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青岛董家口港区,满载液化天然气(LNG)的“科罗尼斯”轮正向码头罐内输气。该船LNG申报数量为14.5万立方米,货值近3亿元,是山东口岸首次接卸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标志着中石化山东LNG项目自2010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经进入重载试运行阶段。
卸货 LNG项目正式靠泊投产
14日,船长285.4米,吃水10.8米,载有14.5万立方液化天然气的希腊籍LNG特种船“科罗尼斯”轮首次靠泊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中石化LNG码头,标志着山东LNG项目正式靠泊投产。
为做好首船LNG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考虑到董家口港区未正式开放,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未达标,黄岛检验检疫局对“科罗尼斯”轮实施了随船卫生检疫,既控制了疫情传入风险,又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该轮靠泊后,检验鉴定人员登轮参加了船岸卸货协调会议,随后卸料臂与LNG船顺利对接,检验鉴定人员开展危险化学品信息核查,对舱容计量表、CTMS证书有效性进行确认,读取船舱CTMS数据,逐舱计算观测体积。 15日凌晨2时20分,卸货前首次现场检验和重量鉴定工作全部顺利完成。
现场 四座全容罐可容64万立方
“这艘载有14.5万立方液化天然气的船只仅能勉强满足一个LNG储罐全容罐,,每座储罐有效容积均为16万立方米。 ”据现场装卸相关负责人介绍,LNG项目包括码头及陆域工程、接收站工程及输气干线工程三个部分,其中储罐承载着接收站工作的主要功能。目前,在码头上的四座储罐全部可以接纳液化气。
此次首船LNG为调试气船,卸料总过程约为12天,期间黄岛局还需完成自动化取样、卸货后末次重量鉴定等工作,预计于11月26日卸毕后离泊。下一船液化天然气(LNG)将于12月20日左右到达。
预计 年供气能力40.5亿立方米
据介绍,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投产后每年供气能力40.5亿立方米,而青岛一年的用气量为7亿立方米,不仅青岛能用上国外的天然气,剩余气源还将通过长达5000公里的管网输送到全国各地。
据介绍,LNG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按总体统筹控制计划确定,工程达到首船接气条件,2016年可投产。二期建设规模为500万吨/年,供气能力67亿方,2016年建成投产;远期规模1000万吨/年,供气能力135亿方,2018年建成投产。
青岛地区因地处天然气管网末端,始终存在天然气资源不足的问题,“气荒”问题时有发生。 “该项目建成后,原本的天然气管道末端变成首端,从根本上解决青岛乃至全省的“气荒”问题,新区也将变身省内清洁能源的提供中心。 ”相关负责人称。
据介绍,LNG建成投产后,将打破山东省单一依靠国内管输天然气供应的现状,填补省内燃气管线区域性空白,同时拥有陆地管输天然气、海洋上岸天然气和进口LNG三大供气气源,逐步完善山东乃至华北地区多气源供应格局,缓解山东半岛和整个山东省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全市天然气一年用7.1亿立方米
根据 《2013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3年底,我市城市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的总户数达到141.6万户,全年供应液化气总量4.1亿吨,供应天然气总量7.1亿立方米。城市气化率达到100%。(记者 王汉峰 通讯员 李娜 于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