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公车改革:让百姓从“心堵”到畅通

1
青岛新闻网 2011-03-06 09:26:51 新华网    新闻报料

    让公车改革驶出百姓内心的“拥堵”

    【网络案例】2010年初,昆明在西山、五华、盘龙、官渡4区启动“党政机关公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试点工作,封存所有公车,拍卖三分之二,留下三之分之一为必备公车,同时被拍卖公车的单位不许再购新的公车,公务员每月400元的标准,预计4区公务交通费年支出2588.72万元,比此前3年的平均数减少2051.32万元。

    【记者观察】虽然不少网民对这一改革的最终效果表示仍需静观其变,但他们同时认为,在多地试点、多年呼吁而公车改革依然难以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情况下,昆明改革的积极和进步意义不容低估。显然,昆明这一年的车改试水,终于触及到公车改革的核心区域。调查显示,昆明进行车改以来,80%以上试点单位公务员多选择私家车、自行车、公交车和步行来解决公务出行。

    【代表委员建言】宋心仿代表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这是改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公车改革要真正见效,关键在于有效减少公车,适当保留的公车也不能专用、私用,官员在用车时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申请。

    全国政协委员陈志列说,走增加民意民智的公车改革和法制化路线,是公车改革的治本良策。要明确最低限度保留公务用车的范围、使用规范、公车腐败的处罚措施及保障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知情权、监督权。

    全国政协委员林炎志说,必须加快公务用车改革,这样才能够增强官员的群众意识,改善机关干部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这种社会效果比省点油更重要。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十一五”三项未完成指标发出的信号
下一篇:稳定物价居政府工作首位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