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路”和绿皮车一起谢幕
一批临近退休的列车员伴随着绿皮车从辉煌到衰落的过程见证了中国铁路开启一日千里的高速时代
核心提示
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跑绿皮车的班组中,大部分是铁路老职工,他们伴随着绿皮车从最初的辉煌走到如今的衰落,自己也在铁轨上奋斗了一生。“每天一班车,从来没有停过,除了车上的面孔不同,其他的都一样。”明年就要退休的“老铁路”鞠青远说,伴随着绿皮车从历史舞台谢幕,他们这批老职工也陆续到了退休的年纪,将和绿皮车一起完成历史使命。如今开始了动车、高铁的时代,将属于年轻的铁路人。
“有了动车,我们也激动,也梦想能在动车上为乘客服务一次,但一群老头、老太太站在动车车厢里,和那些年轻的‘动姐’比起来,显然不搭调。”虽然是句玩笑话,但鞠青远说得一本正经,他们这些经历了中国铁路几十年变化的老职工,将自己一辈子的能量,都献给了即将消失的绿皮车。
她和绿皮车一起退休
端午节这次出发,因为3名同事请假安排不过来班,列车长决定组里年龄最大的鞠青远和蒋家香两个人值3个硬卧车厢的班。在旁人看来无比艰难的事,对蒋家香这些老列车员来说,“就是来回多跑几趟腿”。
蒋家香今年50岁,9月份就要退休,伴随着这趟绿皮车的谢幕,她也要离开工作了半辈子的铁路。1979年她刚开始工作,所有火车都是绿皮车,她开始跑武昌,一个来回要五六天。
“那个时候,绿皮车可不像现在,威风着呢。”蒋家香说,那个时候在绿皮车上工作的人都有一种自豪感,说出去好听,找对象都吃香,有时“走后门”帮亲戚买张紧俏票,大家都高看一眼。
10多年后,跑武昌的列车换上了空调车,蒋家香被调到跑西宁的车组里,依然是绿皮车,依然来回一趟五六天。这时绿皮车上的工作人员已经没有最初那么神气了,和崭新的空调车相比,绿皮车的设施开始落后,工作量也大得多,但依然还算是铁路上的“主力军”。
一晃又是10多年,2004年青岛客运段接手跑曹县的线路后,蒋家香被调到了这个班组。这时的绿皮车已经“威风扫地”,基本成了“民工专列”,在绿皮车上工作,已经从当初的荣耀变成如今的一份普通工作。蒋家香也从当初的“小年轻”成了如今的“老职工”。
“虽然没有以前说出去好听,可对这绿皮车,也真是有感情。”蒋家香说,特别是她服务的车厢外那些斑驳的墨绿色车漆,随着日晒雨淋有些开裂,一道道白色的裂纹,在她看来就如慈祥老人满是皱纹的脸颊。
列车员记忆的绿皮车
1980年,“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这时蒋家香刚在绿皮车上工作1年。3年后,铁路包揽春运的局面难以为继,道路、水路、航空纷纷加入,但仍难解困局。在蒋家香的记忆里,当时人们经常会以“一条绿色的长龙在山间蜿蜒”这样的句子来形容。
那个时候,绿皮车时常出现在小学课本、挂历、宣传画中,成为当时工业精神的象征。在人们对劳模的印象里,少不了挥汗如雨的锅炉工,而手搭凉棚向远处眺望的火车司机,也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偶像,绿皮车随之成为一个文化符号。1988年7月25日,诗人海子坐火车追随大他20多岁的女作家,写下了不朽的诗句《火车经德令哈》——“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而时间只过了不到1年,当海子在山海关一段车道上卧轨,等待呼啸而来的火车后,绿皮车的浪漫也似乎到此为止。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铁路变革首先从 “颜色”开始,红色的空调车的出现,将绿皮车从主干线上“驱逐”。到了21世纪,绿皮车已从所有的主干线上消失,青岛到曹县的这趟绿皮车之后,仅剩的一趟青岛到烟台到枣庄的绿皮车也不会保留太久。
“从上世纪90年代,人一下子就像从地里生出来一样。”列车员田守文回忆,车不管停到哪个站,站外都是黑压压一片。有时候车上的人实在太多,两个车厢间的弹簧被死死压住,车都开不了。比上车更难的是赶人下车,旅客都死死地贴在车上,怎么劝都不肯下来,最后没办法,就只能往下扔行李,行李下去了,人也会跟着下去,等着车站再调配车辆。
