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图片报道大赛活动> 2011年专题 > 正文

为了早日完工

来源:青岛日报 2012-07-30 10:40:06

    昨天岛城市区最高气温达到30℃以上,而在炎炎烈日之下和几十米深的潮湿地下,青岛地铁的数千名工人仍冒着酷暑奋战在施工一线。记者昨天分别实地探访了地铁3号线正在施工的明挖车站汇泉广场站和暗挖区间保河区间(保儿站到河西站之间),亲身感受了工人们为青岛地铁早日顺利通车,不惧高温高湿环境坚守施工一线的感人场景。

    汇泉广场站:

    热气蒸腾,钢筋被晒得烫手

    记者首先来到地铁3号线汇泉广场站采访。该站由中铁十七局青岛地铁项目部负责施工,日前该站到中山公园站的区间隧道率先实现贯通。项目部书记李永清告诉记者,汇泉广场站位于文登路正下方,为明挖车站。车站总长249.5米,为地下两层两跨矩形断面。记者在现场看到,车站的基坑已挖掘16米左右的深度,内部50多根钢支架横立,西侧沙土堆积有十多米高,工人们正在有序施工。

    据该项目部工程师李金凌介绍,汇泉广场车站开挖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局部采取爆破开挖。基坑开挖遵循“先撑后挖”原则,即先在车站周围打下桩体,对周边围岩及土石形成支撑,然后再从上而下依次分层开挖,同时再增加钢混支撑。“因此在车站主体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筋。”李金凌说。

    上午10点,暴露在太阳底下的钢筋加工工棚内,热气在蒸腾着,明晃晃的太阳像是要把人烤干似的。仅仅站着不动,汗水就顺着脸颊直往下淌,但正在干活的工人却顾不上擦把汗。来自临沂的工人王师傅正在把大拇指粗的钢筋折成长方形。他说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操作,从早到晚身上的衣服全部被汗水浸透几乎没有干透的时候。在他的身后,几千根钢筋一层层地码得整整齐齐。记者试着摸了一下钢筋,已经被太阳晒得相当烫手,但戴着厚手套的王师傅,似乎并不惧怕钢筋的热量,熟练地将钢筋一根根放在工作台上。“像这样的钢筋条,我一天要折2000多根左右,否则就赶不上工程使用。”

    接近中午11点,工人们陆续从岗位上回来,排队领取藿香正气水和冰镇的绿豆汤。工人王少华告诉记者,中午11点到下午两点是他们的午休时间,在装有空调的宿舍里休息一阵,一上午的疲劳就会缓解,然后下午再接着干。

    保河区间:

    在“豆腐里挖地道”,湿气闷人

    接着记者来到位于黑龙江路旁边的河西车站,通过简易楼梯来到位于地下的保儿站至河西站区间施工隧道内。据承建该项目的中铁隧道集团青岛项目部书记李剑介绍,保儿站至河西站区间隧道全长1360米,为暗挖区间,左右线平行布设,目前大约还有30米左右就能顺利实现站间隧道贯通。

    虽然下到地底下之后气温没有地面上高,也没有大太阳炙烤,但是在通风不畅的地下隧道内,潮湿仍然让人浑身不舒服,再加上施工机械运转时产生的废气,让人有窒息的感觉。记者注意到,在隧道顶部架着一条圆形的通风布袋,风机24小时不停往隧道里通风,每分钟能输送空气20立方米。但即使有这一设备,站在隧道里仍感到有些胸闷。而风机巨大的轰鸣声,也让语言交流十分困难,需要贴着耳朵大声喊才能听清楚。

    在施工面上,一台大型的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四五名工人抡着铁镐在不停地清理挖掘机无法施工的地方。这是区间隧道最后的30多米,是含水砂层的地质结构,很容易发生坍塌事故。而隧道的上方就是青岛果品批发市场,每天黑龙江路上都有大量运送水果的大型货车经过,隧道顶部距离路面只有8米,埋深相对较浅,因此无法使用爆破施工,只能以机械开挖为主,局部靠人工进行辅助。据项目部总工程师施龙焱介绍,区间隧道中像这样的砂层有大约170米长的距离,全部为含地下水丰富的砂质地层,且含沙量比较大,在这样的地层下挖隧道就像是“在豆腐里挖地道”。进入雨季之后,地下水汇集得比其他季节更多,每天隧道内流出的水量大约有1000吨。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方一方面采取新的工艺进行止水,另一方面配备了总功率达150千瓦的排水泵。“这种排水强度是按照青岛历年来最大降雨量的标准进行设置的。”施龙焱说,“如果遇到特大暴雨,基坑有积水或者抽水、排水不足,短时间内隧道区间被灌进去水,也不用担心。基坑和隧道区间使用混凝土防水层和防水板,可以将洞身与周边地下水丰富的区域隔离,保障隧道区间施工安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每开挖一小段距离,便会立即进行支护,减少土体暴露时间。在开挖、支护成型后,即便隧道区间短时间遭到雨水浸泡,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李晓寒 摄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地铁施工,不怕雨天来犯
下一篇:记者“踩点”地铁建设之汇泉广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