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家住湖南路的56岁盲人老刘途经火车站附近时,被一辆违章停放在盲道上的摩托车绊倒。头硬生生地碰到摩托车上被磕破了。昨天是第22个“国际盲人节”,可记者调查了解到,像老刘这种盲人绊倒在盲道上的尴尬情况却依然屡屡发生,盲人们依赖的盲道很多都遭到了破坏,盲道充满坎坷。而导致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相当一部分与“辽宁路现象”一样是有关部门在设置和管理上出现漏洞而造成的。
盲道成了“盲肠”、“忙道”
“原本可以直线走过的路,就因为上面有很多障碍,所以即使不被绊倒,我们也要绕开障碍走很多像盲肠一样的弯路”盲人崔红对无奈地对记者诉苦。“湖南路55号附近、费县路1号……”一提起盲道被占,市南城管火车站中队队员周玉香一口气就能向记者提供十几处盲道受到破坏的重点区域。仅太平路55号附近,他们平均每天都要查处近20起违章占用盲道的情况。一年下来就是7000多起!
与此同时,记者从青岛市立医院、海慈医疗集团、青岛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等岛城医疗机构的急诊室获悉,经常会接诊盲人受伤的情况。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发生在盲道上。究竟谁让盲道“失明”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主要是4种因素导致了岛城盲道变成“盲肠”、“忙道”。
首先是盲道上违章设置障碍,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很多盲道上被人为地设置了广告牌、变电器、自动售货机等障碍物,盲人走在上面,一不留心就会被撞到。广西路靠近中山路段小饭店前的盲道上总是摆满了装着海鲜的塑料盆。经常还有市民把自行车甚至汽车停放在盲道上。
其次,很多盲道后来发生变更,将盲人引入一些有土坑、大树等的“歧途”。第三是盲道雨天成陷阱。有很多盲道由于年久失修,铺装的底部出现空隙,走上去坑坑洼洼,特别是一到下雨天,很多就成了“陷阱”。连一些正常人走上去,都感到非常滑,而且会被石板下溅出的泥水弄脏衣服,更别提盲人走起来有多艰难了。最后就是野蛮施工。有很多临街店铺开设或装修门头时,私自在盲道上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和阻断了盲道。
管理“盲点”才是主因
实际上,2004年,我市就出台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办法,规定无障碍设施谁建设谁负责养护。其中,明确指出像盲道这样的无障碍设施的养护由建设项目所有权人或者(授权)经营管理者负责。无障碍设施养护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维修,确保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而因特殊情况确需临时占用无障碍设施的,应报有关部门依法核准,并在距占用地点安全距离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临时占用期满,占用单位应当迅速清除障碍物,恢复无障碍设施的原状,消除安全隐患,经核准部门验收符合通行或使用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或使用。
记者了解到,除了部分市民违章占用盲道之外,广告牌、变电器、自动售货机的违章设置,大树栽种在盲道上,以及盲道年久失修等情况,在盲道失效原因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些情况就像“辽宁路现象”一样,有不少是有关部门在设置和管理上出现漏洞而造成的。
多管齐下“复明”盲道
在采访中,市民呼吁除了城管和交警加大对设置在盲道上的障碍、摊点或停靠在上面的车辆进行集中清理力度,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在盲道设置和管护上多一点人性化,不要再人为地给盲道“填堵”。记者
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