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直击新市民子女求学:找不到玩伴 英语听不懂

1
青岛新闻网 2010-08-09 12:12:54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一名新市民子女从老家刚进青岛学校,上学的第一天,因为不会说普通话而不好意思问老师,结果一天都没上过厕所;上英语课时因为连最基本的问候语都听不懂,被同学多次投以诧异的目光;除了在运动会上能看到新市民子女的身影外,在很多培训班以及才艺课上,新市民子女多数“缺席”;来青岛四年了,栈桥八大关等青岛知名的景点都还没去过……这是很多新市民子女在青岛的生活状况。

    如今百万“新市民”在青岛这片土

地上默默耕耘,其中更有不少是举家迁徙。前段时间早报《小学新生至少两成外来娃》的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据统计,目前全市仅在市内四区中小学校就读的新市民子女就有3万多人,而在四方区及李沧区的有些学校,新市民子女的比例超过学生总数的一半甚至达到90%。新市民子女在青岛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又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诉求?我们将通过深度调查的方式,展现新市民子女的生活和诉求。

    “过了周口路继续往前走,看见有一堆垃圾的地方左拐,再往里走,就能看到一个放着塔吊及一些钢管的大仓库院子,我们就住在这个院子里。”新市民子女赵玉瑶的妈妈张姐给记者指路。一路上街边的垃圾确实很“显眼”,剩饭菜、破塑料袋在烈日的烘烤下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拐过去是一条窄窄的有些坑洼的矿渣路,坑里淤积着一摊摊脏水,沿着这条路前行500米,张姐说的院子里堆满了工地上用的各类板材,院北有两间临时搭建的平房,赵玉瑶的“家”就在这里。每天,11岁的她都要沿着这条路,步行到郑州路小学上学,再从学校放学回家。然后,在院子里写作业、帮妈妈干活,和同是外地来的小伙伴做简单的游戏,天天如此。从第一天走进校园时不敢和同学说话,到今年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张姐说孩子是经过了多道槛也才有了如今的收获。

    语言关 “第一堂课啥也没听懂”

    小玉瑶老家在胶南海青镇一个叫做甲旺墩的山村,家里还有一个姐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则和爸爸妈妈在4年前来到青岛,爸爸在工地上卖力气,跟着建筑队四处跑,经常一星期才能见到一次面,妈妈则找了一份看管工地材料的活,24小时在岗,有空闲的时候就做些剪线头之类的手工活,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着希望。“不在家种地来青岛,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受更好的教育,吃再多苦也值。”张姐说这话的时候,显得格外乐观。而对于小玉瑶来说,一开始到青岛的学校上学简直是 “一场噩梦”:“第一节课我特别紧张,几乎啥也没听懂,老师和同学都在说普通话,我只会说家乡话,也不敢和他们打招呼,特别想哭、想回家”。上英语课的时候,小玉瑶更是傻眼了,此前从没接触过英语的她听着同学们流利的表达,真想从教室里逃出去。没想到老师还恰好提问了她: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她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老师不得已只得换成汉语问。答完问题后老师说“sit down please(请坐下)”,她还是茫然地站着,老师又只好换了汉语说了一遍,同学们哄堂大笑,村里来的小玉瑶脸红了,深深地低下了头。“你没上过幼儿园?连英语都没学过?真逗啊!”同桌的一句话更是让她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

    一天的课上完了,小玉瑶几乎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过,一个新同学也不认识。因为找不到学校厕所的位置,又不敢向老师和同学问,她硬是忍着一天都没上厕所。回到家里妈妈问她学校怎么样,小玉瑶“哇”的一声就哭了,边哭边说她想回老家,不想去学校上学了。看着女儿的委屈模样,妈妈也心疼得直掉眼泪,但还是硬起心肠让女儿坚持下去。“现在就好多了,学校老师对我很照顾,还让同学和我结对子。我除了英语依然不太好之外,其它科都还可以吧。”现在的小玉瑶用几乎听不出乡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今年各方面表现良好、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的她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了呢。

    交友关 找不到可以玩的伙伴

    小玉瑶还有一个姐姐在农村老家,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能到青岛来。对她来说,姐姐的到来无异于一场节日,除了爸妈会特意做些好吃的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人陪她玩了。已经来了青岛4年的小玉瑶几乎没有太要好的朋友,“城里的孩子很少和我玩,而来自农村的孩子家又住的比较远,而且很分散,一放学都急匆匆地回家了”。每天放学后,小玉瑶都是一个人写完作业,然后或者帮妈妈做饭、或者帮妈妈做剪线头的手工活。记者看到,小玉瑶坐在马扎上,一手撑着电脑刺绣的布料,一手拿着特制的小剪刀,头也不抬,小手咔嚓咔嚓地快速剪着线头,一块布料不到三分钟就剪好了,可以挣到8分钱。“我一下午能剪四五十件呢,有时妈妈都没我剪得快!”当别的孩子在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嬉闹时,小玉瑶的大部分课外时间就是这样度过的。