“车开了还得反复告诫旅客,不要开窗。”田守文说,因为再到一站后,又是一批人涌上来,看到有缝的窗户,拿起扁担就撬,撬开直接往里钻。“每年春运最大的一个念头就是平安。”列车员王洪军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大批空调车出现,才打破绿皮车一统天下的局面。
新闻聚焦 最后一班绿皮车
值完最后一次青岛到曹县的班后,管快车队曹县三组的所有列车员就转到青岛仅剩的青岛至烟台至枣庄的绿皮车上了。最后一次跑曹县的出务会上,列车长王波和孙海波已经将跑烟台和枣庄的班务安排好了。
“这班车远,还要在烟台住一个晚上。”王波说,等这列绿皮车换成空调车,他们就可以实现在空调车上工作的梦想,而蒋家香、鞠青远、田守文等几名将要退休的老职工却赶不上了。
30多年前的年轻列车员,如今已经是孩子的外祖母了。“正好女儿刚生了孩子,我退休后就直接在家里上岗,全职照看外孙。”蒋家香说,她和家人都已经习惯了离开几天然后相处几天,不仅是过年,有时家人的生日、包括女儿高考时她都是在车上度过的。一下子突然停下,她还担心自己会不适应。
“最早绿皮车的桌椅、地板还都是木头的。”蒋家香说,这种绿皮车还是听师傅说的,自己也没遇上,车上到后来才慢慢有了洗手间、取暖锅炉,照明设施等。
在绿皮车上工作,夏天和冬天的日子最难熬,冬天还好说,多盖两床被子还能对付,可夏天简直没法过。在4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男列车员一般都光着膀子,躺在宿营车厢的过道里,吹着窗外进来的热风,而女列车员就只能拿湿毛巾捂着脸,享受毛巾上的那点清凉。另外,上车前喝上瓶藿香正气水,也是必须的。
车到曹县,经过一夜的颠簸,蒋家香值守车厢外那块青岛至曹县的车厢标牌上落了一层灰,她依然习惯性用抹布将车牌擦拭干净,就像母亲给孩子擦脸一般。“绿皮车”终将退出舞台,而曾经为绿皮车奉献青春、奉献所有能量的人,则永远留在记忆中。
正在消失的绿皮车
绿皮车,是对中国最早一代客运列车的通俗称谓,通体的绿色被视为生机和希望的象征。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绿皮车”在百姓出行和物资运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列车升级,但依然是绿皮的,而车上的配套更好一些,厕所、坐席、车铺都有了变化。
到1990年,一种橘红色的25型客车面世,它舒适安静,还带有空调,很快就在主干线上取代了绿皮车的地位。1997年中国铁路开始第一次大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开行最高时速达140公里的快速列车。在随后的六七年里铁路又连续实行了四次大规模提速。2004年4月18日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首次开行到上海、南京、苏州等11个城市的19对时速160公里的一站直达Z字头列车。一大批新型列车投入使用,全程卧铺、全程空调列车档次越来越高。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之后和谐号动车组驶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流线型的车身犹如一道闪电,能以200公里时速奔驰在千里铁路线上。
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在追求“快发展”、“高品质”的当下,“绿皮车”被看作是低速、低价、低质的代名词,饱受脏、乱、差的诟病,这种“慢节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追求。
青岛到曹县的这趟绿皮车昨天清晨回到青岛后,仅在站台上停留了20多分钟,列车员收拾下茶壶、卧具等设施后,车厢被运往四方区的车库,在那里等待报废拆解,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至此,从青岛始发的列车中,青岛到菏泽的5026次绿皮车将在近半个月时间内换成空调车,仅剩的青岛至烟台至枣庄的绿皮车也不会再“服役”很久。(记者 孙启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