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 正文

崂山啤酒十年辉煌的背后 集体折射青啤旅程(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28 16:31:17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0周年之际,向对崂山啤酒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厂长赵丕义、中共崂山区委书记慕建民、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明波收到了员工的献花

青岛啤酒副总裁樊伟 、崂山玻璃董事长董中启、崂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晋鲁、青啤五公司总经理张百川共同开启10周年纪念造型金砖

    青岛新闻网8月28日讯 时隔十年,当两个8月28日再次碰头,曾被业界和社会长期关注的崂山啤酒融入青岛啤酒的故事与佳

话,再次成为焦点。事实是,历经十年之变,当初那个并不起眼的地方品牌企业,如今却在愈加国际化的青啤大家庭里茁壮成长,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全国知名品牌。

    对于这样一个奇迹,人们不禁会问,两个曾经老死不相往来的同城企业,为什么能走到一起?融入青啤后的崂啤又发生了怎样变化?而延续的事件故事,又见证了这个地方企业如何走向强大?更见证了这个区域名牌如何走向全国?

   崂山啤酒十年辉煌的背后

    检验一个企业的发展,数字往往是最有力的见证,而检验一件事情的成败,或许时间才是最好的法官。

    十年,一个年代的长度,足够交一份答卷。对于青岛啤酒第五有限公司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沉甸甸的长度,源于成绩,更源于付出。

    22.4万千升,这是五公司2009年的年产销量,而同样的统计,在2000年时7万千升。利润从最初的109万元,直至突破亿元大关。实现税费从2993万元,攀升至1.4亿元……

    这串坚实的数字足迹,承载着五公司580余名员工的奋斗历程,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它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但一切基于百年青啤的品牌感召下,却又顺理成章。

    “1+1>2”的命题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十年,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青啤五公司所走过的十年,却是风雨彩虹、浓墨重彩。”青啤公司总裁孙明波如是说。

    故事,应该从十年前讲起。

    一切结缘于2000年8月28日。在这一天,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青岛啤酒”的市场网络优势,拉动“崂山啤酒”的发展,青啤公司对原崂山啤酒厂进行了“名牌带动”下的资产重组,青岛啤酒第五有限公司组建成功。

    家住沙子口的胡先生,小时候就曾在镇上读书,对于曾经的崂山啤酒厂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他的记忆里,虽说它也有过辉煌,但由于种种原因和缺陷,导致了这个地方小厂一度面临发展的困惑。

    而世纪之交的青岛啤酒像是一个苏醒的巨人,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中,正开始着引爆行业的“南征北战”。

    有回忆说,在将崂啤融入青啤的前四年,青啤其实已在全国17个省市区,通过破产收购、政策兼并、控股联合等方式,先后收购了扬州、西安等数十家啤酒生产企业。到2001年7月前,青啤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250万千升以上,重新夺回了啤酒业的第一把交椅,并导致了啤酒行业深刻的格局调整和行业整合。而加之青啤具有超长眼光的上市与实践和即将迎来的百年,迸发的青岛啤酒,如同一个巨大磁盘,有着相当吸引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岛啤酒、崂山啤酒双方时任领导高瞻远瞩、以大局为重促成了这段美好联姻,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实现了1+1>2的完美组合。

    “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大背景,加速了两个同城企业的融合,而这一融合又与当地政府的远见与支持密不可分。”有介绍说。当然,更旗易帜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并非易事。尽管当时的青啤红红火火,但对崂啤人来说,心里并不是滋味,总怕做“二等公民”。

    “后来的发展,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也颠覆了曾经的疑虑。”原崂山啤酒长的老职工们感慨地说。

    事实上,自2000年8月28日成功将原崂啤厂组建为青岛啤酒第五有限公司以来的十年间,崂山啤酒的发展轨迹,从此融入百年青啤璀璨的历程,特别通过持续的“品牌带动”下的资产重组,不仅使昔日的憔悴的企业容光焕发,越发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而且这里员工的荣誉感和认同感更是与日俱增。

    数字,最具说服力的语言

    品牌价值。十年前,传统崂山啤酒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地方小品牌;十年后,在青岛啤酒“1+3”品牌战略规划下,崂山啤酒品牌成为青岛啤酒公司的全国性第二品牌。2007年5月,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上,崂山啤酒的品牌价值达14.18亿元。

    销售范围。十年前,崂山啤酒是崂山区、青岛市的一个地方产品,产品只在青岛地区销售;十年后,崂山啤酒借助青岛啤酒的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营销网络,在全国广泛开花,成为畅销全国的知名啤酒品牌。2009年青啤总公司中崂山啤酒的销售量达到100万千升,是原来崂山啤酒厂销量的10倍以上。

