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明确要求,申报公务车目录的轿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 这一新规定有望把一些豪华车挡在公车门外,节约财政开支。但业内专家指出,要防止一些地方钻新规定的空子;在降低公车购置标准的同时,还要大幅减少现有公车的数量。 增量限购也是改革成果 “以前各地对普通公车的规定一般是排气量不超过2.0升,价格不超过20万元,所以我们发现,很多公车的采购价格是19.8万元。”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微博)说。 叶青认为,此次新规定限制的是新购公车,只针对增量部分,不包括存量部分,但也是很有意义的。“降低公车购置标准有利于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车辆保险、维修成本与购车价格成正比,车价降了,公车养护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如果新规定落实到位,估计全国一年可以节省100亿元左右。” 虽然社会各界对新规定普遍持欢迎态度,但也有人担心,一些地方干部会不会“暗度陈仓”,钻新规定的空子,最后让新规定落空?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说,公车配置有几种常见的变通手法:一是“帕萨特的外表,辉腾的内饰”;二是单位新购豪华越野车作为“下乡或抢险专用车”,实际上是“一把手”第二部专车;三是名为购置“上级重要领导或外宾接待车”,实际上是主要领导专用;四是让不受购车限制的下属企业购买豪华车,长期借调到上级机关供主要领导使用。 广州市白云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景元说,为规避公车管理规定,不少单位长期“以租代购”,租来的车不少是大排量的豪华车,严重超标。 在长春从事汽车销售行业十多年的刘成告诉记者,以往政府采购公车时,也有排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一般来说,他们都会通过购买低配的车,然后在4S店重新选购高端配置。以一辆40万元的轿车为例,政府采购时可以同厂家达成协议,生产一批不带导航仪、音响、倒车雷达等设备的低配版本,买车后再到4S店装备这些产品。 “此次新规定出台后,一些合资品牌厂商可能会调整产品结构,届时将有一大批1.8T的车型推出,争夺公务车市场,毕竟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刘成说。 “今后应该加强监管,抓好落实;地方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纪委应该联合起来,杜绝购买超标豪华车。”叶青说。 限制增量同时,如何减少存量? 公车改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认为,降低配车标准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此次新规定只针对公车增量部分,没有触及庞大的存量部分,所以对整个公车消费触动不大;有关方面应该进一步推进公车改革,大幅减少存量公车,切实削减公车开支。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令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叶青备感振奋。“这个条例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 叶青说,我们的公车制度是跟前苏联学的配给制,就是按级别配车。公车社会化意味着各单位不养汽车队,需要用车时打电话给租车公司,按小时计费。“这种做法不用给官员发现金,百姓也比较容易接受,也好推动。” “不过,从长远看,我认为应该对公车进行货币化改革。”叶青说,“除极少数官员外,其他人一律不配车,可以按级别发一定的车补;这样,领导干部自己选择出行方式,距离不远的话,可能会选择步行或骑车。” 据了解,香港特区有700万人口、17万公务人员,但只有特首、政务司等各司司长、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立法会主席等配有专车,全港享有专车待遇的公职人员仅二十来人。 身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叶青,多年来一直践行自己倡导的车改。“我不让单位配车,自己开车办公,单位每月给我1000元车补。”叶青说,“算下来,我每年给国家节约了8万元。” 自主品牌车何时纳入政府采购? “支持自主品牌车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像美国的公务车都是清一色的美国车,不会有日本车、德国车。”奇瑞公司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说,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汽车大国,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优先乘坐国产品牌汽车。 据了解,自主品牌的车型其实早已大批进入政府采购目录,但实际订单并不多。“这些年,在政府采购的自主品牌汽车中,奇瑞算是比较多的,但每年三四千辆,不到公车采购总量的3%。”金弋波说。 据金弋波估计,自主品牌汽车在公务车采购量中所占比例不大。“虽然国家明确要求,公务车采购中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但这一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金弋波说,“很多地方公车采购招标时,标准定得比较高,自主品牌车往往没资格参与竞标。”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系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公车购置标准还有大幅下降的空间,比如降至12万元左右。“这个价位的汽车不仅可以满足日常公务需求,而且到达这一价位,自主品牌车就可成为公车消费的主力。” 自主品牌车质量能否满足公务车要求?“像奇瑞G6,我们在研发时就是对标奥迪A6的,安全、性能、舒适性都比较好,现在芜湖市委书记、市长和安徽省的很多厅长都坐G6,反映很好。”金弋波说,“我们有能力把品质进一步做好。” 金弋波建议,国家出台配套规定,逐年提高公车采购中自主品牌车的比重,不符合要求的进行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