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大学生创业群体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进一步落实新闻报道 “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基层永远孕育着新闻的“活鱼”。中国新闻界的前辈范长江曾经说过,“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编辑记者要想挖掘新闻的“富矿”,抓到新闻的 “活鱼”,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走基层走得更深些,离人民群众的心更近些。 昨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这首《在路上》的歌曲,曾经让无数青年创业者们心潮澎湃。 大学毕业生——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创业——一种特殊的创业形态。他们为什么选择创业?他们面临哪些压力?在创业的路上他们能走多远? 在青岛大学生创业者的聚集之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记者走近了这样一群勇敢的年轻人,连续数日与他们朝夕相处,去分享他们创业的艰辛、快乐,去领会他们沉甸甸的心路历程。 “多帮帮”的信念 昨日,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没有亮灯,一群人在紧张地忙碌着,键盘的啪啪声和QQ的蜂鸣声此起彼伏…… “昌哥,这个音频附件怎么上载,咋办?”“先打开邮件,先看看属性…… ”在线服务的“昌哥”名叫刘昌一,是一位脑瘫残疾人,虽然不能说话,敲字的手不停地抖颤,但却是“圈内”知名的电脑网络专家,现在是青岛“多帮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客服人员。 “他在线给残疾人提供服务,解决他们开网店的技术难题。”坐在“昌哥”旁边的公司“老板”徐琛告诉记者,公司9位职员全是残疾人,“有聋哑人、肢体残疾人、脑瘫残疾人还有智障残疾人。” “赵连理工作认真,华文晴美术功底深……”提起自己的这些员工,徐琛满脸的赞许。“每当我们帮助一名残疾人开起网店,我们都会齐声欢呼,高兴上半天。” 去年10月,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徐琛注册成立了“多帮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我的母亲是一名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艰辛,行动不便,就业难……”徐琛说,毕业后一直想开个网店,一次参加淘宝网的培训时,突然想到:能不能将创业和帮助残疾人就业结合起来,在母亲的帮助下,徐琛的公司开张了。 “和残联组织合作在全国六个城市组织培训,目前已有600多名受训残疾人开启了网店。”徐琛说,公司建立的“多帮帮商城”就是一个中介平台,残疾人卖家在商城注册后,无需进货囤货,与客户达成购买意向后,通知“多帮帮”合作供应商就可直接发货。 “残疾人经济条件一般,不能大量备货,也不方便出门考察供应商和搬运货物。”徐琛说,这种零仓储的虚拟销售模式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所以,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残疾人对开网店都很有兴趣。 一年的运营,让徐琛初尝收获的喜悦,她一边打开淘宝网站一边和记者说道,“你看,很多网店的生意很火爆,有的已经达到了三颗钻。” “公司有盈利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徐琛略带迟疑:说实话,我们不从残疾人网售中提成,目前公司还没有“进”一分钱,员工的工资都是家里出的。“只要残疾人网店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可以和淘宝网协商返利。”对于今后的盈利模式,徐琛还是有信心。 “不过,有一点还是让我很担忧。”徐琛说,今年淘宝网开始对开网店加收1000元保障金,这让一些想开网店的残疾人产生了顾虑,此外因网店的不断增加,许多残疾人的网店点击率不断减少。为此,徐琛又将目光转向了热门传媒渠道——“微博”营销。 “我们有全国12家城市的残疾人营销团队,通过微博,即使目前实现不了在线销售,对于供货商的产品也将形成庞大的网络宣传攻势,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发展空间。”徐琛说,今年“多帮帮商城”将网络创业和“微博”营销规模扩大到全国30个城市。 “在很多次培训中,还有很多残疾人买不起电脑、装不上网线,被挡在了创业门槛之外……”“85后”徐琛告诉记者,残疾人网络创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一切都咬牙挺过去了” 一周来,早上不到八点,同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赵耀急匆匆地打开自己的邮箱,对着客户进度表“愣神”。这一段时间,几个难啃的客户让他有点小郁闷,“真有点着急了,嘴上一下子冒出了两个泡。” “80后”赵耀是青岛易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虽然他的公司目前已是省内最为优秀专业企业邮箱的网络公司,拥有1500家企业用户,但在5年前,他还是一名“装卸工”。 2005年大学毕业后,赵耀从事起他的第一份工作——电子信息城一家电脑公司的技术员。