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 > 脑瘤 > 脑瘤的病因

脑垂体瘤的病因

时间:2011-12-30来源:青岛健康医疗频道

脑垂体瘤的病因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是很难说清楚的,但是了解脑垂体瘤的症状还是很有必要的,是患者及时的发现病症并且积极的诊断治疗的关键一步。    脑垂体瘤的病因是下丘脑多肽激素促发垂体细胞的增殖,如移植入GHRH基因后,可引发大鼠促GH细胞增生,并进而发展成真正的垂体肿瘤。抑制因素的缺乏对肿瘤发生也可起促进作用,如ACTH腺瘤可发生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脑垂体瘤的病因有很多,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瘤属良性上皮源性肿瘤,累及垂体前叶,占颅内肿瘤的10%-18%,以女性多见。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将该瘤分为功能性(占75%)和无功能性(占25%),有分泌功能者可再分为生激素腺瘤、泌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腺瘤等。依肿瘤大小分微腺瘤(直径<10mm)和(大)腺瘤(直径>10mm)
    对于垂体泌乳素分泌型肿瘤,脑垂体瘤的病因多种多样,现在的观点认为,90%以上的患者(无论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都可以用多巴胺激动剂(短效制剂溴隐亭,长效制剂卡麦角林)控制PRL水平,使肿瘤的体积缩小。其实只要您详细的了解脑垂体瘤的病因,积极的进行治疗,
    由于垂体瘤属于腺瘤,关于放疗。自身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放疗后将近70-80%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减,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脑垂体瘤的病因1.下丘脑调节功能失常
    下丘脑多肽激素促发垂体细胞的增殖,如移植入GHRH基因后,可引发大鼠促GH细胞增生,并进而发展成真正的垂体肿瘤。
    脑垂体瘤的病因(2)抑制因素的缺乏对肿瘤发生也可起促进作用,如ACTH腺瘤可发生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
    垂体细胞自身缺陷学说,垂体腺瘤来源于一个突变的细胞,并随之发生单克隆扩增或自身突变导致的细胞复制。外部促发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
    以上就是对脑垂体瘤的病因是什么所做的详细解答,希望患者朋友可以积极采取良好的治疗措施,从而让病情得到较好的治愈。
    脑垂体位于大脑正中和双眼后方,脑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的总司令部,控制人体内分泌功能,包括血糖、电解质,人体的高矮、男性性征如胡须,女性的月经等都是脑垂体的功能。
    脑垂体出现肿瘤的时候内分泌功能就会发生改变,人体的代谢以及相应的脏器就会发生一些病理变化,这个病理变化就会带来一些临床症状,肿瘤可以包裹脑垂体,也可以从脑垂体体内生长出来,挤压脑垂体,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
    垂体瘤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激素分泌异常症群:激素分泌过多症群,如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激素分泌过少症群。当无功能肿瘤增大,正常垂体组织遭受破坏时,以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闭经、不育或阳萎常最早发生而多见。
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群:神经纤维刺激症头痛,呈持续性头痛;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压迫症 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底改变;其他压迫症群。
垂体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颅平片正侧位片示蝶鞍增大、变形、鞍底下陷,有双底,鞍背变薄向后竖起,骨质常吸收破坏;
2、CT垂体密度高于脑组织;
3、磁共振成像(MRI)对垂体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可弥补CT的不足;
4、气脑和脑血管造影。
 

相关链接

上一篇:脑瘤形成的原因 下一篇:脑动脉瘤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