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红星
胜利东街,潍坊市的中心街道,街道两旁矗立着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不时闪烁着两行大字:让世界了解潍坊,让潍坊走向世界。
无疑,这个口号凝聚着一座城市的理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谋求更高、更快的发展。那么怎样让世界
了解潍坊,又怎样让潍坊走向世界?潍坊人做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在近两年,潍坊的发展令人称道。不妨用数字来说明潍坊的发展速度:
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46亿元,增长16.9%;财政总收入10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6亿元,分别增长26.7%和3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5亿元,增长59.6%;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突破1000亿元。与2002年相比,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六个翻番”。“十五”计划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基本完成。
如果要总结潍坊市近两年的发展经验,无外乎潍坊市委、市政府创新、务实的工作,他们着力解决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环境建设“四个关键问题”,突出抓好工业强市、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农业三化、城市化和科教兴潍“六个战略重点”,团结带领潍坊人民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取得了改革和建设的新成绩。
两大节会
潍坊国际风筝会和鲁台经贸洽谈会是潍坊市富有创造性的两大节会。潍坊人把“两大节会”作为推进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舞台。尤其是国际风筝会,自1984年4月20日首次举办以来,潍坊市就以她独特的魅力折服了世人,被誉为“风筝之都”。
以风筝会天下人,与天下人交流合作、共谋发展,这就是潍坊风筝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奥秘。通过风筝会,潍坊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文化交流关系,与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看好潍坊的前景和商机。
另一“知名海内外,享誉齐鲁间”的盛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也已连续举办了10届,正在向着“全国一流、江北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两岸贸易盛会”迈进。
潍坊招商局副局长白卫明表示,通过两大节会,潍坊创建了城市品牌,扩大了对外影响,真正实现了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
一个中心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的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潍坊地理位置优越,是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发展物流业条件得天独厚。如何发挥地理优势,搞好物流业,成为潍坊市打破服务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口。为此,中国物流协会的专家和国内其他知名物流专家被请到潍坊,共商发展大计。“半岛物流中心规划”就此诞生,今年开始实施建设。一批骨干企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据悉,为打造物流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2005年9月14日—16日潍坊市将举办“中国(潍坊)现代仓储物流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展会将展示最新高、精、尖物流技术,借助这一巨大国际平台,实现潍坊建设“大枢纽大中心“的梦想。
三北开发
潍坊发改委主任陈仁杰介绍说,加快“三北”(寿光、寒亭、昌邑北部俗称“三北“)开发,拓展发展空间,是潍坊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潍坊市北部沿海地区海岸线长113公里,浅海、滩涂和滨海平原4400多平方公里,非耕地2800多平方公里,地下卤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地势平坦,人口密度低,公路、铁路、港口一应俱全,非常适合布局大型重化工项目,是潍坊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该市的海洋化工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独具特色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去年,潍坊市委、市政府把开发“三北”作为加快潍坊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提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加快推进工业重心北移,掀起了新一轮开发热潮。目前正在加快水、电、路、港等基础设施和4个项目区建设,70个重点工业项目正在落实或建设。下一步,潍坊将与青岛主动衔接,研究规划专门工业园,建立加工生产基地,为促进青岛、潍坊两市以及其他半岛城市的合作搭建最佳平台。
就在记者即将结束潍坊之行时,潍坊有关部门把今年前5个月的经济情况做了介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4.3亿元,同比增长120.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4亿元,增长2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4亿元,增长16.3%;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增长48.3%,其中出口8.71亿美元,增长52.7%;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63.9%。全市加快发展的风气正、氛围好,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活力。
这是一座风筝之都,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水土孕育了贾思勰、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郑板桥、李清照等历史名人,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同样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