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走过的路
北川县城,是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英雄城。 1935年夏天,为送红四方面军顺利西进,3000多名羌藏儿女冒死打通湔江峡谷。1953年,这里被国家确定为“革命老区根据地”。
大桂和杨欢,从小就生活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
大桂家境贫寒。9岁那年,在北川中学任教的舅舅陈富清收他为养子,接他到县城读书。从北川县城到擂鼓镇再到陈山村,20多里山路,
大桂总是坐一半车走一半路,省下车费买点吃的孝敬奶奶和父母。
听着当年红军西进的故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感受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大桂这个优秀的羌族青年,很小就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上高中后,他当过班团支部书记和校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获得北川首届县长奖学金,被评为县级优秀学生干部。高三那年,北川中学首次发展学生党员,大桂成为全校1400多名学生中首批入党的3名学生之一。
相爱的人,总是有些相似。杨欢,出生在北川县桂溪乡一座羌、藏、汉等民族混居的小山村,那里流传着不少红军转战羌山的故事。
说起杨欢,曾担任小学老师的刘光菊连连夸赞:“杨欢读小学时,年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初中3年,学习成绩都是年级的前3名。她品学兼优,是村里第一个在政府资助下读上高中的藏族女孩子。”
2001年高考,大桂和杨欢双双享受少数民族加分政策,顺利考入大学——大桂被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录取,成了陈山村的第一个军校大学生;杨欢被西华师范大学录取,成了渭沟村第一个大学生。
大桂父亲手捧儿子军校录取通知书,激动得满脸是泪:“娃儿呀,过去只有土司家的孩子才上得起大学啊!”
在军校,大桂如饥似渴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学期间44门功课大部分达到优秀以上。担任学员队党支部组织委员的他,真诚关心战友们的成长进步,用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要做党的人,再入党的门”。毕业前夕,陈大桂所在班10名同学有8人入党。
出身寒门的杨欢同样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入学座谈会上,杨欢深情地说:“是党的民族政策给了我上大学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党的培养和亲人的期待!”毕业前夕,学校举行师范技能大赛,她获得一等奖。“杨欢人如其名,走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来一片欢乐!”有一次,学校组织为乡村贫困儿童募捐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的杨欢因事错过了,她得知后主动找到募捐活动的组织者,坚持一定要补上……
解读大桂和杨欢的“爱情密码”,他们的好朋友王芳流泪说出16个字:勤奋好学,富有爱心,乐于奉献,追求上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