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济南讯 每天一早,41岁的王红从文登市泽库镇小葛村的家中出发,骑摩托车15分钟去位于南海新区的威海龙江重工上班。从四处打工到在家门口挣钱,蓝色经济区建设给王红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王红在龙江重工当电焊工,负责焊接塔筒上的一道门框。来厂3年,他眼看着南海新区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多的人像自己一样来这里工作,心里感到踏实和自豪。“现在我月工资5000多元,比以前跑到荣成、
王红和南海新区的故事只是我省“蓝色蝶变”的一个缩影。在青岛西海岸,在潍坊滨海新区,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当地人的钱包鼓了,舞台宽了。
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题中之义。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边在变美、变靓。“1992年的老楼,原来一刮风楼道里玻璃掉一地,这回如同又住了一回新房。”在去年夏天刚刚整治一新的威海环翠区古陌苑小区,56岁的居民戚爱娜告诉记者,“重新铺路、绿化亮化不说,政府还出钱给楼房穿了‘保暖衣’、装了防盗门,水电暖也都改造了一遍!”继完成市区77个村的城中村改造、400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后,威海去年3月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计划5年整治100个老旧小区,将有7.6万户的22.2万名群众像戚爱娜一样受益,占市区人口的23%。
在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让城市对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近两年,该市拒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污染项目6个,涉及资金11.6亿元;实施“环湾保护行动计划”,启动12个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工程、41项污染源治理再提高工程,环湾区域确定的15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12个,海晶化工等工业企业搬出老城区,对251家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这一切,为的就是让市民受益经济发展的同时享有碧水蓝天。
在美丽的白浪河、外夹河、清风湖畔,在文登、广饶等县市新修建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音乐厅里,图书飘香、歌声飞扬,“蓝色”之风吹开了市民的笑脸。把蓝色经济区建成民生工程,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让百姓享受到建设蓝色经济区成果。去年12月8日,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通报,当年青岛已落实各类保障房23950套,保障房建设总投资73.86亿元;预计年底前市区超过1万套向社会配租配售。9月17日,烟台推出的3017套经适房开始选房,定价每平米2710元,价格比同地段商品房低1/3。
日照市去年上半年财政支出4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1亿,占76.3%;滨州市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支出共完成130.13亿元,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业、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36.0%、85.4%、61.9%和175.5%。
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新农保、新农合全覆盖;滨州的无棣县在全国首家推行校车公车公营新模式,基本实现校车县乡全覆盖,成为全国6个中小学校车运营试点县之一;东营市去年将五个县区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全部提高到210元以上,其中河口区达到257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3%至13.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8.5至23.7%,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市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富民效应凸显。
蓝色经济区提出和建设这3年,也是我省民生政策出台最密集、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当年我省对各项民生投入总额达到209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52.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