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百宝箱
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2成精神病人因家属觉羞耻难住院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07-30 07:03:28 字号:TT

    济南一位四岁男童在小区广场被砍伤,凶手是位精神病患者。听到这个消息的姜桂兰一声叹息:“如果能早点接受治疗,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 。”作为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心理医生,姜桂兰经常能碰到这种情况:明明患者该住院治疗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拒绝,成为社会上的安全隐患。

    而为了加强对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监管,从 2010年开始岛城设立社区网络系统。到目前为止共发现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3.8万

人,其中大概20% 的患者病情不稳定也不住院治疗。“除了经济因素,绝大多数是情感方面的影响,家属不能接受病人住进精神病医院。”专家说。

    病例 不治疗,抑郁症妈妈勒死女儿

    姜桂兰想起了曾经接诊的一个患者,同样是一个让人心痛的惨剧:

    她是名很优秀的小学老师,很长一段时间睡眠不好、也经常唉声叹气。家里人也都觉得她跟之前不一样了 ,去了几家综合医院,医生说她得了抑郁症,建议到专科医院治疗。

    怎么会得抑郁症?丈夫觉得不可能,家里老人也觉得没那么严重,而她自己更不能接受,怕别人笑话。自己在家乱治,却越来越严重。这时家人还是不同意送去市精神卫生中心,父母担心,一旦到了那种地方就会影响一辈子。

    抑郁症慢慢发展成精神分裂,其实那个时候家人已经逐渐远离她,她内心的折磨越来越重:“我不活了、我没法活了,我是家人的累赘。不行,我还不能死,我死了我的孩子怎么办……”直到有一天,9岁的女儿从学校回来,她给孩子换上漂亮的衣服、精心打扮后,用一根绳子把女儿勒死了。之后,她打开家里的液化气罐,搂着女儿,想和她一起死。

    邻居闻到煤气味给她丈夫打电话,开门一看,她被救回来了,但女儿已经死了。

    事后,她被家人带到医院,一下跪到姜桂兰脚下:“医生,求求你,救救我女儿!”但,一切都晚了。

    医生 拒绝住院因为内心的“病耻感”

    姜桂兰是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门诊上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明明根据患者的情况得住院治疗了 ,却找各种理由拒绝。“其实,绝大多数是因为内心有病耻感。”

    不少情况是,患者不出现,他们的家属先过来咨询。但又不直接介入主题,一直说:儿子说话很正常、其实行为也不怪,有时姜桂兰听时间长了只能忍不住反问:那孩子有什么问题吗?这时家属才慢吞吞地说出来。“这就是来自患者家属的病耻感,他们接受不了自己孩子得精神类疾病。这种情绪会直接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其实,这种现象在病房里也能明显显现出来,只有当患者病情严重到家人无法控制了,才着急将其送到医院。曾经记者在市精神卫生中心病房内采访时 ,就遇到过几个来探望的家属,家属焦女士告诉记者:“不是逼不得已真不想把老人送到这来,别人问起来,在哪住院呢,我们都不好说。”

    对于这些患者,市立医院副院长王冠军也很无奈:“前不久在科技街那边有个患者,50多岁了,把家里弄得臭烘烘的,还经常大吵大闹,邻居都搬走了。他就是位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家人年纪也大了,实在照顾不了他,只能放在家里。”

    数字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社区有3.8万

    为全面掌握这些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从2010年开始,岛城开始建立全市三级精神卫生防治系统,给所有重性精神病人登记建档,每位病人配备由监护人、居委会、社区医生3人组成的康复小组,动态监测居民(村民)精神疾病发病趋势。这项工作主要由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负责,主任王立刚告诉记者:“这三年,我们在全市230多个社区建立了监测点,目前共发现重型精神疾病患者3.8万人。”

    八大湖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郭文就是专门负责这个工作的。“我主要负责40多个重型精神疾病患者 ,定期对他们进行电话随访,一旦有什么变化就会马上跟医院的专家联系。”

