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蛟龙”号起水时的情景。 中国大洋协会供图 “蛟龙”带回的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 中国大洋协会供图 8月18日上午,当96名“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队员出现在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时,欢迎勇士们归来的人群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过去的49天时间里,“蛟龙”号在5000米的海底顺利开展了海底摄像、地形地貌测量、环境参数测量、定点取锰结核等各项作业,并从深海带回了一只半月形、长6厘米至7厘米的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这是国内科学家首次在深海发现这么大的单细胞原生动物。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赴凯旋现场。他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000米级海试成功,是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与“蛟龙”“零距离” 上午10点,登上“蛟龙”号的母船“向阳红9”号,近距离领略了“蛟龙”的风采。 工作人员介绍,“蛟龙”号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红顶白底,外形极像一条遨游大海的大白鲨。 “蛟龙”号的基本原理和潜水艇相似,与潜艇的主要区别是它并非完全自主运行,必须依靠母船“向阳红9号”补充能量和空气,而且体积较小、航程短,没有潜艇那样的生活设施。每次海试结束后,“蛟龙”都会被收回到母船,不能在海里自主行走。 “蛟龙”号主体舱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钛合金球体,因为大海深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巨大的压力,球形的壳体是承受外面的均匀水压的最佳结构,钛合金的强度高于钢铁,重量却只有同体积的一半,而且安全使用温度在-200℃到500℃,很适合海底高压和低温的环境。 4次突破5000米意味着什么 “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 这次海试是“蛟龙”号首次远距离、长时间脱离母港进行科学试验。而且海试期间,风高浪急,有时浪高达到3米,风力达到7级,暴雨几乎是横着打在海试队员的身上,但大家团结协作,完成了各项海底作业。 他介绍,“蛟龙”在位于东太平洋的E1、E2、E3三个试验海区共完成5次下潜作业,共有8人完成15人次下潜,下潜深度分别为4027米、5057米、5188米、5184米和5180米。 4次突破5000米,如此高频率达到预定下潜目标,说明“蛟龙”号3000米海试后对五大系统的改进很有成效,这意味着我国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除了这些,“蛟龙”号还另有收获——带回一些海底罕见的生物,比如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生介绍,这次被取回的巨型单细胞原生动物是7月31日,蛟龙号在东太平洋海域第五次下潜作业时发现的。在5000米的海底还发现了一些巨型原生动物、微生物、透明的海参、龙虾、鼠尾鱼等。 “蛟龙”还将去哪里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告诉,此次“蛟龙”5000米海试主要是检验和考核“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后技术改进的效果以及“蛟龙”号在5000米深度的安全性能和作业能力。他说,尽管发现“蛟龙”号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自己对此次海试的结果比较满意。 徐芑南说,按照计划,明年3月份“蛟龙”号将赴南海进行新的科学试验。赴南海的目的主要还是勘察海底地貌和环境参数,这也是国家“863”计划中“南海深海过程演变”课题的一部分。 另外,“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蛟龙”号今后一段时间将进行系统改进,计划于明年7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7000米的下潜试验。 |