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岛头条 > 正文

青岛最便宜绿皮车全程49元超员200% 昨完成最后一次旅程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7-02 06:30:38 字号:TT

青岛最便宜绿皮车全程49元超员200% 昨完成最后一次旅程

青岛最便宜绿皮车全程49元超员200% 昨完成最后一次旅程

青岛最便宜绿皮车全程49元超员200% 昨完成最后一次旅程

青岛最便宜绿皮车全程49元超员200% 昨完成最后一次旅程

青岛最便宜绿皮车全程49元超员200% 昨完成最后一次旅程

    慢车乘客都有一个“快车梦”

    绿皮车乘客多为怀揣梦想的打工族 在城市中艰难前行的他们成了老家人嘴中的“T字头特快”

    核心提示

    在趾高气扬的动车、高铁面前,绿皮车已成为廉价的代名词,从青岛始发的寥寥几趟绿皮车都是开往曹县、枣庄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它的乘客多是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村打工青年,绿皮车也有了“农民工专列”的称谓。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车上的大部分乘客在打工生活中过早地衰老——如同“绿皮车”一般——掌握的技能怎么都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尽管如此,坐着老旧、缓慢的绿皮车,这些打工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快车梦”,而且终将抵达他们希望的那一站。当他们听说绿皮车即将“退役”,更换成红皮的空调车时,第一反应就是“票价要涨吧?那以后回家的花销就更大了”。

    坐着绿皮车走出了家乡

    绿皮车从青岛站启动后,车厢里人群聊天的声音始终在轰轰作响。从城阳站最后挤上车的是个小伙子,他手里握了一瓶矿泉水,只带了一个小挎包,在人群中不断寻找可以落脚的地方,缓慢如同这班绿皮车。小伙子叫吕怀德,家住菏泽郊区的村庄,在青岛城阳一家水产加工厂工作3年了,24岁的他还没有结婚,每攒几个月的工资就给爹娘送回家。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青岛就是坐这趟车,那是我第一次离开菏泽,现在还记得当时车上特别挤,整个车厢里都是汗臭、脚臭味,熏得我一路没敢大喘气。”吕怀德操着一口菏泽味的普通话说,第一次出门时特别紧张,一路上捂着装了几百元钱的书包没放下。那时他刚从菏泽一所厨师学校毕业,跟着一名年龄较大的老乡来青岛找工作,在车上一整晚都是半梦半醒,迷迷糊糊想着自己在一家星级大酒店里做了厨师……当他将自己炒的菜端到顾客跟前得到对方称赞时,伸在过道上的脚被人踩到,他这才发现原来是做了个梦。到了青岛,吕怀德体会到现实的艰难,星级酒店基本没戏,小酒店也不是那么好进,一周后他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着落。越来越心慌的他准备回家,走到火车站售票厅后,走或者留的决定反复了四五次,最后他还是留了下来。现在,吕怀德在水产加工厂已经当上了组长。

    “我周末双休,所以每隔几个月,我就回家看看俺爹俺娘。”吕怀德说,等换成空调车,票价一涨,自己回家的次数恐怕要少了。吕怀德说,如今在城市里打工,怎么都比在家里赚得多,见的世面也多,看着留在家里工作的同学不少结婚生娃,他想的是怎么能留在青岛,在这里结婚生娃。不管怎么说,在城市里站住脚的吕怀德,如今在村里也是一列“T字头”的特快列车,村里不少年轻人都想跟着他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闯青岛两年攒了3万块

    “快到潍坊了,明天早晨7点半到,我和你光新叔他们一共5个人,还有不少行李,你那小面包拉不了,叫你三哥开小货车来接我们吧。”9号硬座车厢里,一通大嗓门的打电话声吵醒了本已沉寂的夜行车厢。

    5名脸上刻满皱纹的乘客坐在一个“包厢”里,其中一人盘腿坐在硬座上对着电话高声讲着,让站在通道里等座的乘客投来既羡慕又嫌弃的眼神。而打电话的那位顾不上旁人怎么想,挂了电话后就爽快地和记者聊了起来。

    他叫樊光精,他告诉记者,他们老哥几个都是60多岁的人,其中他年纪最大,65岁。“我们年纪大,但出来打工的年头不算长。”樊光精说,现在家里的地都让孩子们种了,老哥几个感觉身子板还硬朗,在家里闲着很没意思,还不到蹲在墙根晒太阳的时候,于是就商量着出来打工。两年前,樊光精村里的一个人在青岛一家绿化公司工作,公司正好招工,大家就一起收拾东西来“闯青岛”,每天的工作就是修理花草树木,对于干了一辈子农活的他们来说,也不算太累,公司管吃住每月还有近2000元的收入。

