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青岛港集团中,退休老同志约有7000人,而前港集团有480人,前港集团退休退养党支部书记靳新英告诉记者:“青岛港的领导将这些退休的老同志当成一笔高贵的财富,每月都会组织两次向老同志的集中学习,把港上的情况向老同志进行通报,向他们征求重大决策的意见。”靳新英告诉记者,倾听老同志的意见建议,是青岛港集团“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方式。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以职工代表大会制 切实采纳民主意见 李杰是青岛港集团前港公司铁路站的一名普通统计员,她所在的岗位能够最快地接收到公司的前沿信息。她的工作就是在接收信息之后,第一时间反馈给职工。几年前,她所在的部门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曾经申报过一个申请购置火车头的议案,集团通过商议后很快便给予了解决。她告诉记者,青岛港引导职工进行决策和管理的渠道非常多,除了每年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以外,每个季度还会组织职工提案,每年大概会收到来自职工的提案六十到八十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来自基层队提供的一些好的方案,这些建议包括技术操作、工作创新、职工生活等各个方面,只要建议合理,公司就会采纳落实。 以体制激发队伍活力 青岛港集团中共有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础的民主管理渠道20项,包括员工接待日、干部基层联系点、“纳民意、话心声”职工论坛等等。员工可以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参与到整个企业的运作中,不仅为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有了可以解决自身生活困难的渠道,有农民工曾提到过子女入学难的困境和尴尬,集团便积极奔走,帮助农民工子女走进了城市的学堂,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为做到了切实把职工的利益落在实处,也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了企业强大的凝聚力。装卸二队的农民工副队长刘中海1994年就进入了青岛港前港公司工作,在近20年的工作中,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人成为了集团的中坚力量。谈到自己的工作,他诚恳地说,能来到青岛港工作,他觉得非常幸运。“毕竟我只是个农民,如果没有遇到这么尊重人才的单位,根本不可能有施展一技之长的机会。”在这里工作,他们觉得有奔头、有尊严。刘中海对记者说:“这是一种真正的幸福感!现在的人员非常稳定,我们愿意为青岛港奉献。” 前港公司的总经理张再春表示:“青岛港的领导一直将职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都离不开工人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做到企业和职工一条心,企业的利益与员工共享,我们的企业才更有凝聚力,才能更好的发展。” 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核心 作为世界的第七大港、我国的第二大外贸口岸,青岛港在1892年创始至今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一个百年老港,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昂扬的战斗力,与集团干群一心、团结一致的强大合力密不可分。而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得益于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前港公司女工委的刘茜主任告诉记者,能在青岛港工作,她们觉得幸福指数很高。记者在对青岛港的职工的全程采访中,听的最多的,也是幸福这个词。作为企业中的佼佼者,青岛港得益于有一套合理的企业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了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关于这一点,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告诉记者,“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只有以职工为本,他们才会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同党、同港口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青岛港的事业才会越来越红火,职工的日子也才会越过越好。”关于青岛港未来的发展,常德传表示:厂务公开、“ 民主管理是将国有企业建设得更加强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相信青岛港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见习记者 姜吉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