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新市民的无奈:吃饱穿暖是极限 无暇顾教育(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10 05:55:56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对于很多岛城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是家中最重要的事情,上学放学接送、课下辅导作业、报各种辅导班、参加各种培训比赛……家长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但对于还面临着生存压力的新市民子女的家长来说,能给孩子提供吃穿就已经不错了,在孩子的学习辅导和习惯养成上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在学校老师看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一环,如果家庭教育成为“短板”,就会让孩子的受教

育成果大打折扣,他们希望家长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为此,新市民子女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衔接上,面临了不小的尴尬。

    赶场租便宜房 4年搬了5次家

    在台柳路与李村河的交界处,跨海大桥的接线工程正在这里施工,工地上不时有工程车轰隆隆地驶过,尘土飞扬。旁边有一排排简易工棚,进去七拐八拐大约走二十分钟后,终于看到了一个两层的大库房,原原的家就在这个库房的二层。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被木板隔成了四间,外加一块公共区,每家的厨房都在公共区里。原原一家四口和舅舅舅妈表弟7个人合租了其中的一间,每个月的租金是300元。整个房间面积不到20平方米,进门左边的桌子上摆着一台19寸的旧电视,右手边是一张1米半宽的床,用蚊帐和布帘与外界隔开。床的对面放着小饭桌、椅子等简单家具。顺着床往里走,就看到另一张大床和一张双层床相对而放,两床中间的空隙刚刚够放下一张桌子。除了电视外,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一个落地风扇,呼啦呼啦地吹着热乎乎的风。从重庆云阳县西云村来到青岛的4年里,这是11岁的原原在青岛的第5个“家”。为了租最便宜的房子,他们不得不四处“赶场”,老师家访时都找不着门。

    漂泊孩子练就生存本领

    原原是郑州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爸爸是个货车司机,经常要在外面跑。妈妈则没有固定的工作,有时收废旧塑料去倒卖,有时在工厂里打些零工。“这是我帮妈妈割塑料纸的时候弄的伤。”原原指着左手虎口处一条大约5厘米长的伤疤说,妈妈最近找了份工作,把整张整张矿泉水瓶外包装的塑料纸,切割成需要的大小。妈妈早上6点就出门干活,到晚上7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每天能割两三百斤,赚三四十块钱。原原放暑假了就跑去帮妈妈一起割,开始的时候不熟练,一个不小心,锋利的刀刃就在他手上划开了一道口子,瞬时鲜血直流。“妈妈,没事儿,我不疼。”原原忍着没哭,妈妈却啪嗒啪嗒地掉起了眼泪。手上的伤快好了,原原又跟着妈妈来到了车间里干活。

    下午五点半,原原14岁的姐姐玲玲从市场买菜回来了,身上的衣服全被汗浸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成了一绺一绺的,汗水就顺着往下滴。从家里到位于河西的菜市场,仅在路上一个来回就要走一个多小时。因为不想被同学看见,玲玲背了一个书包来装菜。“今天在市场上和卖茄子的讲价,省了4毛钱,好开心呀。”玲玲擦了擦脸上的汗,把买来的茄子、卷心菜、土豆分类放好,到外面的厨房开始动手做饭。她和弟弟一起把菜洗了,又洗了一大把辣椒,“我们是重庆人,没辣不行的。”玲玲边说边熟练地在菜板上把茄子切成十字花。这个准备上初二的女孩,放学后除了写作业之外,还要做饭、洗衣服,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7名富二代KTV内集体吸毒被抓 最小年仅17岁
下一篇:中山公园拆出宝贝 80岁门垛百年公墓露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