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对于神秘的海底世界,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幅图景。为让公众更直接地“触摸”这幅海底图景,8月25日上午10时至11时,青岛早报、青岛新闻网特别邀请北海分局潜航员管理办公室主任吉国、北海分局潜航员唐嘉陵、付文韬做客青岛新闻网,与市民及网友“面对面”地交流。欢迎大家热情向两名潜航员提出你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一同“遨游”深海世界。 主持人 唐嘉陵、付文韬都是“80后”,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和兰州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07年2月,两人从严格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正式受聘为我国首批潜航员,开始了辗转全国的培训。经过近四年的陆上培训和海上培训,两人系统完成了深潜器原理、操控以及体能、心理等方面的训练,逐渐成长起来。在2009年的1000米级海试、2010年的3000米级海试和今年刚刚结束的5000米级海试中,两人以出色的表现不断刷新我国深潜纪录,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网友:能否公布一下蛟龙性能的官方参数:艇长,宽,高;最大航速;排水量;携带设备等。谢谢。 付文韬 艇长 8.2米;宽高3米;最大航速2.5节;排水量22T;携带有高清摄像机、照相机、机械手、地形测绘声纳等设备。 thrivers 大西洋有百慕大和阿特兰提斯的传说,有很多未解之谜。不知道蛟龙会不会去探索呢? 任吉国 目前没有听说这样的计划。 网友:请问,目前,人类已知的海底最深达到多少米?世界上最深的深潜器能潜多少米?蛟龙的设计最大潜深是多少? 付文韬:目前探知最深处在马里亚纳海沟,大约11000多米;最深的深潜器已经潜到10916米;蛟龙设计深度是7000米。注:蛟龙号和之前到达过10916米的的里雅斯特号不同,蛟龙号靠自己动力,在水里独立航行作业,身上没有系缆,而的里雅斯特号背上系着钢缆,无法自己移动。 网友:请问,蛟龙能潜5000米一下,为什么军事潜艇却不能?另外,我国深潜器技术的突破,对于我国潜艇增大最大潜深有没有帮助,谢谢! 付文韬:蛟龙号和常规军事潜艇的功能定位、使用性质有着本质区别,蛟龙号的载人舱体是个内径2.1米的钛合金圆球,相对潜艇要小很多,所以舱壁可以做到很厚,这样就能耐受相应的大水深压力,而潜艇受制于体积、重量约束,无法将舱壁加厚,也就无法承受大水深压力。 网友:为何海参龙虾能在500公斤压力的水下生存? 付文韬:海参龙虾的身体,在水下是通透的,没有任何空腔,身体各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这样的构造决定了能够适应水下压力。 网友:请问,蛟龙号一旦发生意外,艇员如何逃生?蛟龙上有何逃生设备?另外,蛟龙下潜以后,如何与母船取得联系。蛟龙下潜以后,是不是和母船彻底分离,还是系有绳索? 唐嘉陵:首先蛟龙安全是有保障的,包括内径2.1米的载人球舱在内,所有的设备都在实验室压力筒进行了反复71.5Mpa的打压测试;如果出现意外,蛟龙除可以抛弃上浮压载外,还可以抛弃四百多公斤的水银、一吨多重的主蓄电池箱,即使在作业过程中,机械手、采样篮如果被缠绕都是可以被抛弃的;除这些自救手段外,蛟龙还配备了应急浮标救援缆,5000米试验期间在潜器内部配备了直径6毫米,长9000米的微浮力凯夫拉缆。蛟龙和母船通信应该有三大法宝:VHF无线电、6971厂水声电话以及高速水声通信器。当蛟龙被布放到水面后,除可以用无线电与母船联系外,母船布放6971厂水声电话水面阵,我们使用蛟龙上的6971设备与母船进行语音通话,这是一种基于模拟信号声呐的通话,通信建立后我们就可以请示下潜。蛟龙下潜一般达到50米以深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建立高速水声通信,高速水声通信是一种基于数字信号的通信,可以把蛟龙的基本信息上传到母船同时可以接受母船的定位信息,高速水声通信该可以进行语音、扩频、图像传输。蛟龙下潜以后,是与母船彻底分离的,无缆连接。 网友:蛟龙可否携带声纳,对海底地形进行绘制,或者是否帮助深海地形的绘制? 唐嘉陵:蛟龙目前携带了中科院声学所的测深侧扫声呐设备简称BSSS。测深侧扫设备不同于一般的船载海底测绘仪器,它具有更高精度,在近底情况下能够对两侧各400米范围进行测绘。如在5188米潜次任务中,潜水器航行距离超过3公里,获得了高精度海底微地形地貌图。 网友:请问潜航员在此次下潜过程中,是否碰到过一些突发的事情或有趣的事情。 付文韬:在第43潜次,蛟龙号完成了5184米水底作业后,返回到水面时,第一次遇到突降暴雨,阵风达到8级,当时水面人员形容是雨是横着下的,在外面基本睁不开眼。所以我们返回到海面后,在近半个钟头时间里,尽管我们离母船位置很近,母船却始终找不到我们的踪影。当时雨大风骤,天色越来越晚,再不尽快找到我们,有可能我们要在海面放漂整晚,这是从未遇到的情况,即使我们下潜人员能挺过来,也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幸运的是后来通过船上的高清摄像机找到了我们,算是有惊无险度过一关。 海底有趣的事情蛮多的,有一次我在水下作业时,来了一只龙虾,优哉游哉的游过来,我试着用机械手抓它,它的反应很快,刷的就跑开了,我只能望而兴叹,看着它大摇大摆地消失在我们视野里。 网友:目前国外在深海下潜技术方面发展如何?此次我国成功深海下潜是否有国外科技人员参与?或者借鉴了国外经验? 