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
今天正在央视黄金时间上演的电视剧《红旗谱》,把我们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那个年代。由我们河北作家梁斌创作的小说《红旗谱》问世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是一部反映二十世纪20年代农村阶级斗争的史诗,我们在《红旗谱》中看到了漫长的黑暗统治年代,老一代的革命农民向反动势力冲锋陷阵
的悲壮历史,小说深刻反映了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面貌,拥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地方色彩,风格雄浑而又亲切朴实。小说出版至今共印500万册,被改编为话剧和电影,并被翻译到国外。
“金鸡”“百花”
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电影百花奖,是中国电影界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两项国家级的电影评奖活动。1961年在周总理倡议下,开始由广大观众进行投票评选,当时发行量很大的《大众电影》承担了随刊物分发百花奖选票的任务。《红色娘子军》获第一届百花奖的故事片奖,祝希娟、崔嵬分获最佳帝后。
1981年“金鸡奖”诞生。1981年的电影“双奖”是前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第四届电影百花奖第一次去杭州西子湖畔同时颁奖。《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获得金鸡奖,张瑜最早荣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直到1992年的春天中国第一个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诞生。时至奖项泛杂的今日,金鸡百花奖依然是电影观众心目中电影进步的一个坚固凭证。
《红色娘子军》(1964年)
《红色娘子军》的诞生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芭蕾舞剧。首演女主角吴琼花的扮演者是“中国第一只白天鹅”、著名舞蹈艺术家白淑湘。该剧问世40年来,一直深受观众的热爱,创造了2000多场久演不衰的神话,并成为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历史记忆;《红色娘子军》还几度走出国门,让各国观众领略了中国芭蕾艺术的灿烂辉煌。西方艺术学者评价说:《红色娘子军》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出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可以说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毛主席去安源》(1967年)
“文革”时期,各地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行美术语言系统。这批作品中,首先应提到的是《毛主席去安源》。1967年10月,“毛主席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幕,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刘春华创作此画时,并没有过多地强调油画技巧,因为他认为这幅画首先是给群众看的历史作品,考虑到中国老百姓的欣赏习惯,他把这幅画当工笔画来画。然而也恰恰是这种民族主义的话语,言说了与苏派油画不同的内容,使此画引起了大众的极大兴趣。
“样板戏”
对于20多岁的青年朋友来说,“革命样板戏”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对30多岁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来说,恐怕谁都能哼几句。可以说,唱“样板戏”已成为几代人人生历程上一段生命的记忆:欢乐的、痛苦的、无知的、无奈的……“革命样板戏”作为一个特殊年代的专有名词,最早可能见于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该文提到的最早的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