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老师明说教师节不收礼 家长误解要卡要钱充3千话费

来源:青岛晚报-- 2012-09-10 13:40:20 字号:TT

    不送礼孩子受“冷遇”

    “我原来坚持不送礼,后来才知道,自己孩子被划成了个别学生。”在儿子上四年级之前,臧先生从来都是用几张卡片,轻松搞定教师节,但就在上个学期,他才知道孩子早已经上了“黑名单”。“跟班里其它家长商量,大家都约定好了不送礼,但儿子却说,其实这些家长都送了礼。”儿子身高在班里只算中游,座位却始终在教室后两排打转,学校里的各种社团也总是选不上孩子,臧先生觉得

这都是自己没送礼的结果。

    臧先生考虑的是“送不送”的问题,热点学校家长老张思考的则是“送多少”的难题,自称为“资深家长”的他告诉记者,教师节送礼既不能太寒酸让老师看不上眼,又不能太豪华,让老师觉得这个家长“油水厚”,“一旦被个别没师德的老师盯上了,以后班里印资料、出游包车、组织义卖都会让你帮忙。”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老师都喜欢在教师节收到代表孩子心意的礼物,但过于“物质”的礼物却常常让老师为难。而家长们一方面对教师节送礼深恶痛绝,很多却依然在坚持“随大流”破财。

    “师生情”是最好礼物

    “去年教师节,二十多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到学校来看我,呼啦啦围了一办公室。那一刻我觉得当老师真是幸福极了!”青岛39中马德红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提起今年的教师节,她依然很期待,这一天是她最快乐的日子之一,因为她又获悉了哪个学生升学了,哪个学生工作了,哪个学生做爸爸妈妈了。“真是开心呀,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一点点长大成人一样。其实,大多数老师在乎的并不是什么贵重礼物,孩子毕业了,师生情还能延续,这对老师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除了父母以外,老师是孩子们接触最多的成人群体。和老师沟通的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家长需要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而不是背着孩子暗箱操作,和老师“以礼相待”。师生之间如何更好的沟通,怎样培养孩子学会感恩,这都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和练习。(记者 兰君 王晓雨)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