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胶囊、药丸子、药片、药粉……明明是同样的原料,分装在不同包装的药瓶中,就堂而皇之地充当起“康骨宁胶囊”等数十种不同的药品,被分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各地最近,新沂市公安局破获一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销售网络遍及全国的公安部督办特大假药案。昨日,新沂警方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揭开了这个黑色假药产销网络背后的运作链条。 偶然案发 批准文号排序错误 引起药监人员关注
为了查验药品真伪,新沂市药监局立即按包装盒上的生产地址,给北京市大兴区药监局发函求证。几天后,对方回函称,没有这一药品公司。药监部门把确认为假药的线索交到新沂市公安局。当天,药店老板刘某被警方控制。主办此案的民警没料到,在药店发现的9瓶假药最终会牵出一个涉及上千万元金额、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特大的假药产销网。 牵出庞大产销网 产销网几乎覆盖全国,“上线”连“上线” “掘地”6层,才挖出不法生产商 顺“上线”摸瓜 第一层 刘某 药店老板 第六层 “老陈” 生产商 第二层 为10余家 药店供药 冯某 山东一医院 医生 盛某 第三层 第四层 林某 销售经理 第五层 杨某 总经销商 倒卖假药者有一人是医生 据刘某交代,今年5月初,一名叫冯某的女子给他10瓶“康骨宁胶囊”试销,以每瓶10元的价格拿货,再以每瓶30元的价格卖出。开始他怀疑过这种药,但看到冯某提供的整套药品手续,且网上查到“康骨宁胶囊”所属公司的专业网站后,他相信了。 冯某随即落网。警方从她家中搜出125瓶“康骨宁胶囊”及一份销售清单。清单显示,冯某从4月12日开始,从“上线”进货1600余瓶,供给当地10余家药店。冯某称,不知道“康骨宁胶囊”是假药,因为药是由山东临沂苍山一家医院的医生提供的。 医生竟卖假药?民警确认医生盛某的身份后,非常吃惊。5月底,盛某在医院门口被抓,警方搜出“康骨宁胶囊”3箱共600瓶,每箱药品都有一套包括营业执照、药品许可证等在内的“合法药品生产手续”复印件,甚至还包含一份伪造的某物价局关于“康骨宁胶囊”药品价格的通知,核定售价34.5元。 盛某在医院小有名气,写的论文曾获过奖,网上有他的联系方式。去年8月初,一叫林某的男子打电话给他。林某自称北京利民药业的销售经理,问他是否愿意卖“康骨宁胶囊”,先寄10盒。盛某拿到药后放到苍山一家小卫生室销售,觉得市场不错,开始正式与林某交易。 盛某家中的进货清单表明,2010年8月9日开始到案发,林某给他发货5000余瓶,进货价每瓶6元。盛某利用医生职业的优势,将药品供给苍山及邻县各小药店。 假药含有严重致病成分 抓捕盛某的“上线”林某颇费周折。盛某自称从未与林某见过面,平时交易由一方通过物流发货,一方从银行汇款。为了找到林某,盛某翻出物流单,直到此时才发现,药品并非发自北京,而是发自河南郑州。盛某电话中质问林某,林某称他是郑州办事处的。 新沂警方判断,这绝非一起简单的销售假药案。6月初,新沂警方、药监部门派人赶赴郑州,一周后将林某抓获。林某供认,“康骨宁胶囊”确系假药,他是盛某的“上线”,以5元至7元向外发货,发往江苏、河北、吉林、山东、陕西等地。 林某说,药品上的公司名称、注册商标、生产地址等都是假的,电话号码虽是北京的,但已全部呼叫转移到他手机上。 警方事后查明,林某只是整个假药销售团伙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他背后有个更大的假药销售网,控制人即总经销商,是林某的姐夫杨某。 根据林某交代,警方摸到了杨某团伙的窝点。在杨某仓库,除了“康骨宁胶囊”外,警方还发现名为“咳立清胶囊”、“高效骨痛胶囊”等多种假药。后经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发现,5种假药均含有“醋酸泼尼松”。新沂市药学会鉴定认为,服用这些药后可能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病症,诱发并发感染,孕妇服用会造成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新沂公安经侦大队有关负责人说,这些假药大概销售25万瓶,加上未销售出去的,涉及金额达1000余万元。 不久,杨某等人在河南落网。他交代,有一个叫“药社会”的网站,上面有全国各地药品代理商的资料和联系方式,他把这些资料下载到电脑上,然后用电话联系代理商。 同种药粉面子分装出数十种不同药品 林某交代,这名生产商颇为神秘,由姐夫杨某介绍,外号“老陈”,每次和林某交易都是电话联系后在郑州某高速路口见。 根据这一模糊线索,警方抓捕杨某的同时,展开对生产商“老陈”的抓捕,很快锁定他的住所。 “老陈”早年做胶囊壳、药瓶买卖,后转而开始为假药销售商代工,生产假药。警方查封了他在郑州一民房中的假药作坊,搜出全套药品生产包装设备、数十种药品包装盒以及大量未完成包装的胶囊、药丸等,并搜出20余本发货账本。根据账本,“老陈”又供出多名药品销售商。至此,整条假药生产销售网络被揭开。 新沂公安经侦大队有关负责人说,假药原料大多由杨某等总销售商提供。杨某从药品批发市场中买来布洛芬、活血片、钙片、消炎片等药粉面子,根据市场行情,虚构药名、药效,找专门的医药包装设计商设计包装、标签,将这些原料、素材交给“老陈”等生产商。 “老陈”则根据客户要求,找来5名亲属、老乡,把胶囊壳和药粉给专门做药品灌装的人,或自己灌装,装完后将胶囊装瓶、贴标签、装进包装盒。每完成一瓶能获得1元左右收入。整个过程不需任何证照。“老陈”提供的都是同样的药粉面子,却装在各种不同包装的药瓶里,堂而皇之地变成数十种假药。 一瓶假药的成本大约3元。在药品销售上,杨某等人先伪造一整套药品的虚假手续,并制作像模像样的网站。然后给全国各地的药品代理商打电话,推销药品,以4元至8元不等的价格往外发货,由物流代收货款。代理商再将假药分销往各药店、卫生室。(文中犯罪嫌疑人均为化名)(记者 于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