    让小玉瑶开心的是,今年夏天她终于找到一个玩伴,住在附近的一位来自高密的9岁女孩任亚婕,两人都是郑州路小学的学生,家又住得近,认识了之后很快成了最好的朋友。两人一块在院子做游戏、荡秋千,哪怕只是一起蹦蹦跳跳,也觉得非常快乐。“小婕说他们有可能要搬家。我真担心她搬走了,我又找不到可以玩的小伙伴了。”小玉瑶说。

    才艺关 “其实我最想学的是舞蹈”

    虽然和爸爸在一个城市,但小玉瑶和爸爸见面的机会并不多。“爸爸总是晚上很晚才回来,非常非常累,第二天早上五六点又出去了,有时候一个星期也回不来一次。”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母女两人就“相依为命”,到了晚上的时候,仓库大院黑漆漆的,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虽然有两条狼狗“保护”,但两人一开始还是不敢睡觉,生怕有什么闪失。

    尽管一家人如此辛苦地谋生,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小玉瑶的学校生活。在学校里,小玉瑶是口哨兴趣小组的骨干成员,还报了书法班等兴趣课程。因为吹口哨不用花钱,小玉瑶学得很努力,很快就成为了“主力”。而她学书法的“行头”,则是一支老师送给她的毛笔,还有一摞写了又写满是墨迹的旧报纸。

    “我没有什么感兴趣的,学书法就挺好的。”当记者询问小玉瑶有什么兴趣爱好时,她一直这么回答。当妈妈出去干活时,她才悄悄地告诉记者,其实她很想学跳舞,“学校里的女生跳起舞来真的很漂亮,我也很想学,但是家里没钱,妈妈肯定不会同意的,还不如不说。”

    “妈妈经常说我要好好读书,等长大有出息了,就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了。”小玉瑶说,她会好好念书,考大学,找个好工作,让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新市民子女得跨“槛”

    于老师是李沧区大枣园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她班上的30个学生中,有27个是新市民子女,占到了班里人数的90%。而在这所总人数为550多人的学校里,外来的新市民子女已经占到了85%左右。在李沧区,这样的比例并不罕见。即使是在市南区和市北区,新市民子女的不断涌入,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回避的正常现象。记者从市北区教体局了解到,该区有多所学校新市民子女所占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超过了50%。比如位于合江路22号的合江路小学,269名学生中本地学生只有70人,所占比例不到27%。无棣四路小学和东仲路小学等学校,本地学生的额度也都不超过一半。根据市教育部门的统计,在市内四区的学校中,新市民子女的总体比例已超过20%,也就是说每五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位是“外来娃”。而这些外来娃们都面临着同样的“四道槛”。

    普通话成“第一道关”

    “我刚来的时候不会说普通话,本来应该上二年级的,结果老师让我从一年级开始上。”在青岛开始读大学的小郑已经算是十几年的“老青岛”了,今年19岁的她7岁时从江苏老家来到青岛,在市南区的一所小学借读。“爸爸冒着大雨求人办借读手续的场景我还记得。”小郑说,她应该算是较早的一批“外来娃”,十几年前青岛的外地学生还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或者随军才到青岛的。让小郑至今 “愤愤不平”的是,到学校报到的时候一口江苏话的她因为普通话不过关,被要求再从一年级开始念,结果老家和她同龄的孩子上初中时,她还在上六年级,“觉得很丢脸,都不愿回老家见同学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语言关一般都是新市民子女来青岛后要面临的第一道门槛。“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都不愿张口说话,老师要使劲引导,还要和其他同学反复交代不要笑他们。”教过多年新市民子女的开平路小学的张老师告诉记者,通常在小学低年级,说家乡话的孩子一开口就会被同学取笑,或者被一些同学怪声怪气地模仿,这会让他们更加不愿意开口说话。“而且有时候今天刚教会了一句,他一回家,第二天来的时候又忘记了。尤其是放了寒假或者暑假回来时,班里又回到了 ‘联合国’时代,南腔北调都出来了,需要一个一个地纠正”。不过,对于大多数新市民子女来说,迈过这道槛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是孩子,学东西很快,基本上两三个月到半年之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没什么问题了。”张老师表示,这两三个月也是很重要的,需要老师和周围同学的善意和鼓励,否则,会让一些本来就内向的孩子更加孤僻,融入集体变得更加困难。

