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霜降一过,黄岛区薛家岛附近社区的捞参人就开始摩拳擦掌,做好准备抓住一年中最为“趁钱”的两个月时光。比起栉风沐雨的普通渔民,捞参人所要面对的艰险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长期过着“水平面以下”的生活,虽然在短暂的月季之中有着不错的收入,但却要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危险与艰辛。被称为“蛙人”、“猛子”的他们,在十几年的深水磨砺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有朝一日攒够钱“上岸”做点营生。
捞参者说 下水全身装备七十斤
月挣三四万=年收入
11月10日上午,记者在薛家岛董家河社区见到了今年46岁的捞参人张焕光,从今年10月中下旬开始,他陆陆续续地接到了不少活,“下水捞参属于吃‘季节饭’,由于海参要经过长达4个月的夏眠时间,捞参的时间主要集中在3月下旬到6月底,以及10月中旬到12月底这两个时间段。特别是现在,海参在水底下吃食吃得猛,个头又大又肥,正是适合下水捕捞的时节。”
在乘船到达下潜地点后,张焕光要换上一身的行头:将厚重的胶皮潜水服套在厚毛衣毛裤外,戴上潜水镜、将乘参的网兜挂在脖子上、穿脚蹼,光是这身行头就四十多斤。
随后他还要将几个铅块挂在腰间,这些铅块主要是用来抵消海水的浮力、保持在水中的平衡。“夏天绑上5、6斤 (铅块)就够用了,但冬天(潜水衣)里面衣服穿得厚,最多时要绑上三十多斤,有时都感觉喘不上气。”张焕光说,下水时,铅块加身上行头的重量已经超过七十斤。
为捞参人提供氧气的是一条连接船上空气压缩机的皮管,对于这个行业的人来说,这条长达90多米的管道就是他们的“生命线”。“以前都是背氧气瓶,一是太沉,一身装备加起来要七八斤;二是在水下潜个三四十分钟就要上来换一次,效率太低。”张焕光说。
除去刮风下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张焕光一年“下水”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一个多月,“外界很多人说我们月收入三四万,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一年的收入,毕竟能够捞参的时候也就那么些天。”张焕光告诉记者,现在捞参人的年收入比起二十年前并没有很大提高,“当时一个月三万多是高收入行业,但现在就不行了,随便搞点水产养殖什么的就比这个多。”
张焕光说,当年附近海域由于野生海参多,即使在海参价格还没涨上去的情况下,“给自己打工”也会有不错的收益,而随着野生海参数量的大幅减少,“现在大多都是给养殖户捞海参,给别人打工,挣的就是个辛苦钱。”
从上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薛家岛周边的海域陆续被个人承包起来搞海参养殖,对于捞参人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张焕光说,人工潜水捕捞基本上是养殖场收海参的唯一办法,虽然以前也有养殖户尝试放水收参的办法,但收获的海参大都因为缺氧而品相不佳。
张焕光告诉记者,潜水捞海参的具体报酬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基本上是通过口头的协商进行解决。“打比方说一个池子规定一天要捞二三百斤参,这是最低的工作量,如果超出一般就给提成,差不多超出一斤给一元钱,干得好一天也能赚上个一千块钱没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