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观的彼特周光辉摄 |
   在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上输入中文“青岛基尔”,找到的相关报道为八千多条;输入英文“QingdaoKiel”进行搜索,相关报道达到了两万多条。青岛和
德国两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主办城市基尔,亚欧大陆两个相隔万里的城市,正因帆船而结缘,因帆船而被人们更多的时候作为一个词组一同提起。    7月16日,青岛—基尔帆船营,这个双方精心策划的项目在国家体育总局航海运动学校训练基地开营。时间过去了一周多,帆船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运行、效果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基尔帆船营。
   敬业基尔人
   为推动青岛—基尔帆船营顺利进行,基尔方面派来了三位专家进行指导。三人中,彼特·霍斯特是基尔帆船之都办公室的新闻主管,也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在基尔,他为政府工作了5年,任务就是进行帆船推广、市场策划和国际化运作。另外两人是这次帆船营的教练约克·豪迈尔和索林根。
   作为负责人,除安排日常工作及协调关系外,彼特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就是在一天的活动后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日志和总结,并且传回基尔。此外,彼特还担当着为基尔的媒体提供消息的任务,来青岛一周多的时间,彼特的两篇关于帆船营的报道已经在德国报纸上见报。如果说彼特倾向于“务虚”的话,彼特的两位同事索林根和约克则承担起了讲课和现场指导的任务。从讲授帆船的基本航行知识到如何系好每一个作用不同的绳结,再到在帆船上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索林根和约克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青岛—基尔帆船营,彼特表示这是一个为青岛量身打造的计划,基尔方面早在去年就对帆船营进行了概念性设计,在与青岛有关方面不断沟通后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操作模式。彼特介绍说,到目前为止,本次帆船营已经有500多人次参加,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推广效果。而对于青岛打造帆船之都的计划,彼特认为青岛在申办奥帆赛之后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而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让市民们接触帆船、从帆船中体会到快乐,从而建立起与帆船的联系。彼特认为,打造帆船之都,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去做具体的工作,关键是让帆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细心志愿者
   帆船营中,除三名德方工作人员外,置身其中的更多的是志愿者和航海运动学校的教练们。在这里,他们与来自基尔的专家形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
   进入帆船营,志愿者会在第一时间引导学员们感受这里的帆船氛围,认真讲解青岛奥帆赛筹备情况、帆船的级别设置和基尔方面的情况。讲解完毕,志愿者会把学员们领进教室,而在教室的每个座位上,他们已经细心地为每位学员准备好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航海日志”。讲课时,航海运动学校的康鹏教练会和德方教练配合默契地演起“双簧”。学员们听完课后,志愿者认真记录下学员出席情况,并且帮学员穿好救生衣,督促整齐地排队出海。在学员们上船出海的时候,除了一部分志愿者要留在营地里外,每次都会有两名志愿者认真地拿起望远镜,在岸边注视着海面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谈起当志愿者的感受,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大三学生张立中表示,自己每一天都在接触着全新的东西,帆船营将是自己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而通过对帆船营近距离的接触,张立中说自己有了一个与奥帆赛相关的愿望,那就是要在2008年以裁判员的身份出现在奥帆赛赛场上。
   帆船营里,还有许多和张立中一样的志愿者,已经考上海大MBA的尹纳新、在青岛大学留学的美国留学生马天龙、张立中的四名海大同学以及航校的数名教练……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但在内心里,却都希望能为奥帆赛、为打造帆船之都出一份力。
   快乐帆船营
   正是有了中德双方这样一群爱好帆船的人,才让帆船营里有了浓烈的帆船气息,在这种浓烈的帆船气息中,快乐才是主题。
   第一项学习内容是参观帆船营里的图片展,当介绍到基尔情况的时候,彼特会准时出现,为学员们亲自讲解基尔的情况。而在介绍基尔的同时,彼特会指着两张有基尔帆船比赛时的图片告诉大家,图中那位五六岁模样的小姑娘是自己的女儿,听着大家的赞叹声,彼特会有几分陶醉。而在教室内,为学员们讲解帆船知识时,一向表情严肃的索林根会在讲解怎样迎风转舵时绷着脸和大家开上个玩笑———我们一会儿从码头下水,大家一定要学会迎风转舵,不然我们的船会在韩国上岸。听完课,学员们会为学会打一个水手结高兴半天。下水后,帆船上、帆板上,学员们会为自己学会一个动作、体会到一个要领欣喜不已,而这种快乐,是语言难以形容的。本报记者韩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