他很快发现,这份每月仅有500多块钱工资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只要能学到东西,薪水低点也无所谓。”赵耀说:“我们干的活跟装卸工差不多,除了搬箱子就是装电脑。” 既然工作中不能学到知识,他就在工作之余学习别人修电脑。一年后,赵耀的修电脑技术突飞猛进,对IT市场也有了大致了解。 后来,赵耀的优秀技术被太原的太钢集团下属软件公司看重,于是来到软件公司,担任一名程序员。 “在软件公司的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但觉得没什么发展空间,一年后就辞职了。”赵耀娓娓道来自己的经历:辞职之后,再次来到青岛,选择了自己创业。“不久之后,一个只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在信息城悄然开张。” 为了积累客户,赵耀和伙伴们把电脑维修的费用降到了最低,“修一次电脑我们就要五块钱,而且还提供上门服务,如果客户是在香港中路那边,从信息城到台东的公交车一块钱,再到香港路两块钱,维修费还不够来回的车费。”赵耀略显尴尬地笑着说。 因为公司的人手少,利润低,赵耀和伙伴们只好又干业务又干技术。赵耀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滨海花园的一个楼座里发传单,“好不容易从一楼发到了27楼,不幸被保安发现了,于是被责令从27楼一层一层地捡回去。气喘吁吁捡完后,我听到了一位同伴的抽泣声……” “一切都咬牙挺过去了。”赵耀说,之后他着手创办青岛易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做企业邮箱。有了之前的积累,赵耀说,一开始就有不少客户。 “尽管易天下前两年赔钱,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会做得很棒。”赵耀说,目前公司已经成为263企业邮箱山东服务中心,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了几百万元。 正在谈话间,公司人事部经理急匆匆地闯了进来:“赵总,借个办公室用呗,那边房间实在是打不开点了!” 这位公司总经理二话没说,痛快地被“赶”出了自己的办公室。“找不到合适的新人,是我最为头疼的事,员工流失太严重了,六个月内留下的不到10%。”赵耀话里有些无奈。“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都深有体会,有点忍耐和坚持,不光是对企业,对员工也很重要。” “三年内,公司的企业客户将达到3500家,用户达到10万。”对于未来,这位年轻的总经理还是充满了信心。 我们知道为什么“赶路” 因为被邀请出席了在大连召开的达沃斯论坛,青岛尚德元益文化传媒“老板”胡国庆近期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风云人物”。 记者初遇胡国庆,生于1984年的他还是一个大男孩,但已经有了企业家的“范”——衣着讲究,口里不时冒出英文和新名词。 “毕业时,究竟要不要创业?我纠结了很长时间。”胡国庆回忆说,“大学生创业不怕付出,主要是担心在创业遇挫之后‘一败涂地’:几年时间白费了,钱没攒下多少,耽误了买房成家。”在公司略显拥挤的办公室内,胡国庆说。 说话间,胡国庆递给记者一本创业杂志:“你看这份调研报告,有76.7%的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但一个无奈的现实是,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只有1%左右。”胡国庆说,现在大学生创业还是陷入了一个“说得多做得少”的迷局。 作为一名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的大学生,胡国庆从校园的节庆活动起步,紧盯校园商机,成立了省内小有名气的校园活动节庆公司,并且逐步将发展触角伸向了大型商演、年会的策划执行。 “初次创业失败,又被风投方排挤出企业时,我也彷徨过……”胡国庆说道:“现在看来,大学生创业失败并不可怕,但要在试错证伪过程中,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到一定阶段后,另一个问题又出现在脑中:为什么而赶路?”胡国庆说,李彦宏、马云成为不少大学生心目中的创业“偶像”,当时他也产生了一种坚定且认为正确的想法:大学生创业成为巨富才算成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想法渐渐有了改变……” “7月27日,我突然接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项目’一位负责人的电话,说经过全国选拔,让我代表青岛青年创业者参加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并成为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中国社区第一批40名杰出青年之一。”胡国庆说,当时的感觉简直是在做梦。 问起参加达沃斯年会的收获,胡国庆直言:对“为什么赶路”的思索,是最大的收获。 9月13日,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主席施瓦布在大连达沃斯论坛与40位“全球杰出青年社区”中国代表对话:“你们成功的目的是什么?是赚尽可能多的钱,还是尽可能多地为社会造福?”这句话让他当晚久久没有入睡。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用企业赚了多少钱去衡量,而是以为社会作了多少贡献为依据。我们知道应该这样赶路。”胡国庆说。 对一个青年创业者来说,这应该是最大的资本和财富。(贾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