面包,仔细查看配料包有没有乱用添加剂,最后还查看了生产日期,整个过程耗时10分钟。“食品安全无小事,对于食品加工点我们都重点巡查,每周要来两次,发现情况会及时上报。”

  毕立峰告诉记者,她所在的东黄埠社区共有57个食品业户,包括小卖铺、超市等,平均一周能巡查一遍。“市食安办在我们这里搞网格化试点,我们每天要更新信息。”记者看到,因为经常到店里巡查,毕立峰跟很多业户都成了熟人。“其实街道办经常来巡查,对于我们这些正规经营的业户来说是件好事,规范了秩序才能更好地赚钱。”一家业户负责人说道。

  都是社区居民,发现黑窝点会不会网开一面呢?市食安办协调督察处张祖光处长说,市食安办提出了创建社会化食安监管模式后,城阳区、即墨市等率先启动,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食安信息员素质都很过硬,作为“食安哨兵”对黑窝点一点都不含糊。

  今年9月13日,流亭街道西女姑山社区食安信息员发现社区一家豆制品加工作坊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向街道汇报,街道立即通知区食安办,并联合质监、环保前往检查,经查该作坊存在环境卫生问题,环保部门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停业整改。

  10万食品业户要分级管理

  ■进展

  昨天,围绕着青岛的食安监管问题,记者采访了张祖光,他告诉记者,目前岛城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餐饮的经营主体有10万户,其中4.5万户获证,经营主体中有一半是小作坊。下一步还将开展分级管理措施,把业户分成A、B、C、D四级,D级要取缔,C级要限期整改,通过扶持一批、升级一批、取缔一批的办法,让想要做大做强的小作坊有序健康发展。

  张祖光说,前期城阳区进行了将豆制品小作坊集中到园区的试点,已经有15家企业入驻,因为采取了统一购进原料,规范生产的模式,产品供不应求。

  我市对食品违法举报最高奖励是5万元,而北京已经把食品违法举报最高奖金提高到了30万元。对此,张祖光说,我市也正在考虑调整奖励标准的事情。为了打造食品最安全城市,我市今后将加大对食品违法打击的力度,也希望市民及时举报食品违法业户。

  今年打掉500多个黑作坊

  ■数字

  “目前,青岛已经建成了垂直管理的食品安全组织监管系统,这在全省是第一家,在全国是第二个。”张祖光说,今年以来,在市食安办牵头下,我市共打掉了500多个食品黑作坊,其中城阳打掉了110多个,即墨打掉了80多个,崂山打掉了50多个,李沧也打掉了30多个,这些黑窝点有一半是市民举报的,但也有食安信息员的功劳。全市公安系统侦办了30多起食品案件,抓获嫌疑人50多人。“从检查情况来看,城乡接合部是食品违法行为的高发区,上面四个区的食品案件最多,这也是今后我们打击的重点。”

  记者了解到,为了填补监管部门的薄弱环节,增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把食安监管覆盖到所有村镇,城阳区的先进做法将逐渐推广到全市,到今年年底,全市178个街道、6600个社区(村)都将建立起社会化监管系统,每个社区都要配备食安协管员、信息员。

  为了增强街道一级食安监管工作的技术力量,从今年11月份开始,市食安办将对178个社区的食安办负责人封闭强化训练,随后还将对社区(村)一级的食安协管员培训。此外,市食办计划建设食品安全应急监管网络平台,有望年底前拿出方案。

  ■亮点

  食品原料现场查询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了市南香港中路街道办云霄路社区,社区在云霄路上一些饭店内设置了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公示酒店原料来源、菜品配料表等信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说,自从摆设了这种查询机后,很多顾客都会查询一下情况,以便放心用餐。

  市南区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说,为了创建食品安全区,他们设立了食安联络员、协管员、信息员和监督员,还花费16万元在辖区餐饮场所设置了20台信息平台查询设备,向顾客公示酒店食品添加剂添加情况、原料购进来源情况等,这一措施赢得了市民的认可。

  ■链接

  食安办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

  市食安办:85916682(工作时间)、12345(非工作时间)

  市南区:88729266

  市北区:85801286 (工作时间)、82612345(非工作时间)

  四方区:83759139 (工作时间)、83778150(非工作时间)

  李沧区:87623108

  崂山区:66711339

  黄岛区:86999571

  城阳区:87863456

  即墨市:88513355

  胶州市:87222897

  胶南市:85171911

  平度市:88391212

  莱西市:88436508(记者 陈勇)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9家企业鱿鱼丝鱼片不合格 详细名单公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