付文韬:深海下潜作业技术是海洋领域高技术的代表,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都拥有了大深度潜水器水下作业装备和能力。其中,美国的作业经验非常丰富,平台相对较为开放,俄罗斯的大深度潜水器最多,日本的通讯能力最强,都各有特点。我国的深潜起步较晚,肯定借鉴了目前世界上成熟潜水器的一些成功经验,但是总体设计和集成都是完全自主的。 网友:蛟龙成功下潜后,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呢?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很想知道蛟龙下潜最大的意义是什么?能否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介绍。 任吉国:据说明年计划冲击最大深度,具有了接近数千米海底的能力,可以在很近的距离观察我们的研究对象,进行样品采集! 网友:不知道两位潜行员下到海底是什么感觉,一片黑暗是不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付文韬:如果不开灯的话,确实一片黑暗,但是让人感觉非常新奇——总觉得我们前方充满了未知、新奇的事物等待我们发现。 网友:前段时间,看了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纪录片《海洋》,电影中海底是绚烂多彩的,各种各样的鱼、虾和珊瑚等;央视记录频道的海洋世界也是如此,不知道你们在海底看到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不过看报纸上刊登的照片,海底似乎并不是鱼虾成群、绚烂多彩的样子。能给解释一下吗? 唐嘉陵:嗯,确实不一样!5000米漆黑一片的深海和阳光比较充足的珊瑚区海域不一样,而且因为海区不同5000米多的海底比去年3759米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沉积物上的锰结核,还有零星的像大蜗牛一样通体乳白色的可爱海参等奇异的生命体。人对深海的认识可能还不如对火星的了解。这里看到一切的都让人如此兴奋,被深海世界包围让我感觉好,一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网友:你在深海见到过美人鱼吗?如果见到,能否留下一段佳话? 付文韬:木有啊,如果见到,希望整个场面可以hold住。除在电影上,目前还没遇到!如果见到,我会高歌一曲! 网友:蛟龙号如果应用钛合金材料的话,我国是否具备钛合金的焊接技术。另外,如果钛合金用来做大型深潜器的话,我国的焊接技术是否过关?请务必回答,谢谢。 付文韬:我国目前已具备大厚度钛合金板的焊接技术;技术过不过关,应该由相关专家论证后给出结果,我了解到国内目前有计划自主建造新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网友:嘉宾你好,潜水器上除了有机械手和一些视频设备外,还有其他调查设备吗?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谢谢。 付文韬:海底地质的沉积物取样器,海水取样器,微生物取样器等。随着蛟龙号作业性能的稳定,作为一个深海水下平台,新的作业工具设备的研发会越来越多。 网友:潜航员下海后如何呼吸,一般人不需训练也能下去吗? 唐嘉陵 不用,我们有更先进的生命支持系统,整个载人舱内能保持正常大气环境,就和陆地上呼吸一样!以后潜水器实际应用后,我们会搭乘科学家下去,科学家基本不需要像我们一样训练,以后也有可能像国外航天一样让人人都有机会下去。 网友:请问,蛟龙号的壳体是否是钛合金制造的?另外,如果壳体体积做大的话,是否会影响潜深?谢谢! 付文韬 基本都是钛合金制造;壳体再增大,可以在舱内增加更多的设备,人员也更加舒适,但是如果要保持相同的作业深度,必须加大壳体厚度,这样会带来指数级的重量增加,所以是有一个限制的。目前蛟龙号的2.1米内径已经是已有同类载人潜水器中最大尺寸。 网友:人们对水下世界很好奇,将来有没有可能让市民乘坐潜航器去旅游?很好奇,你们在潜航器里的生活,能活动吗,吃喝拉撒怎么解决,憋闷吗?冷还是热啊? 唐嘉陵:将来搭乘潜水器深海旅游也是应用前景之一。舱内空间有限,我们站起来头就会碰到舱盖,如果想伸腿活动一下就得和其余两人沟通一下,临时占用他们的一点空间。为了保持舱内环境良好,我们都提前注意饮食和作息,尽量避免!但我们也携带了便壶等物品。作业时间越是长,舱内温度可能会更低,感觉是有点凉。每次下潜我们都穿了保暖服和带了足够的毛毯。 网友: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没顺便捞点上来啊?5次海潜都带上来什么东西? 付文韬 潜水器在大水深下作业时,有一些新的困难,比如作业主要工具机械手,它的响应明显比水面滞后。我们还是采集了一些东西:比如海底的多金属结核,这个做矿产研究用,海底沉积物,做地质调查用,海底微生物样和一个巨形原核生物,可以做生物研究,此外还有较多海底地质和生物活动的视频、照片资料等;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来做客,在短短一个小时时里,网友们就自己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提问,通过嘉宾们的回答,让他们了解了一个从不知晓的海底世界,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了,还有没有回答的问题,我们会在线下进行回答。谢谢各位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