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对我国房地产业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现状表示了相当的忧虑。吴的担心在于:目前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由于房地产融资方式没有形成风险分担机制,房地产公司的负债主要来自于银行的间接融资,因此,“如此高的负债率一旦出现市场风险,
将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吴认为,银行承担房地产开发的风险应该有限度,否则会危及金融稳定。因此,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上海证券报》11月7日)
吴晓灵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有央行8月份公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做注解。从央行的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国银行体系向房地产市场过度融资的现象。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的3106.23亿元上升至2004年底的26306.3亿元,6年间年均每年增长42.8%,远远高于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的增长速度;而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也从1998年底的3.6%,升至2004年底的14.8%。以上数据中还不包括土地储备贷款。
房地产业与银行业的这种高度关联性,让银行业在国家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时,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银行如果响应国家政策,对房地产业收紧银根,就可能使一大批房地产项目无法顺利完成,而银行此前投给房地产商的贷款将变成不良贷款;银行如果不收紧银根的话,在房地产虚假繁荣下掩盖的供需失衡,又很可能加剧房地产业泡沫的破灭,风险同样要由银行来承担。形象点说就是:借着前几年鼓励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房地产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挟持着银行业踏上了同一辆向前飞奔的战车,两者已然成为一对同生共死的患难兄弟。
如何医治房地产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这个疑难病症?吴晓灵开出的药方是:“拓宽直接融资的渠道成为当务之急”。这个药方管用吗?不一定。一是没有对症下药,二是用药时间不对。银行的风险,实际上来自于房地产业不健康发展所积累风险的转嫁,病根在房地产业身上。因此,医治这个病的关键,在于对我国房地产业现状的准确判断———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是否已经使其回到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如果房地产业本身的发展有问题,现在急着拓宽直接融资,只不过把集中在银行的风险向社会扩展罢了,风险并没有因此消失或减少。
说到底,直接融资多半瞄准的还是老百姓的荷包。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开辟股市这个直接融资渠道的目的,就是为国有企业改制脱困服务,减轻其对国家财政和银行的依赖。现在回头看,由于有了股市这个直接融资场所,国家财政和银行的负担倒是减轻了,风险却转嫁给了股民及股市!如今,7000万的股民已是哀鸿遍野,伤亡惨重,管理层又不得不回过头来认真解决上市公司本身的问题。
房地产业现在是否在健康发展?估计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秤。房价虚高,银行和老百姓都是受害者。一旦买房人按揭交不上,银行即使收回一大堆房子也没用。记得在央行提高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不久,面对百姓的质疑,吴晓灵出来安抚老百姓,说大家从将来房价下跌中获得的实惠,将远超过利率上涨所增加的成本。老百姓对官员是相信的,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充满信心,可如今吴晓灵的话应验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的主导权并不在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可以本着善良愿望出这样那样的政策,但政策的执行主要还得看地方政府的脸色。从这层意思上去理解吴在“2005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的此番表态,倒更像是无奈之言。
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