    工厂产能。十年前,原崂山啤酒厂生产啤酒能力仅为7万千升;十年后,同样是这家工厂,啤酒年产销量最终突破了22万千升。

    生产品牌。十年前,原崂山啤酒厂只单纯生产崂山一个产品品牌,单一的生产计划崂山啤酒;十年后,随着工艺的改进和提升,同样是这家工厂,参照青岛啤酒生产技术标准,也从此承担了酿造崂山啤酒及青岛啤酒的双重重任。

    生产区域。随着崂山啤酒品牌从一个地区,走向了全国,成为全国性品牌,在青岛啤酒整个生产大系统内,崂山啤酒品牌甚至有机会在全国其他地区的青啤工厂生产,实现了在全国的遍地开花。

    员工收入。十年来,对员工而言,更实实在在的是,青啤五公司员工的收入与成立之初相比,收入稳定提高,员工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两倍多。

    十年来,青啤公司对五公司的固定资产及维修费总投资达到1.5亿元。厂区面貌、工作环境焕然一新;塑包机等设备的引进,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糖化热能回收、二氧化碳回收、包装杀菌机传动系统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加快了五公司建设低碳环保工厂的进程。

    耗能耗材。十年来,在青岛啤酒倡导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导引下,加之总公司其他兄弟工厂先进做法的不断输入,青啤五公司的耗能耗材以令人惊叹的幅度减缩到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 。千升酒耗煤从当初的106公斤,下降了52%;千升酒耗水从当初的12.5吨,下降了66%;千升酒耗电从当初的112度,下降了48%。

    社会回报。数字显示,截至到今年7月,工厂啤酒总产量已达147.6万千升,总销量147.5万千升,主营业务收入37.2亿元,实现税费8.3亿元,创造利润总额3.9亿元。

    从先进的青啤文化到现代的管理模式,从市场营销到品牌建设,从经营管理到激励机制,青岛啤酒无与伦比的品牌力量,赋予了五公司科学的管理体制与良好的发展平台。内部整合、市场整合、品牌整合……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五公司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事实证明,青啤与崂啤的“联姻”,无疑实现了政府、企业、员工的三方共赢。

    文化,在这里交融

    而对于这样的一组组闪光数字,不论是已融入了青啤十年的现在的五公司员工,或是整个青啤团队,都十分清楚其中的缘由——从先进的青啤文化到现代的管理模式,从市场营销到品牌建设,从经营管理到激励机制,是青岛啤酒无与伦比的品牌力量,赋予了五公司科学的管理体制与良好的发展平台。尤其是十年的通过内部整合、市场整合、品牌整合等一系列的调整,五公司才得以步入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

    不仅如此,在一向突出以人为本的决策者的眼里,这十年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了企业的价值倍增上,很大程度在于员工的个人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示。

    据了解,这里先后有27名员工被输送到青啤公司,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才华。而像原先崂啤厂的骨干王瑞永,现已成为公司总裁助理、山东和华东两大省区总经理,掌握整个山东市场和华东市场两个青岛啤酒的营销战略要地。原先崂山啤酒厂的酿酒师冉群,已调任青岛啤酒上海松江工厂担任总酿酒师,在重要的基地市场掌控青岛啤酒的酿造和生产。还有一些原先骨干,在青岛啤酒全国各地的制造工厂和营销系统中,则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责任。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表明,在青啤这一广阔平台上,大家机会均等,只要有能力、有才华,就一定能脱颖而出、大有作为。

    能量从何而来

    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十年前,青啤与崂啤牵手跨越了那道门,之后的海阔天空,也让那一刻更加醇美而令人回味。

    我们想问的是,这些成长所需要的能量从何来何?

    “青岛啤酒的梦想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而五公司的梦想,则是成为这个全球化大品牌中最耀眼的一抹亮色。”或许,从这席话中,我们可以找到能量的源泉。

    一个杰出企业的产生需要契合和感应,五公司与青岛啤酒的水乳交融,就如一场妙不可言的化学反应,作为子公司,五公司坚定不移地贯彻青啤企业管理模式,用青啤独特的企业文化进行理念上的整合、执行上的规范,使五公司脱胎换骨、完全融入了青岛啤酒。

    其实,青啤与崂啤的成功联姻,是青岛啤酒全国整合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更是这个战略中成功的典范。

    对于啤酒行业,业内人士都知道,啤酒就像食品、饮料和医疗,消费者很容易接受新兴的品牌。此外,相比白酒和红酒而言,啤酒的利润相对较小,所以要规模效应,同时啤酒要新鲜,要保持运输,而通过兼并来满足异地生产,可以保证成本和品质。

    所以,在资本的推动下,行业整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另一方面,世界闻名的“青岛啤酒”,1996年产量仅有三十多万吨。面对国外啤酒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和国内众多啤酒企业的激烈竞争,青啤公司处于“帆大船小”的矛盾境地,如果不迅速地实现规模扩张,青啤很难在国内外市场上维持一席之地。

