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对河南、福建等5个省区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进行了调整,作为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后的首轮省部级高官变动,此次调整范围波及东、西、南、北、中的重要省份以及国务院组成部委,幅度之大令人关注。年轻、高学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是这些履新官员们的共同特点,由此可以看出中央在人事方面的布局思路。而从今年以来的屡次调整可以发现,用人制度和理念的深刻变革已经发轫。 李源潮就干部人事制度 怎样理解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12月5日,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召开之前,11月和12月更替之际,今年以来最大力度的省部级官员调整引起外界高度关注。从官方披露的资料看,1天时间里,7个省区的党政一把手出现调整,其中5个书记和3个省长(市长)岗位“换防”,共涉及14名省部级官员。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定盘明年经济工作全局”的重大意义,在此之前完成地方人事布局,对于未来中央政策的“连续性”和“执行力”无疑是有益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此次人事调整恰好发生在十七大与十八大之间。查阅以往的资料可以发现,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之间的2004年12月,中央亦进行了省部级官员的中期调整。政情观察人士由此认为,此番省部级干部中期调整恰逢其时,是为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人事布局考虑。 几乎就在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公开场合就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了深入阐述,并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作为整篇谈话的主题词。本报记者观察发现,今年以来,李源潮在公开场合多次针对干部管理制度作出了论述和讲话,其中不乏个性化语录。从种种迹象来看,此轮省部级官员调整或可视为中央用人思路变革的开启。 “空降”+轮换 新一轮人事调整后,全国省委“一把手”中有11人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有两人成为首度出现的“60后”省委书记 在此番人事调整中,有两名从中央“空降”地方,三位是地方轮换。 孙政才从农业部部长之位“空降”至农业大省吉林任职。据公开履历资料,孙政才1984年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同年考入北京农林科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又取得农学博士学位。走上政坛之后,他先后在北京担任县长、区委书记,后升任北京市市委秘书长。2006年,孙政才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农业本行,担任农业部部长一职,以43岁的年龄成为国务院最年轻的部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