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挖土机在前面整地,施工人员跟在后面铺防渗膜
资料图片:施工人员在衬砌驳岸,即所谓的防侧渗处理
本报讯 圆明园综合整治工程环评报告本月末将递交,国家环保总局将充分尊重环评机构通过详细论证递交的环评报告,并将根据环评报告和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决定。昨天,在第八届绿色中国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这样表示。
圆明园综合整治环评报告如果没有意外延期,就应在本月末递交国家环保总局。此前,圆明园环境影响评价可谓一波三折。北京师范大学因延误环评时间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批评,而后,清华大学联合了有关单位组织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环评工作组,主动承接了圆明园环评,同时,北京师范大学也表示积极配合。在接了被外界称为“烫手山芋”的圆明园综合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清华大学方面表示,将在环保总局限定的时间内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而后,其机构负责人表示,在圆明园环评没有作出结果前谢绝任何新闻媒体的采访,至此,环评进程如泥牛入海。而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截至目前,国家环保总局还没有收到清华大学有关环评报告要延期递交的信函。
“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无论是公众听证,还是整个环评过程,其标志性意义在于环境执法的公开、透明在我国环境事件中已经显现”。昨天,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这样评价圆明园事件的意义。
另据《新京报》报道:
“自然之友”召集专家紧急磋商
据知情人士向“自然之友”透露的环评报告内容,分为八个部分,景观、文物、水、大气、噪声、生态、地下水、地表水。目前的焦点是在最后三个。
6月17日下午,“自然之友”召集京城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紧急磋商,参与这次会议的北大教授俞孔坚认为,“任何有害于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工程都是错误的”,即使环评报告100%支持防渗工程,也不能成为目前正在进行的圆明园改造工程的依据和借口。
清华大学称环评还未结束
负责此次环评的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陈吉宁,昨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环评工作还没有结束,他们也听说了社会上传言的多个环评报告出炉的版本。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此次环评分多个小组,目前分组报告已经出来,但没有进行汇总,因此,目前还尚未对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得出最后结论。他没有透露分报告的结论。
据参与此次圆明园环评的一位人士透露,环评人员只是根据一些指标做一些试验,然后根据试验提供一些数据。他们并不对数据进行结论性分析,也不会表态。据了解,环评报告将在20日前后提交给海淀环保局,然后根据程序,再举行专家论证会,由各方面的专家根据环评报告做论证,可能在专家论证会上有结论性的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