    为此,公司制定了推进规模扩张、实现市场化运作的重大战略。随着青啤公司的并购扩张,多家企业陆续加入青啤大家庭。

    问题接踵而来:资本的扩张说到底是文化的扩张,先进的理念、成功的品牌、优秀的管理等“无形资产”的输入是扩张成功的关键。但是企业就象人一样,没有两个人的个性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也没有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企业文化短兵相接,必然要碰撞冲突,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

    而如何解决这种碰撞,实现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和成长,是对一个有理想的行业领袖的挑战。青啤公司领导层深深地感到: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是一场革命,其中最难的是观念的转变,而要转变人的观念,关键又在于灌输、整合、创新青啤文化。

    而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这种文化理念和体系,也被合理的移植和发展。

    通过扩张,青啤公司使技术转移的壁垒消除,先进技术在并购后的企业迅速传播。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可以更深入地进行品牌培育和品牌传播,建立更为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增强品牌的价值和企业的竞争优势。

    青啤五公司的飞速发展,无疑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果。

    其实,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是行业领袖,一是要看它是否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二是它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其实从这一点来说,青啤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榜样和示范效应。

    当然,今天的国内啤酒行业,仍然是剑拔弩张,瞬息万变。但是,我们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加确信,大浪淘沙后的新世界里,只有尊重社会、尊重产业、尊重个人的企业,才能体验最后的成熟和丰收。

    集体折射青啤旅程

    纵观青啤十余年,崂啤的十年不过是个缩影。

    十年,三水公司从原来的年产2万多吨到目前的年产近30万吨;滕州公司从成立之初的2万千升发展到现在的10万千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珠海公司产能从5万千升到2009年产量突破20万千升;彭城公司从产能规模不足4万千升到目前的20万千升。徐州公司的职工年收入翻了4-5倍,这在当地企业中是罕见的。“作为一名青啤人,我们荣耀啊!”是徐州公司杜庆存发自内心的感慨。

    在很多长期跟踪和伴随青啤发展的媒体人的记忆和现行观察中,青岛啤酒的品牌战略由来已久,但就近十余年间开始的跳跃式发展而言,不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名牌带动”大购并,或是始于2001年-2007年整合后的新布局和新的资本运作,遍布于大江南北的青啤工厂,各个可谓坚如磐石,绚丽夺目。其中,尤其像汉斯公司、华南公司、彭城公司、徐州公司、郴州公司、潍坊公司、薛城公司、三水公司、珠海公司、马鞍山公司、扬州公司、黄石公司等,堪称佼佼者。

    而究其原因,除了不同的客观因素以外,核心的还在于品牌的力量、在于机制的力量、在于创新的力量、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激励的力量。

    大家比较熟悉的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这家同样曾经红极一时的地方工厂,因严重亏损在1995年被青啤控股购并后的十余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

    尤其以2006年8月8日集团成立为标志,当年汉斯啤酒作为西部地区最大的集团化啤酒公司,其主销的汉斯啤酒网络,以陕西为中心覆盖西部14个省区,有1000余家一级代理商和数以万计零售商,在陕西和西北地区销量居第一位,在陕西的市场占有率80%以上,消费者满意度在86%以上,汉斯啤酒品牌价值跃升23.48亿元,入选全国最有价值品牌行列,而单一品牌销量更是进入了全国啤酒前十位。

    更有意味的是,在同样的机理之下,青啤带给汉斯的不仅仅是效益的增长,而是包括机制和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完善与成长。据说,如今的汉斯同样已成为青啤的人才输出基地,有数十名干部从这里被派往其他兄弟公司担任要职。

    汉斯集团的王艳直言,“倘若没有当年青啤的肝胆相照,或许就没有今天汉斯的倾情付出。通过文化品牌的的提升和产品的技术创新,汉斯啤酒见证和代表着青啤国际化的发展步伐。”

    而同样的传奇也在青啤华南公司上演。从1999年青岛啤酒在华南仅4万千升销量,发展到2009年自销的110万千升,华南公司创造了十年增长百倍的超常规发展奇迹,在整个广东市场演绎了一场啤酒版的“春天的故事”。

    而类似的缩影和故事,在其它工厂也在讲述,而且会不断延续……

    此时此刻,我们不禁要替中国制造感谢青岛啤酒,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最早直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也不仅是他们更懂得“用未来思考今天,用今天成就未来”的逻辑,以及最透彻领悟品牌是金的真谛,很大程度还在于他们能在深层判断的基础上,从创新管理和制度、人才培养、塑造团队文化与精神等点滴入手,扎扎实实,精雕细刻、一步一个脚印实践着“赢”的目标。

    起码,新世纪以来的十年,包括青岛啤酒五公司、西安汉斯这些脱胎换骨企业在内的青岛啤酒公司,集体交出了一份万众满意和值得期待的答卷。(青岛新闻网记者 张以波)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巨峰葡萄上市 每位20元可入园不限量品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