    王立刚介绍,按照国家出台的标准,在进行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监管时 ,先对他们的病情进行确认,按级别分为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三级是指对人有暴力倾向、危险度比较高的了。“像这样的患者在其中占了10%的比例,每两周工作人员便会随访一次。而对那些病情稳定的,每三个月回访一次即可。”王立刚介绍。

    原因 除了经济原因情感因素是最大障碍

    社区存在的这3.8万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中主要集中在六种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型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王立刚说:“这其中主要以精神分裂、双相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三种为主。”对于精神类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有个人情感因素。在进行调查时,他们发现,在诸多诱因中,多数患者曾受到过家人矛盾等情感方面的刺激影响。

    除了这些,还有个数字引起关注,在这3.8万重型精神疾病患者中,大概有20%的患者情况不稳定却也不接受治疗。

    “是因为经济因素吗?精神疾病患者住院的话,一个月的费用就得四五千元。”记者问道。

    王立刚说:“对这些不想接受治疗的人,我们也了解过,市区的患者因为经济因素不能治疗的比较少,反而平度、莱西这些郊区的相对多一些。”据了解,精神类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在5000元以下的,报销82% 、费用在5000元到10000元之间的,报销84%。但因为郊区的报销额度比市区的低一些,所以那里的患者受经济影响较大。

    市区的重型精神疾病患者 ,主要受情感因素影响而拒绝就医。“在即墨路上住着个40多岁的女性患者,精神分裂症,她一直自己住,家人定期给她送饭或者送钱。正常的时候,她会自己买饭、自己出去住旅馆,钱花完就回来了 ,但在犯病时 ,她便会在楼道里大吵大骂、或者拿个小水果刀子站在门口。只要楼道里传出一点声音,她便会大骂。这个患者之前住过院,但期间很多年没再服药治疗了 。”

    曾经王立刚几次找患者家属谈,希望她能到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当时了解情况,家属说不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是怕她住院后更刺激她,所以只要维持不惹事就行了。”

    姜桂兰说:“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但大家对这类病还没有完全接受。家人害怕一旦接受治疗便会被别人当成笑话、害怕治疗会引起副作用反而更不好、不忍心看家人住进来。就是因为这些因素,反而阻碍了患者的治疗。前段时间病房接了个新患者,之前来的时候劝他住院,爸爸带他走了 ,说回去找人"叫叫"就行了 ,结果回去后患者就发病把家人给砍伤了,这才急急忙忙送到医院。”

    对于精神类疾病患者 ,在没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是不能对他们强制治疗的,除非已经发生了相关事故,由公安机关送到医院。“这也是我们无奈的地方,就像在做社区调查时 ,明知道他们家里有精神疾病患者 ,但家人就是不接受我们的建议和治疗。”王立刚也说。

    所以,专家也想提醒这些家属们,要学会辨别精神类疾病,因为对于患者本身而言,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有这方面问题的,这时需要家属通过日常行为做出准确判断。一旦确诊,支持他接受治疗,否则当疾病发展到后期,就不是靠药物就能控制得了的了。

    故事 照顾这些患者需要有颗不一样的心

    在市南区新云社区卫生服务站,70岁的张主任在整理患者材料,周六周日也不例外。她要负责80多个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建档随访工作。“这个病太敏感了,刚开始进门都很难的,只要敲开一家门,我就耐心跟他们讲解。”有时候正在休息,患者给她打来电话,“翻来覆去说一件事,有一次因为太忙,我就说过会再打吧。没想到,这么一弄就让她不高兴了,下次再去她家里做随访,就有了情绪、不配合工作。从这件事我就知道,对这些患者,一定得保持耐心才行。”

    从2010年8月份接手这份工作到现在,张主任说自己做得还不错,因为患者对她越来越信任,大事小事来找她商量,甚至过年时还会上门来拜年。“有时患者去住院了 ,我也抽时间去看看他们,他们都是能感受到的。”(记者 宫岩)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