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 正文

20名青漂挤住套二小房异味熏天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2-03-02 06:39:00

    设施齐全、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时间一长出入居民楼的人群急剧增加,楼道环境也变得异常恶劣……细心的市民张先生发现不知何时楼内一些居民将自家的房屋分割成若干隔断,以低廉的价格分块出租给多人,原本干净整洁的楼内环境也变得一团糟。2011年住建部曾专门出台规定对房屋租赁进行规范,禁止群租行为,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群租人群的庞大以及缺乏明确的执法标准,“群租”问题依旧难以解决。

    群租扰民何时休

    家住李沧区书院路的张先生一年前通过房屋中介购买了位于书院路4号的一处房产,装修后不久张先生便将农村的父母接来一同居住。过久了苦日子,初来居住,张先生和父母都觉得很舒心,可这种舒心的日子只过了不到半年。“攒了半辈子钱买了这套房子,可好日子就过了半年,现在真是觉得都快住不下去了。”张先生告诉记者,从2011年7月份楼内开始变得嘈杂,楼道里果皮、纸屑、烟头、塑料瓶几乎是随处可见,前几天甚至还有人将排泄物倒在了楼道里。

    环境突然变得恶劣,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也变了样,大家相互起了猜忌。“到底是谁家干的,大家都不清楚,但日子久了,心里有疙瘩是难免的事。”张先生说。到底是谁家所为?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摸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天细心的张先生跟随两个年轻人上到四楼,结果发现四楼的这户居民家中大门敞着,张先生走进屋内一看瞬间惊呆了,原来不知何时这户邻居已经将毛坯房弄成一块块的隔断,分租给了一群人。

    “里面脏得简直没法看,我总算知道这楼内的环境为啥会这么差了,现在住在这里我真是没有一天踏实过。”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帮群租者大都是年轻人,晚上回来得很晚,并且屋内的吵闹声也特别大,自从有了这样一帮邻居,年迈的父母简直就要被折腾得神经衰弱了。

    套二小房挤了20人

    2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书院路上张先生居住的地方,一进这栋楼便闻到一股异味,越往楼上走这股气味便异常刺鼻,记者看到楼道内丢弃了大片的烟头,窗台上摆满了已经喝空的各类饮料瓶。记者发现四楼这户人家没有锁门,只是在门上贴着“宿舍”的字样,在多次敲门无人应答后记者将房门推开,也终于找到了这股异味的源头。

    记者看到门口处摆着一块擦脚垫,已经被油污染得乌黑,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屋内的各卧室大门紧闭,客厅以及屋内过道处被铁床和各类生活杂物堆了个满满当当。

    随后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李沧区房地产交易中心房屋租赁科,半小时后租赁科的两名工作人员赶到现场随记者一同进入屋内查看。一名中年男子走出卧室,得知执法人员进行检查时,他显然有些不情愿。记者走进屋内首先看到十几平方米的客厅里摆着五张双人床,废木头、旧家具将客厅塞得几乎没有一点空余的地方。

    推开两个卧室的大门,记者看到屋内都摆满了床铺,几名年轻租房者正在休息,在检查中更令记者和执法人员感到惊诧的是,除了卧室和客厅外,屋内的阳台和厨房也都住满了人。“这里住着多少人?”执法人员询问。“住着十几……20个人吧。”该男子支支吾吾地说。执法人员随即对该处下达了整改通知书。

    群租广告贴到路边

    21世纪不动产一家门店的负责人表示,群租房信息在岛城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学校周边及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由于价格便宜,租赁比较火爆,但因为国家有规定,一般正规的房屋中介公司不会发布这种租房信息。在网上记者搜索发现,这种群租房信息并不少见,按照网上公布的租房信息,记者挑选了几家然后以租房为名联系看房。

    记者首先来到上清路上,一名女房东将记者带到一家家庭旅馆。“我们这里有单人间、4人间、6人间、8人间,价格也不一样,我看你应该是毕业没多久,住个4人间就行,才250块钱,你上哪儿也找不到这么便宜的地方。”女房东说。顺着一条狭窄的楼道,记者弯着腰来到楼上先后看了4人间、6人间和8人间,而6人间的格局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内摆着3张双人床,空余的地方勉强只能放下一个行李箱,地上散落着几双旅游鞋,脚臭味和衣物的霉味异常刺鼻。

    在相邻的标山路上,每个居民区的入口处都贴有诸如男女公寓、床位出租这样的群租信息,走进居民区内,记者发现一间小房住6至10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消防问题不可小视

    走访了几处群租房后,多次有居民向记者反映,群租生活给小区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人员流动频繁、居住人身份信息不明,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消防隐患。“小区住的人多了,人群也就变得复杂起来,物品丢失是很常见的,关键是一些年轻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使用‘热得快’、‘电饭锅’这样的电器,一旦使用不当容易引发火灾。”家住标山路44号的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

    在群租房内记者看到如市民所言,这里的消防隐患的确比较明显,有的租户甚至将土制的煤炉搬进家中取暖,废旧木头则堆得到处都是,而这里的消防设施却是异常稀缺,记者围着标山路44号附近居民楼走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个灭火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困难家庭上幼儿园可申请助学金
下一篇:青岛进入病毒肆虐期患儿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