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歌手大奖赛(1984年)
1984年,一座舞台为很多默默无闻的音乐演唱者敞开,它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电视歌手大赛。在第一届青年歌手大赛上,所有唱法的歌手都在一起比赛,没有观众,也不用麦克风,凭借着电视媒体在中国绝对的霸主地位,电视歌手大奖赛这种新的选拔方式自1984年推出后,就受到了广大电视
观众的喜爱,大赛获奖歌手在几天的比赛后迅速窜红,随着电视产业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电视歌手大奖赛花样更多,内容更丰富,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电视歌手大奖赛走到如今已是第11届,许多优秀的歌手如宋祖英、殷秀梅、董文华、毛阿敏等都是通过这个比赛脱颖而出的。
美术界85新潮(1985年)
1985年中国美术界出现了各式各样模仿西方行为和装置艺术的作品,被称为"85新潮"的美术。对当代中国美术来说,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火热记忆。尽管到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时,它在褒贬难辩的争吵中匆匆落幕,但仍然给整个美术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对90年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文革"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它迅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被卷入了一场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并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先锋小说"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文坛上被一股凌厉而又现实的文风包围,先锋小说从此走入人们的记忆。格非、孙甘露、余华的作品代表了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方面的探索发展。同时,韩东、毕飞宇、东西、王小波等也以他们独特的存在价值被人们铭刻在心。但在中国,先锋作家所谓的"一往无前"只是在表达一种理想,很少有作家能够一直保持探索的姿态,到90年代初,一些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小人书
成年人对小人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在他们的童年时代几乎都有小人书相伴。小人书是在图书插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构图简洁、文字浅显并且便于携带,深受人们喜爱。《鸡毛信》、《小兵张嘎》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曾影响教育了几代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小人书最辉煌的时期。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卡通画以及电视节目、进口大片逐渐取代小人书,孩子们更喜欢看称为"凝固的剧画"的卡通,如《机器猫》。小人书如今却成了成年人的钟爱,成了收藏爱好者的新宠。曾经陪伴几代人的连环画无可奈何地衰落了。
《雀之灵》(1986年)
首演于1986年的《雀之灵》是杨丽萍自编自演的舞蹈,但与人们看惯的傣族孔雀舞存在明显的变异---举手、投足间看似孔雀"迎风挺立"、"展翅飞翔"……她远远超越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灵与肉的交融,是女性深刻的内心体验。杨丽萍所独创的手臂酥软无骨般的颤动,于纤细、柔美中迸发出生命的激情。而杨丽萍对于生命、爱情与死亡所具有的本能而浪漫的意识,使她的舞蹈独辟蹊径,自成风格。当年的《雀之灵》一出现在电视中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观众通过《雀之灵》知道了杨丽萍的存在,在当时很多人的思维中,杨丽萍就是中国民族舞蹈的代名词。
张艺谋(1986年)
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这个群体给人们带来很多骄傲的记忆,其中的优秀分子张艺谋是回忆中的一个亮点。从乡野味十足的《红高粱》、《菊豆》到纯属大众生活写照的《一个都不能少》,再到武侠味十足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很会制造"中国风味的视觉刺激",而在艺术家外表下的商业头脑表明张艺谋绝不仅仅在做拍电影这一单纯的事情,他在为整个电影产业的进步而奋斗。不单单是电影,从芭蕾舞剧到西洋歌剧再到民族歌剧,还有前不久亮相雅典奥运会的"中国8分钟",他都无不手到擒来。然而奇怪的很,似乎他每一次转变和尝试,都不是在鲜花和掌声中完成的,可偏偏每一次又有无数的人在暗中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崔健(1986年)
如今的崔健老了,可当年的《一无所有》却充斥了整个的大街小巷。号称中国摇滚教父的崔健给70年代生人带来了叛逆不羁的青春。198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身背一把破吉他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唱出"我曾经问个不休……"时,台下顿时变得静悄悄的。歌曲结束,在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中,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诞生了。时至今日,70年代人还爱吼《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崔健穿着军裤,用嘶哑的吼叫表达了一代人的迷失和对传统价值的解构。崔健的意义已超出流行音乐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