    “干了两年,我攒了3万多块钱,给小儿子添上买了辆小面包车做买卖。”樊光精有些得意地说。而其他人的打工生涯也都各有成绩,“我把家里的老屋翻新了”、“老四除了白天干绿化,晚上还出去拾点矿泉水瓶、纸壳等卖,他这两年怎么也得攒了5万块钱了吧”,几个人开始算各自的收入。虽然过了自己最好的年纪,但他们也意外成了村里的“T字头特快”,带动不少老哥们出来打工。

    平时要省吃俭用攒票钱

    说起这趟多数人看来老旧、缓慢的绿皮车,樊光精却表示自己非常满意。“这趟车最好了,没别的车更适合我们坐,票价便宜,一晚上就到家了,带多少行李都不管。”弟弟樊光新也表示,他曾经坐过一次动车去济南,票价那个贵不说,自己带了个大包,列车员还不让上,最后好说歹说才上去。

    说起行李,几个人指了指座位附近行李架上的几个大包,说这些都是他们的,里面装的都是被褥,带回家让老伴给拆洗一下。出来打工这两年,樊光精老哥几个基本上每年回两次家,一次是过年,一次是麦收,这两段时间都是这趟车的高峰期,挤车就成了他们必修的功课。

    “带着大包看起来不方便,但车上挤时就好用了,可以当座。”说到自己的这个主意,樊光精再次得意起来,说第一次回家没想到车厢里挤得不敢抬脚,因为一抬起来就再也找不到放下的地方,幸亏当时带了大包的被褥,找个角落放下后,自己一路上趴在大包上,就这么晃荡了10多个小时到了家。

    得知这趟绿皮车就要换成红皮的空调车后,老哥几个有些惊愕。“票价肯定要涨,回来的时候就得多花钱了。”樊光精说,家总是要回的,平时更应该省吃俭用攒车票钱了,只是3斤猪肉钱能回家的好日子没有了,以后自己晚上恐怕也得跟老四一起出来捡矿泉水瓶了。 在慢车上做“快车梦” 尾声

    凌晨2时许,绿皮车继续前进,窗外掠过的村落里,已经看不到灯光,车厢里泛着黄色的灯光也显得愈发昏暗了一些,只有汗臭、脚臭、烟草味的混合气体在车厢内继续流动。依旧拥挤的车厢里,有座、没座的乘客,大都以自己感觉舒服却奇怪的姿势蜷缩在座位或者任意一个角落。

    开往曹县的绿皮车,在车轮撞击铁轨的单调声音中,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苍茫的大地上奋力奔跑。吕怀德、樊光精、张元明和赵杰们大概也都怀着自己的 “快车梦”,徘徊在半梦半醒之间,一如他们乘坐的绿皮车,缓慢却又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进。(记者 孙启孟)

    新闻故事 绿皮车上结下良缘

    拥挤的车厢里,到处都有席地而坐的人。凌晨1时,在6号、7号硬座车厢的连接处,记者遇到张元明、赵杰小两口,由于坐得不舒服,两个人没有睡意,盘算着带回家的东西怎么分配。

    张元明是单县人,妻子赵杰是紧邻的曹县人,说起这趟火车,两人对视一眼,会心地笑了笑。“俺俩就是在这趟火车上认识的,那还是上大学的时候。”赵杰说这话时仍有些兴奋,那是2005年的春节,在青岛大学读书的赵杰因为邻座请求她和隔壁车厢的朋友换下位置,将她换到了在青岛理工大学读书的张元明的身边。两人阴差阳错坐在了一起,后面的故事就很通俗了,张元明一米八的大个,一路上对娇小玲珑的赵杰照顾得很周全。此后无论是到青岛读书,还是回菏泽老家,他俩都会一起坐这趟绿皮车,两人曾经在车厢里一动不动地站过10多个小时,但依偎在张元明的怀抱里,赵杰并没觉得累。

    “我们的儿子今年3岁了,在曹县的丈母娘家里照看着。”张元明说,他和妻子在青岛读书时就决定要留在这里,毕业到现在已经5年了,赵杰在一家商场做企划,张元明在一家装饰公司做首席设计师,这趟他们是趁端午节假期回家看父母和儿子。

    “毕业后留在青岛,虽然工作稳定,但因为家里的条件很一般,所以在青岛还是挺难的,就说房子吧,我们到现在还是和别人一起合租。”张元明说,也正是这个原因,自己只能把儿子送回老家,想儿子时只能看看手机里的相片,而赵杰每个月都回家看儿子,这趟绿皮车成为维系亲情的纽带,也为小两口延续着长久以来的城市梦。

    听说这趟车即将谢幕,张元明拿出手机让记者帮忙给他们两口子在拥挤的车厢里合了个影留作纪念。“很多同学都坚持不住大城市的生活,回到了老家,我们总算咬牙挺过来了。”张元明说,他大学的班里共有27个同学,现在留在青岛的只剩下5个人了。“我们申请经济适用房了,后年能交付,到那时候把父母和儿子从菏泽接到青岛。”张元明说完这话,将赵杰搂到身边,两个人不再言语,或许开始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这个家庭,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成为更为强劲的“动车”。

更多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