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新市民的无奈:吃饱穿暖是极限 无暇顾教育(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10 05:55:56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老师家访总“扑空”

    “我刚来青岛时,家里在河西租的房子,半年多后搬到了大山附近,然后又搬到水清沟,再搬回河西,3个月前搬到了这里。”原原说,他来青岛不到4年,似乎总是在搬家,主要原因是租的房子要拆迁,只能挪地方。“我们都是挑最便宜的房子租,快要拆迁的房子才便宜,所以只能一次次搬家了。”原原的妈妈说,好在家里东西也不多,卷几个铺盖就可以了。不过孩子们都不太高兴,因为他们

又要和刚认识的小伙伴分别了。“最不好意思的是,老师有时候临时要家访,到了之后才发现我们又搬家了,真的是辛苦老师了。”

    “搬到这个地方也有好处,那就是让我‘赚钱’更容易了。”一脸机灵劲的原原向记者透露,他1年前发现了个“生财之道”:到废品收购站去捡上面印有“再来一瓶”的饮料瓶盖卖。于是,一有时间,原原就往大老远的废品站跑,在堆积如山的饮料瓶里扒拉,一个一个地拧开查看,右手手指拧肿了,就换左手拧,把能卖的瓶盖都小心地收集起来。搬到仓库房后,附近院子里就有一家废品站,原原每天都忍着刺鼻的气味到那里的废品堆上 “寻宝”,有几次差点中暑。“有时运气不好,一天也找不到一个。今天还不错,刚去就发现了一个,一共捡了5个。”原原拉开抽屉,向记者展示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几十个“瓶盖宝贝”,“这种的能卖1元钱,这种的能卖1元5角。”原原说,一年来,他已经靠捡瓶盖攒了340多块钱了。爸爸告诉他,等他攒到1000元的时候,爸爸就再“支援”500元,给他和姐姐买一台他们心仪已久的电脑。

    孩子教育全靠老师

    “只要孩子不生病,多读点书,多认识几个字,长大之后比我们强就行了,不要像我们只能靠卖力气讨生。”原原的爸妈说起对两个孩子的希望时,并不是很热切。但在实际上,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们早已深深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儿女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想法已成为他们不停奔波的最大支撑。这也是他们虽然知道在青岛的花销很大,却依然要把两个孩子接到这里上学的原因,甚至在去年女儿玲玲小学毕业时,为了让她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咬牙把她送进了一所民办初中,仅每年的学费就要5000元左右。“这是我们家目前最沉重负担了,但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值”。

    “我们都没上过几年学,根本不会教育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给老师了。我们运气好,碰到的都是好老师。”原原的妈妈告诉记者,原原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老师也给她打过几次电话,让他们多教教孩子,后来老师来家访,看到家里的情况后,主动表示说会多关照下原原。“青岛的老师要比山里的老师强很多,他们很有爱心,对孩子也特别负责任”。在山里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原原比较调皮,总是不按时做作业,老师总是耐心地教育他,还经常和原原的爸妈联系,交流原原在学校的情况。平时,学校对原原姐弟俩也很照顾,给孩子们发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让同学和他们一对一地“结对子”等等,这让原原的父母提起学校来充满了感激。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原原妈妈看着记者手中的相机欲言又止。在追问之下,她才吞吞吐吐地说,两个孩子长这么大,一家人还从来没拍过一张合影,“如果可以的话……”

    要照相了,爸爸妈妈端正地坐在板凳上,姐姐和弟弟拉着手站在身后,作为背景的床铺虽然简陋,但在一家人的笑容里,这里就是最幸福的家。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7名富二代KTV内集体吸毒被抓 最小年仅17岁
下一篇:中山公园拆出宝贝 80岁门垛百年公墓露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