    英语是“永远的痛”

    “我最怕上的就是英语课,英语也总是学不好。”在市南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就读的小雨来自临沂,来青岛已经两年多了。她临沂老家的学校都是从小学四年级才开始学英语的,因此在来青岛之前,小雨除了认识26个英语字母外,几乎连一个完整的英语单词都不会。而她在青岛的同学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有不少同学还参加过英语培训班,在各类英语比赛中拿过奖。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一下子觉得无比的自卑。父母都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在农贸市场上卖菜,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辅导她学习,而且也负担不起请家教的高昂费用,要强的小雨在课堂上听不懂,只能在课下拼命用功,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抄写,家里的墙壁上都被她用粉笔写满了单词。但即使这样,她的英语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特别是口语,经常一出口班里就会有人低声笑起来,让她说不下去。“要不是英语不好,也许我就能评上三好学生了。”小雨有些沮丧地表示,她多希望没有英语这门课呀!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各科目中,英语是最让新市民子女头疼的课程,也是在学习中最让他们感到自卑的“软肋”。起步晚、底子薄、学习手段缺乏等原因让他们对英语渐渐产生畏惧、甚至是厌恶。“买一个学习机要几百元,报一个英语辅导班就要近千元,请家教的话一次就要几十元,效果也不一定好。我们又辅导不了,只能督促孩子上课的时候好好学习了。”女儿在东仲小学就读的货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从东北来的,女儿来青岛这三年多时间里一直是英语不好,但家里也没什么办法,主要还是花不起钱。

    学才艺是“奢望”

    对于岛城本地的孩子来说,会三到四样才艺都很正常,一到双休日或者暑假寒假,舞蹈、声乐、绘画、武术、外语、奥数……等各类培训班把孩子的时间“占领”得满满的,以至于有学生发出了“放学了比在学校累,放假了比上学的时候累”的感叹,还有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说:“真想回到小时候呀,那时在幼儿园,每天的任务就是玩”。相比较城里孩子背负的这些“甜蜜的负担”,很多新市民子女倒是较为轻松,对于他们来说,有一样两样才艺反倒成了奢望,因为几乎任何一门才艺的学习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根据记者的调查,有超过七成的城市家庭每年花在子女才艺学习上的费用超过了万元,而对于每月收入仅在千元左右的新市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能省则省的意外开支。“孩子能念念书,多认识几个字就行了。”来自江苏赣州的周大姐表示,她和丈夫每个月收入加起来不到两千元,还要交房租,养活两个孩子,老家的老人也需要照顾,根本没有闲钱再让孩子去学才艺,“唱歌跳舞是城里孩子才会的,咱们农村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就算很大成绩了”。

    “新市民子女参加运动会的比较多,但类似学校文艺演出之类的活动,则较少参加。”朝城路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告诉记者,很多外来娃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才艺培养并不重视,也都不愿花钱让孩子学“没用的东西”,但孩子其实是有这个需求的,特别是有周围的学生做对比时,他们会觉得和城市孩子的距离在变大。

    不少外来娃“主动隔离”

    “平时爸妈很少有时间带我出去玩,我去的青岛的地方也没几个,感觉对这里还是很陌生的。”在宁夏路第二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小栋是高密田庄乡人,虽然他三岁就跟随妈妈来到了青岛,但忙于生计的妈妈很少有时间能带他去认识这个城市,他的生活更多的是在学校和家里度过。今年年初爸爸也从老家来到青岛打工,但父母两人在忙碌繁重的工作下,依然没有多少时间能让他深入了解青岛,包括他的父母,对青岛的认识也就停留在工作地点、家和来回的公交车上。

    记者了解到,由于家庭经济以及身份等原因,使得新市民子女对于青岛普遍缺乏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感。他们和“城里的孩子”有一定的距离,很少去同学家里玩,在学校里所交的朋友也大多是自己的老乡或者情况类似的小朋友。“青岛真的是挺好的,但不知道我们能呆多少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多呆几年吧!”在李沧区南渠一个工地上打工的赵师傅告诉记者,他女儿在金水路小学上学两年了,很喜欢青岛,总是和他说:“爸爸,我们留在这里好不好?”对此,他只能在嘴上答应着,换取女儿的笑脸。其实在他的内心里,又何尝不是怀着和女儿同样的梦想和希望呢?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940个校园警务室上岗 青岛建全方位治安防控网
下一篇:5兄妹轮流养老遭遇大月小月 为一天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