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门口,人挤人叠了好几层,前胸贴后背连夜排队,以至于营业部的大门被挤得变了形;成捆成捆的百元大钞从蛇皮袋里或者皮箱里拿出来,全部堆在营业部柜台的地板上;青岛的大小旅馆一房难求,找不到旅馆的外地客只能就地露宿……如此狂热的场景,恐怕在青岛这个城市中“史无前例”。 这是1993年8月,青岛啤酒在A股上市时遭抢购的壮观场景,来自全国各地的股民蜂拥而至,只为青啤狂。作为国内第一家问 青啤人回忆: 庆祝上市不开香槟开青啤 1992年,有关部门确定9家企业拟在港上市,青岛啤酒最终抢在上海石化前面,第一家在港上市成功。当时市政府特别成立了青啤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俞正声、秦家浩分别担任正、副组长,整个组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市委书记俞正声亲自率队到北京去“公关”,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去做工作,把上市道路上的障碍一一扫清。 1993年7月15日上午10点,在香港联交所的大厅内,当彩色显示屏上跳跃出一个崭新的证券代码“168”时,大厅内的气氛沸腾了,第一家来自中国内地的按照国际惯例改制并上市的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正式挂牌上市。 “为了庆祝我们的上市挂牌,香港联交所也打破了惯例,以往股票挂牌一般都是开香槟,也是希望讨一个彩头,就是希望股票价格能够一路攀升,但是青岛啤酒上市的时候,联交所就改变了这个惯例,采用了喝啤酒来庆祝。当时从青岛空运了一批啤酒过去,在上市的仪式上来宾们举着的都是泡沫四溢的青岛啤酒。这是开了一个先河。”青啤公司股权管理总部部长张瑞祥告诉记者,就是这样一个小的细节,却折射出青岛啤酒在香港不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反映了香港对内地首只在港挂牌上市股票的重视。 老股民回忆: 那一年满街都是钞票和认购券 随着青啤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其A股上市工作随后也立即启动,1993年7月21日,青啤成为国内第一家采用限量发行认购申请表的方式发行A股10000万股。投资者需要先买认购券,然后现场公开摇号,持有中签认购表号码才可以买股票。中信万通证券标山路营业部的理财经理籍向军是岛城最早的一批证券从业人员之一,回想起当年卖青啤认购券的场景,他至今印象深刻,他记得清清楚楚:“7月20日傍晚刚下班,来自四面八方的投资者就开始带着马扎、席子、帐篷在营业部门口聚集排队,其场面比现在排队等着购买经济适用房还要壮观;第二天一上班,这些已经排了一夜的人们开始冲锋陷阵了。” “所谓无限量,那就是放开了随便买。”市民吴胜军是青岛第一批老股民,他边展示当年的青啤认购券边告诉记者,别小看这张认购券,据说都是按照印刷人民币的标准来制作的,每张成本0.2元,售价2元,当年都是整箱子整箱子往家买。不仅青岛的股民对家门口的企业情有独钟,全国各地的股民都跟潮水一样全部涌入青岛抢购,“好多有钱人都是拎着好几个皮箱子,里面全部都是百元大钞,坐飞机、火车或者轮船。”吴胜军说,他家当年住在栈桥附近,栈桥周边的小旅馆个个都是满客,楼里面的走廊里也都住满了人,甚至还有很多找不到地方的,当街露宿也大有人在,为的就是多抢一些青啤认购券。由于购买得太多,公布中签号后,好多人家里没有中签的认购券就成了废纸。 据介绍,青岛啤酒A股认购券卖出2.87亿张,中签率万分之六左右,仅此一项收入就近6亿元。投资者再拿中签号码的认购证,到证券公司交款,一股是6.38元,一张券可以买500股,如此推算,花2万元买一万张认购券,才有资格买到3000股青岛啤酒的股票,这样一换算,青岛啤酒的认购成本就到了12.77元/股。 经过半个月的等待,青岛啤酒终于在A股上市了,但很快青岛啤酒的交易价格就跌破了成本价,购买的人几乎被全线套牢。好在青啤后来发展不错,近年来,作为行业龙头的青岛啤酒,股票价格甚至一路飙升,股价最高达到40多元,投资者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记者 崔菁菁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