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市区60万辆车抢6万车位 主干道将开辟夜间车位

来源:青岛晚报 2012-03-27 14:57:22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抢”这个字愈来愈成为交通上的一个常见字眼,抢行、抢信号、抢变道……还有一个关于“抢”字的交通用语,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应该感受最为深刻,那就是“抢泊位”。当前我市机动车已经接近180万辆,其中汽车近120万辆,市区汽车占到近60万辆,但市区停车泊位仅6万多个,相当于10辆车摊一个泊位。不过,记者昨天从市交警支队获悉,针对市民下班后回家停车难的问题,我市正酝酿开辟夜间临时停车泊位。

    4月底前向马路要车位

    昨天上午,市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交警部门正在调研市区马路,并争取在道路安排尽可能多的临时泊位。

    针对市民反映晚上回家没地方停车的问题,设施处的相关负责人称,他们正在调研,争取4月底前向马路“索要”尽可能多的临时停车泊位。 “具体能增加多少个停车泊位数还不能确定,我们正在逐条马路进行调查,我们也希望越多越好。”设施处的相关负责人说,夜间停车将可能向一些主干道要“临时停车泊位”,这些泊位只在晚上至早上的某个时间段生效。比如市北交警大队针对市民夜间停车难的问题,允许车主在主干道上停车,但停车时间段只限于晚上8时至早上7时。过了该时段将按照违法停车处罚。近期调研结束后,市交警支队将对新增的停车泊位施划标线安装标志。

    道路标线将更“醒目”

    市交警支队还将根据道路交通实际、结合交通管理工作需求,进一步对市区各主要道路沿线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能力,同时优化技术措施、加强巡查维护,保证信号灯工作的可靠性。

    另外,在今年4月底前,我市89万平方米的的道路标线将换新装,以便于驾驶员识别。设施处将组织对市区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施划,保证交通标线的清晰准确。自3月初以来,已组织标线施工单位进行施划。“标线施划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较大,同时为保证施划人员的安全和交通畅通,只能在天气晴朗的夜间进行,力争4月底之前完成绝大部分道路的标线施划工作。 ”市交警支队设施处的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设施处还将提升沿线交通标志标线的设施水平,撤并原有的警告、禁令等小型标志,增设指路标志390余面,完善市区指路标志系统,做到交通安全设施的科学、有效、连贯、清晰。

    新闻背景

    市区每天增200多辆新车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当前我市拥有汽车120万辆,其中市内四区拥有汽车约60万辆,但市内四区的停车泊位仅6万个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数字,市区车辆与停车泊位的比例为10:1,也就是说10辆车要抢一个停车泊位。去年同期这个数字仅为8:1,短短一年的时间,这个数字又出现了比例上的拉大。去年同期到今年同期,我市机动车增加了近19万辆,现在市区每天仍有200多辆新车挂牌上路,但停车泊位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停车泊位依然保持缓慢的增长速度,这个车辆与停车位之间的差距还会进一步增大。

    记者调查

    昨天,记者根据交通状况、地理位置、新旧程度、是否开放等因素,在市区抽选了三个小区就下班后车辆夜宿问题作了调查采访。

    天帝山城 小区车在高架路过夜

    “我也不想停在这上面,可是不停在这里我又能停到哪里去呢? ”昨天傍晚7时许,夜色刚刚降临,胶宁高架路的匝道上就开始排起了长龙,家住天帝山城的刘先生将车停在了一排车的最后面,这排车依次停放在胶宁高架路的匝道上。“我们小区是半封闭式的,要搁在五六年前,停车根本就不算是个问题,回来多晚都能找到合适的停车位,现在可不行了,别说合适的停车位,就是不允许停的地方也没有空隙了。就说说现在吧,这才几点?你看看,连高架路的匝道上都停满车了。”刘先生叹道。

    记者看到,胶宁高架路天帝山城上下高架路的两个匝道口都停满了车辆,这些车一直排到高架路的主干道上。

    四方实验小区 顶着“白眼”安停车锁

    昨天傍晚下班后,市民焦先生开车回到位于四方实验小区的家,与刘先生不同,焦先生显得神态泰然——在海伦路上,有一个车位一直空着,这是留给焦先生的,它上面安装有一个停车锁。

    “这个锁是在前年安上的。当时见他们都在安,我也就跟着在自家楼下安了一个,当时挨了邻里们不少白眼,我也知道这是种很自私的做法,但我实在是没办法,因为回家找个停车位太难了。 ”焦先生说,自从安装了这个停车锁,他晚上回家不用抢了,但问题接踵而至,一些车辆晚上找不到落脚的地儿,就直接停在了他们这些车前头的马路边上,结果导致第二天他们上班时会被其他车挡住去路。

    静湖琅园 小区管理到位难停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刚买房子那会儿也没觉得有几辆车,现在你看看,一辆接一辆,所有能插入空的地方所停的全都是车,我现在有时候晚上回家,得把车停在两站路之外,然后走着回家。 ”家住黄山路的市民王先生说。

    晚上回家停车难不仅出现在老式小区、半新半旧的小区和没有小区的居民区,在新建高档小区也日渐突出。记者在位于劲松三路的静湖琅园看到,夜色降临后,周边道路包括主干道的劲松三路上都停满了车辆,在静湖琅园南侧的同安路上,车辆斜插着并排停放,将整条马路两侧及人行道占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仅供开半个车门。“现在下班找个停车的地方太难了,这小区在建设的时候可能没考虑到会有这么多车。 ”住在该小区的巩先生说,小区的管理倒是挺不错的,但就是停车太难。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垃圾分类试点1年效果不佳 委员建议发分色袋
下一篇:盘点两会新词:城市矿产智慧城市促青岛华丽蝶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