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晓东 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就业的状况与经济的发展总是相互缠绕、密不可分。
虽然从宏观的层面上讲,就业扩大和经济增长总是保持着一种正相关性。但是当我们进入特定的情境,这两者的关系往往变得微妙而复杂。许多城市出现的“用工
荒”,许多企业的发展道路在“人员分流”面前频频受阻,都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凸显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对于进入发展全新阶段的青岛而言,显然不愿意在前行的道路上受到这样的掣肘,而就业经济的提出,则是这座城市为了实现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为了将就业压力巧妙转化为经济发展中宝贵的人力资源优势,所进行的崭新尝试。
营造良性互动的局面
其实,近几年来,围绕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变化,青岛已经把扩大就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力图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营造出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市劳动保障局介绍,近年来,我市的GDP一直保持15%以上的增速,这种高增长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按照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4500个就业岗位测算,每年青岛通过经济增长至少增加就业岗位6万多个。
同时,青岛经济结构的有序调整,也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例,近几年来,青岛第三产业创造的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5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830亿元。与此相适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9.7%增加到2004年的35.8%,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成为了新的就业增长点。另外,在这种经济结构调整中,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巨大空间,而这些企业也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力量。2004年底,国有、集体单位就业的人数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已下降到了11%。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直接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使得各级财政有能力不断加大对就业资金的投入,从而为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据了解,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服务业的发展以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解决下岗职工和富余人员的再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得以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效用。截止到目前,全市有9.4万名失业人员领取了《再就业优惠证》,其中80%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有1万多人实现了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岗位依然是最稀缺的资源
虽然青岛创造了一个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就业难依然是这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岗位,依然是城市中最为稀缺的资源。
专家分析,当前青岛就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面临两大严峻的现实:一是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城乡就业压力使全市就业面临严峻形势。仅从2005年来看,据预测,当年将新增失业人员16.5万人,加上2004年结存的6万人,总量将达到22.5万人,剔除其它原因可能减少的2万人,需安排城镇失业人员就业20.5万人。除此之外,我市还有近4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10万多名失地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二是城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供给减缓,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就业最大化,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带来的就业结果是不同的。20世纪80年代,我市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百分点。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增长,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目前,我市就业弹性为0.13,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3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大约是0.3-0.4。
专家同时指出,在观念层面上,对于发展就业经济,人们也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与扩大就业的认识有偏差。虽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可能创造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盲目引进和发展生产效率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结果不仅没有解决好就业问题,而且还可能出现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另外,对各级政府政绩考核指标的设置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往往偏重于对经济增长速度、GDP、税收、财政收入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考核,而在就业率方面的考核力度不够。
把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使青岛的就业经济步入一个更为合理的发展区间?市劳动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主要是标本兼治,把深化改革、促进发展、调整结构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
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继续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由于市场机制天然偏向效率,缩小贫富差距的任务就要依靠政府的调控,而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的状况下,政府应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来考虑,将扩大就业和老百姓的真正富裕作为政府工作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
同时,在产业类型的选择上,要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市场发展潜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我市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据测算,每一个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是资本密集型大企业的10倍以上。
在企业规模的选择上,要注重扶持中小企业。以同样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发展环境的制约,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仍然不足。一些发达国家每千人中小企业的数量平均为50个,而我市每千人企业数平均不到25个(其中包括把10个个体户折算为1个企业),这意味着我市中小企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就业方式的选择上,要注重采用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这些形式,就业门槛低,行业和门类包容性大、选择余地和空间大、机制灵活进退方便。目前,我市已有70%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这些灵活就业领域。而要进一步推进这一就业方式,还要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灵活就业人员同样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同时要开辟灵活就业新领域,加强对灵活就业的服务,使更多人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走上就业岗位。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因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我市目前发展就业经济的最主要矛盾。由于劳动力供求不匹配,造成一些岗位人满为患,另一些岗位却招不到人。这使本来很有限的就业岗位不能得到充分实现。据统计,因为这种矛盾,大约有17%的就业机会在无形中流失。这种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与岗位职业的要求不匹配。因此,改变这一状况,就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整合利用高职院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以及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等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开展面向新生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的技能培训和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转岗培训,形成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大培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